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时,一个人蹦了出来——高人李孚,就是那天在邺城围城时,在曹营来去自由的人。他主动请降,自称省府秘书(冀州主薄),要求面见曹操。这人来了,曹操很感兴趣,立即接见。

见到曹操,李秘书也没什么废话,开口就说,现在城内秩序很乱,人心不安,应当派一个新近归附,而又为城内所信服的人前去传达您的号令。

这人有意思,想得真周到!我还不明白你的意思?那就派你去吧!

曹操立即派李孚进城,告诉城内,让他们各安其业,不得互相侵扰,城内秩序这才安定下来。

袁谭授首,各地纷纷归降。

至此,冀州彻底平定。

曹操格外高兴,为了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还特别疯了一下,特意准备了鼓吹,大肆庆贺了一番。他自己骑在马上,手舞足蹈,高呼万岁。①

为了收揽人心,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大力征召青、幽、并、冀四州名士为官,众多人才又纷至沓来。

在此之前,曹操杀了一个人,又招了一个人。

杀的这个人,是他的恩人,招的这个人,是他的仇人。

------------------

①《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四乐部十二:“《英雄记》曰:建安中,曹操于南皮攻袁谭,斩之。操作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

108

先来说杀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许攸。

许攸对于官渡之战的意义,不用说都知道,虽然不能说没有他,曹操就不能取胜,但没有他,肯定不会胜利那么快。

人,最怕的就是自高自大、不自量力,到了这个份上,就蠢了,尽干蠢事。

很不幸,许攸走上了这条路。

他自恃功高,居功自傲,态度极其傲慢,好像谁都不是他对手,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没事,他就拿曹操取笑,口出戏言,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喊着曹操的小名,显摆自己:

“阿瞒,要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啊!”

这,太嚣张了吧?曹操不好发作,只好陪着笑脸说,当然当然,其实心里面,早就深恶痛绝。

不懂得尊重别人,也别想别人尊重你。

这还不算,他还很会来事,有一次跟着曹操出邺城东门,他回过头来就跟左右说:

“老曹家要不是我,就不能出入此门了!”

潜台词就是,我的功劳比天大,你曹操没有我,什么都不是。

一朝得志,胡言乱语。

既然这样讲,那就没活路了,有人告发许攸。

他算是走到了尽头。

曹操忍无可忍,把他关起来,杀了。

许攸之死,我表示同情,但并不惋惜,因为他是咎由自取。

虽然你有恩于曹操,但也不能这么放肆,这样瞎胡闹,谁都受不了,况且他还是雄霸天下的曹操。

他的才气,他的贪婪,他的张狂,让人哑然失笑。

荀彧说他“贪而不智”,可谓一针见血!

他没有贾诩的低调,也没有荀攸的智慧,得意忘形,结果,就只有一死——这就是不会做人的后果。

这么讨厌,死了就死了,曹操忙得很,他还要见人——仇人陈琳。

陈琳是个大文人,吟诗作赋写文章,样样都来,他是何进的秘书,后来追随袁绍,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历数曹操的罪恶,连祖宗三代都骂了,极尽丑化诋毁之能事。

袁谭败,他也投降,曹操问他,你以前为袁绍写檄文,攻击我本人就是了,干嘛要攻击我祖宗?

陈琳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大乐!不但没怪罪他,反而予以重用,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做自己的贴身秘书。

其后,他与阮瑀同管记室,军国书檄,多出自两人之手。

有一天,曹操头痛,急性发作,躺在床上看陈琳的文章,看着看着,突然跳起来,大叫一声:

“我病好了!”

这就是陈琳的本事,如果没有这等文采,想必十个陈琳,都被曹操砍了。

形势所逼,不得不为,一句话就让曹操尽弃前嫌,当然,爱才才是主要原因——爱其才而不咎,千古美谈。

曹操整顿兵马,准备继续出击,彻底剿灭袁氏残余,就在他要动手时,一场变故,加速了事情的进展。

袁谭死了,两个弟弟也过得不幸福,家里出了内贼!

袁熙的部将焦触、张南,见袁氏已非昔日,于是发动兵变,把袁熙和袁尚打得奔走辽西乌桓。

焦触自称幽州刺史,胁迫各郡县大小官员,宣布叛投曹操。

他集结数万人兵马,杀白马,歃血为盟,并下令:

“违命者斩!”

没人敢动了,在武力的威逼下,个个面面相觑,话都不敢说,只好按顺序盟誓。

兵不血刃拿下幽州,曹操自然很高兴,马上就封焦触、张南为列侯。

投降好像成了时尚,黑山军首领张燕也带部下十多万人归降,曹操一样很高兴,立即封张燕为安国亭侯。

可是好事不常有,不久,就出乱子了。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

109

故安人赵犊、霍奴等人发动叛乱,斩杀幽州刺史和涿郡太守;而塞外的三郡乌桓,也受袁尚、袁熙两兄弟的挑拨,出兵攻打已降曹操的右度辽将军鲜于辅。

这就离谱了,曹操怒不可遏,迅即发兵,亲征赵犊这帮兔崽子。

杀死赵犊等人后,他又渡过潞水,救援驻军犷平(今北京密云北)的鲜于辅,乌桓人知道不是对手,耀武扬威一番后,仓惶逃奔塞外。

幽州到手,可是曹操高兴不起来,因为袁尚兄弟还躲在乌桓,瞪着一双仇恨的眼睛,随时都会来闹事。

严重威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曹操要彻底铲平之,可是等他回到邺城后,又一个变故,让他推迟了这个计划。

高干反叛!

高干自恃才高,迟早要反,一年前,他被逼无奈;一年后,他看到曹操去打乌桓,觉得机会来了,于是,重新举起反叛的大旗。

高干,字元才,袁绍的外甥,能文能武,很有才干,被袁绍派去镇守并州,为一方诸侯,可见不是等凡之辈。

曹操打袁绍、打袁谭、打袁尚,他都出兵援助,无奈曹操早有准备,无功而返。

后来,他虽然主动投降,但内心一直不服,如同一只潜伏的野狼,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曹操北击袁尚时,他觉得邺城刚被曹操拿下不久,内部空虚,于是派兵前去偷袭。

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守城的,是荀彧的哥哥荀衍?#65308;嗑?n拒餮埽?砩暇头⑾至烁吒傻募苛????募苹?笊痹谝±褐?小

偷袭者被一网打尽!

高干恐惧了,干脆趁着曹操打乌桓的机会,举兵反叛。

他首先抓了上党太守,而后派兵拒守地势险要的壶关口(今山西长治壶口山下),曹操遣乐进、李典进击,久攻不下。

高干反叛,引发连锁反应,河内张晟、弘农张琰、河东掾卫固与中郎将范先,都先后起兵或与之勾结。

曹操很明白,要消灭高干,必先消灭这群小混混,他向荀彧问计,请他推荐一个能人去镇守河东郡。

荀彧推荐了杜畿,曹操便任命他为新任河东太守。

卫固派兵数千切断黄河陕津渡口,杜畿几个月都过不了河。

岂有此理?

曹操速派夏侯惇率军讨伐卫固,杜畿拒绝了,他说,我只要一个人,乘一辆车去就行了,一个月,就能搞定!

而后,他绕道过了黄河,到达河东郡。

范先先在郡府门前杀了几十个政夻丿府小吏,想威慑杜畿,不想他丝毫不惧,言谈自若。

卫固见他不吃这套,只好默认了这个新任上司。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