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当时曹操占了荆州,威震天下,益州牧刘璋赶紧派来使者,以示臣服,并给曹操提供兵饷。

派来的这个使者,就是张松。没想到张松借着这个机会,要求进步,投靠曹操。曹操没答应,可能是不屑这种行为,也可能是张松长得不好(为人短小),不喜欢,总之是没答应。

杨修劝他接纳,曹操依然很冷淡,张松怏怏而退,由此怀恨在心。

回去后,他就大肆诋毁曹操,称颂刘备。最后因为他,刘备得了益州,而曹操,错失良机,不但没得到益州,还让刘备成为心腹大患。

很多时候,一件小事,却能影响巨大,所谓“蝴蝶效应”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①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的一个概念,又被称作非线性,是指初始条件下的一个细微变化,经过不断放大,能引发未来状态的极大差异以

及巨大的连锁反应。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9

曹操在江陵呆了两个月,不长不短,就是这不长不短,害了他!

依据当时的形势,如果攻占江陵后,迅速追击刘备,或者听从贾诩的建议,休养生息,坐等江东归服,我想,也就没有赤壁之战了。

可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发生了,也就无可否认了。

呆在江陵的曹操,除了做安抚工作,他还在等一样东西——刘备的人头。

可他等来的,却是孙刘联盟的“好消息”。

之所以会这么想,完全是经验害的。因为此时的曹操,把孙权看成了公孙康,以为逃往孙吴的刘备,也会被孙权“诱斩之,送其首”,把刘备的人头当见面礼送来。

有经验,可以打死老虎,但是死守经验,也可能被老虎吃掉。

不单曹操这么想,手下人也很多这么想,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想——程昱。

程昱经过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孙权不但不会杀刘备,相反还会联合起来。

事实证明,程昱是对的,而曹操,还在幻想。

为了“关怀”一下孙权,曹操特意写了一封恐吓信,打算吓一吓这孩子。这封信很短,只有三十个字,但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是一把刀子,直接插入孙权的胸膛。

恐吓信如下: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

这封恐吓信,如同一封战书,气度不凡,霸气十足!只是说是来打猎,就有点开玩笑了,谁不知道你是来打人的?

就是这三十个字,在江东引发大地震,很多人吓得脸色大变,纷纷劝说孙权投降算了。

元老级人物张昭,更是吓破了胆,大讲道理,说什么只有投降才是上策。

最后,孙权在鲁肃、周瑜这些主战派的支持下,在诸葛亮的鼓动下,终于下定决定,与刘备联盟,和曹操决一死战!

而此时的曹操,也在准备新的作战计划。

既然刘备大难不死,孙权不降,那就亲自出马吧!他打算先攻下夏口,再相机而动。

我始终觉得,曹操此刻还没有要立即拿下孙权的想法,他只想先拿下江夏,全部占领荆州后,再从长计议,最好是孙权不战而降。

这里面的原因,我以前说过,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只要知道一点:曹操没有做好与孙权决战的准备。

在安抚好荆州的投降派后,曹操正式整顿兵马,挥军江夏!

他的目标——夏口,这里由刘琦驻守,带领一万多兵马,只要击破刘琦,荆州便可全部到手。

出发前,贾诩劝他不要这么冲动,应该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坐等江东归服。

曹操不听。

不听就一定败,这就是贾诩的魔力!

没有听贾诩的,这是曹操犯下的第三个错误。

曹操准备出发了,命厉锋将军曹洪驻守襄阳,征南将军曹仁与军粮督运使夏侯渊留守江陵,兵分两路,直击夏口!

两路,一路是陆军,一路是水军。陆军由督护军赵俨节制,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各领一军,为北路兵团。水军,由曹操自己亲自指挥,沿长江主干道顺流而下,为西路兵团。

最后到达赤壁的,就是曹操的这支水军。这支军队,由曹操的主力与荆州投降的水军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万。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我在分析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而得出的,虽然未见史料(不存在),但有道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曹操最后损失的,就是这支部队。虎豹骑雪藏了,北路兵团只做了一次武装大游仒丄行,还没参战,就撤军了。

曹操准备出发,他的前方,是巨大的胜利,还是难以预料的惨败,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又要打仗了。

他满怀信心,带领大军,朝夏口扑去!

三国真相第三部饮马歌(征战)

作者:汤浩方

10

江夏指日可待,自己的梦想即将实现,可当他行进至赤壁时,碰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敌人。

就是他,彻底毁灭了他的梦想!终其一生,一统天下的梦想,终究只是个梦想,从未实现。

在赤壁的时候,周瑜出现了,双方狭路相逢,一见面招呼都没打,就打了起来。

没有大打,只是一场遭遇战,但就是这场遭遇战,曹操败了,他根本没有料到,周瑜居然还这么强大!

出发前,他就觉得曹操天下无敌,荆州不战而降,他更加坚信曹操天下无敌。

人,经常喜欢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结果,往往是自取灭亡。

在曹操的眼里,刘备已经是个叫花子,孙权,也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小毛孩。而自己身经百战,一统中原,打遍天下无敌手,还怕你不成?

至于周瑜,我不知道他熟不熟悉这个人,但我知道,一年后,也就是赤壁之战的一年后,曹操派了蒋干去拉拢他。我想,战前,他对周瑜是不了解的,不然早就派人去了。

骄傲自大,对敌人估计不足,这是曹操犯下的第四个错误。

被周瑜打了一记闷棍,曹操很不爽,但没办法,只好败退至长江北岸的乌林。而周瑜,则驻守南岸,与曹操对峙。

曹操在等,等冬去春来,再与周瑜决战;周瑜在等,等待时机。

被周瑜打了一记闷棍,曹操很不爽,但没办法,只好败退至长江北岸的乌林。而周瑜,则驻守南岸,与曹操对峙。

曹操在等,等冬去春来,再与周瑜决战;周瑜在等,等待时机。

曹操坚守不战,他想看清楚敌人的破绽后,等到明年春天,再发起致命一击!

因为天气十分寒冷,后勤补给线也太长,所以曹操不敢贸然进军,只是在江北烤火,静静的等待。

一味的等待,没有掌握主动权,这是曹操犯下的第五个错误。

北风凛冽,寒意逼人。

曹操非常关心下属,无微不至,看到将士们不但晕船,还受不了风浪的颠簸,心里实在难过。

既然是领导,那就要解决实际困难。

曹操发扬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认认真真的把战船一条一条的连接起来,连成一个整体后,船也就没那么摇了。

可是好心办坏事,所有的战船,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坐以待毙!

铁链锁船,这是曹操犯下的第六个错误。

《三国演义》中,“连环计”的功劳不在曹操,而在庞统。这是他献的一个诡计,意在击败曹操。其实,这不过是小说家言,“连环计”的功劳,非曹操莫属。

只是最后这个自鸣得意的所谓妙计,让曹操悔不当初。

而成天在乌林喝杜康酒的他,终于还是等来了好消息:黄盖投降!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