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从这以后,曹操对他,就几乎是言听计从了。

同年,曹操讨吕布,围下邳,因为连续交战,士卒都很疲惫,曹操准备撤军。荀攸和郭嘉一起劝曹操坚持下去,并献了水攻的计策,曹操引沂、泗水灌城,城溃,绞杀吕布。

其后,官渡之战爆发,为解白马之围,荀攸又献声东击西计,斩杀颜良,破围而出。斩文丑一战,虽然史书未明确记载是荀攸的计谋,但我相信,这是他的功劳,因为当曹操放辎重诱敌时,有人提出质疑,他当即反驳道:“以此破敌,奈何去之?”

此战,曹操以不到六百骑兵,击败文丑、刘备的五六千铁骑,并将文丑当场斩杀。

后来曹军粮草殆尽,荀攸又献计曹操,要他袭击袁绍的粮草,并提供徐晃做人选,最后破走之,烧其辎重。

到许攸来降时,他提议曹操奇袭乌巢,众皆疑,唯独荀攸与贾诩不疑,劝曹操听从。

曹操听了,大获全胜,彻底扭转战局!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30

之后袁绍部将张郃、高览攻打官渡曹军大营,因为他们是受郭图陷害来降,守将曹洪不敢接受,怕诈降。荀攸一眼就看出这不是诈降,力劝曹洪接受。曹洪听了,避免了一次误会,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可以说,官渡之战,荀攸出力最多,郭嘉、贾诩都一边去,没有他,曹操要想打赢这一仗,几乎不可能。所以这场关乎曹操生死存亡的大战,他居功至伟,无人能及!

在剿灭袁氏残余的战斗中,他也是积极谋划,在先击刘表还是袁谭、袁尚的问题上,内部争执不休,大多建议先打刘表。荀攸坚决反对,要曹操趁着袁氏兄弟内乱之机摆平他们。曹操听了,击破袁氏兄弟,在南皮杀死袁谭,袁尚则逃往幽州。

冀州平定后,曹操上表夸耀荀攸,说他“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而后封他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魏国初建,又为尚书令。

荀攸这人,跟贾诩一样,低调,并且他还有项秘密武器:大智若愚!乍看起来,还觉得这人有点傻,其实他的内心,隐藏着无穷的智慧。

他经常为曹操出谋划策,但他们之间谈过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他也不跟人说起,这,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荀攸身怀奇谋,是为曹操的谋主,但他很会做人,不但能处理好与曹操的关系,也能在残酷的政治漩涡中,始终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办法,不是像贾诩一样躲起来当宅男,而是中规中矩,谦虚谨慎,从不夸夸其谈,自耀其才。与后世曾国藩一样,他也不怎么把功名放在心上,淡然处之。

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曹操不但对他称赞有加,甚至将世子曹丕都托付给他,还告诫曹丕,要他以荀攸为师,当尽礼敬之。

曹操铭记在心,荀攸病了,他前去探望,独自拜倒在床下——恭敬乃至如此!

荀攸死了,死在征讨孙权的路上,与郭嘉一样,猝然而逝。为此,曹操异常悲痛,说起他就哭。

他只活了五十八岁,但在这五十多年中,他实现了很多人一生都不能实现的理想——德才兼备,功成身退。可以说,他与贾诩一样,既能谋人,又能谋己,可谓是真正的智者。

曹操曾经下过一个公文,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意思就是,荀攸,我找不出他任何缺点!

几近完美,他的一生,可如是说。

算无遗策,妙计百出,这就是荀攸,大智若愚的荀攸,一个十分低调的奇才。他与叔叔荀彧,被称作二荀令君,连曹操都说:

“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是的,荀家两代人,为曹操建立了不世之功勋,这么说,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与荀攸善终不同,荀彧的结局,就悲惨得多了,并且,这还是一个未解的历史谜案,因为有人说,荀彧是被曹操害死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31

曹操这次出征孙权,战况如何,史料没记载。我只知道,曹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以说是劳而无功。

之所以只呆了三个月就撤军,是因为陇西传来消息:夏侯渊攻破宋建,占据凉州。

关陇平定,曹操知道,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汉中了。

他必须尽快回去,回去准备对汉中张鲁的战争。他的战刀,又将挥向遥远的汉中。在那里,他将再次建立不朽的功勋,也将体味痛失大将的切心之痛,并且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铸成大错!

定军山,那里将成为夏侯渊的葬身之地,汉中,曹操亦将不复再有!

既然你不在,我就偷袭你!

就在曹操打张鲁的五个月后,孙权的十万大军,扑向合肥,而合肥的守军,只有七千人。

终于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扭转战局,并且让孙权,品尝到了痛苦的滋味。

他就是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魏国第一名将。他是西汉聂壹的后人,祖上“以避怨变姓”,改聂姓为张。聂壹是什么人,知道汉武帝时著名的“马邑之谋”,就知道他是谁了。

张辽少为郡吏,武力过人,后来在刺史丁原手下干活,为从事。再后来,他奉何进命到河北募兵,何进败后,他以兵属董卓;何进败后,他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吕布败后,他以兵属曹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到了曹操帐下,他的才智方才得到充分发挥,数有战功,迁裨将军。破袁绍时,他不但带兵打先锋,与关羽一起击破颜良,解白马之围,还屯军官渡,力拒袁绍,并且事后又率军平定了鲁国诸县。

袁绍败了,可一个小军阀起来闹事,这个人的名字很怪:昌豨。但他还有一个更酷的名字:昌霸。他就是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所说的“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的昌霸。诸葛亮这么抬举他,不过是以此来否定曹操,毕竟曹操的败绩不多,所以要尽量多扯些事来说。其实在曹操的眼里,昌霸这种小毛贼,不值一提!

但就是这个小毛贼,却很讨厌,因为他一项绝技:见风使舵!所以,他是一根风吹两边倒的墙上芦苇草。

昌霸以前是在泰山当土匪的,后来跟了吕布,吕布死后,跟了曹操。这之后,他就与曹操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前前后后,曹操打了他五次,四次都是因为他降而复叛。说“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原因不在于曹操不能打,而在于昌霸每次打不过就投降。

曹操也是爱才的人,加上这个人本来就不怎么放在眼里,所以也就没花多大心思。

张辽出马,是昌霸的第二次反叛。当时袁绍刚刚被打败,曹操于是派了夏侯渊和张辽把昌霸围起来。

围了几个月,没打下,可是粮食吃完了,夏侯渊准备撤军。

张辽不同意,他告诉夏侯渊,说根据我的观察,昌霸已有意投降,不如我去劝劝他。

这种时候去劝降,不怕有去无回吗?

张辽不怕,他有着必胜的信心!他先派人传信,说曹操有令,要张辽转告你。

昌霸同意与张辽见面。一见面张辽就说,曹公神武,归附他有重赏啊!

就这一句话,搞定昌霸。张辽随后单身一人,毅然登上三公山,还跑到昌霸家里

拜见了他的妻儿。

昌霸很感动,马上就跟着张辽下山了,一起去见曹操。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