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见他这么有才,还这么有骨气,曹操很感慨,不禁叹道:

“我要是早点得到你,天下不足虑也!”

惜才之情,溢于言表。

曹操没有杀他,好生安置,予以厚待,就是想打动他,让他为自己服务。

沮授也没自杀,但他不愿跟曹操合作,他还是想着那个并不待见自己的袁绍。

不久,他找了个机会,准备逃走,逃往袁绍军中。

这就严重了,给脸不要脸,去死吧!

曹操下令将他处死。

沮授,广平人,才华出众,少有大志,多权略,先为韩馥别驾,后提出据河北、争天下的战略,被袁绍赏识,成为谋主及监军。

可惜袁绍急功近利,屡屡拒绝他的正确意见,终至惨败,后被曹操俘获,始终不降,乃至身死。

找错老板,误了一生。

何其可悲!

曹操的人才观很特别,除了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有个原则:不用则杀之,孔融、崔琰、娄圭等人被杀,都是栽在这个上面。

这就是曹操性格的两面性,从他身上,我们能深刻看到:人,有时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跑回冀州的袁绍,平定了一些郡县的叛乱,还杀了一个人,一个不该杀的人。

坐在牢房里的田丰。

吃了这么大败仗跑回来,袁军将士个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说要是听了田丰的,就不会这么惨啊!

袁绍也很后悔没听他的,感到心里有愧,可是政敌逢纪却挑拨离间,说田丰听说将军失利,正在哈哈大笑,庆祝他的预言实现了。

污蔑之词!

袁绍很恼火,咬牙切齿的说:

“我没有听田丰的,果然被他耻笑!”

他下令杀了田丰。

田丰之死,实在太冤,当初,曹操听说他没有随军出征,就大胆预言,说田丰没来,袁绍必败无疑。

如今,果然如此!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天才型谋士,多有奇谋,可惜袁绍不用。

在死前,他还准确预测到了自己的死亡,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袁绍军败,有人向他道喜,说这回您一定会受重用了。

田丰黯然失色,他很了解袁绍,算是看透了他,像玻璃一样透彻。他说,袁绍外宽而内忌,如果得胜而归,心里高兴,还会饶了我;可是现在战败,妒忌心必然发作,我是没希望再活了。

能算到自己的死,也算是谋士中的高手了,可是,他跟沮授一样,碰到了一个听不进意见的领导,最后的结局,也就早已注定。

他们俩,都是窝里斗的牺牲品,因为在袁绍的内部,一直不团结,这是他的一个致命弱点,三个儿子都个个心怀鬼胎,何况他人?几个谋士更是比拼谁的阴人功夫高,最后,就是这么个结局。

身不由己。

更令人寒心的是,袁绍死后,这伙人更是公开撕破脸,打来打去,最终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

自取灭亡!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100

而曹操,就善于搞团结,即使到了最极端的情况下,他都不忘这点。

在收缴袁绍的来往书信中,曹操查获一批书信,是许都的官员和军中将领写给袁绍的,与他暗通款曲。

换了别人,这是最好的罪证,一抓一个准。曹操没有,他下令将这些信全部烧毁,还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

“袁绍强盛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人呢?”

他给予部下最大的理解和信任。

都是为了内部的团结,如果真要来查,肯定会搞得血雨腥风,对谁都不好,还不如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大家都好。

这就是曹操的宽容和大度,也是他善于笼络人心的手段。

曹操大获全胜,随即向汉献帝报捷,算是给官渡之战,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曹操终于打破囚笼,获得自由!而跑回冀州的袁绍,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翻过身来,本来他完全可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可是他没有,他沉沦了,对于这次失败,耿耿于怀。

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量,袁绍恰恰相反。

他意志消沉,得过且过,并且还天天郁闷。

郁闷的结果,就是生病。

两年后,他呕血而死,与弟弟袁术同一个病。

袁绍就这样死了,跟袁术一样,呕血而死。

他死后,自己的家业,很快就被几个败家子败光了,分崩离析,尽为曹操所有。

含恨而终!

他的传奇,终归化作尘土。

袁绍,出身名门,少年豪杰,敢作敢为,运用极高的声望与才能,笼络人才,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他谋诛太监,不想引来一只恶狼;他逃出生天,与恶狼搏斗,狼没打死,但从此成为武林盟主;他诱骗韩馥,轻易取得冀州,他打败公孙瓒,剿灭黑山军,铲平所有反叛势力,终于成为三国前期最强大的军阀;他意图统一北方,与曹cao死战,可惜,骄傲轻敌、自以为是,最后招致惨败,郁闷而死。

这就是他的一生,一个悲剧,一个盛极而衰的悲剧。

他的一生,我只看到一个字:命!

水至寒而有温泉之热,火至热而有萧丘之寒。①

我觉得,他跟日本战国时代的今川义元很像,都是出身名门,占尽优势,开始无比强大,后来一战就怂了,而且教育儿子都很失败。他们俩都是看起来最有可能称霸天下的,但皆因藐视对手,最后把自己陷进去,一个郁闷而死,一个当场战死。

甚至连他们的对手都非常相似,一个曹操,一个织田信长,都是超级猛人,都想雄霸天下,谋略与驾驭人才的本领,以及指挥作战的能力,也都是匪夷所思。

他们没有想象中的无能,但最后都失败了。历史之所以很相似,因为不管你猫在哪里,你也是人,是人,就有相似之处,这就是所谓的人性,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属性。

人性都是相通的,连骂人都差不多,因为只要是人,基本需求和心态都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两者相互较量,彼消此长,永远在那里纠缠,这就是人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明白了这个,对于历史上许多事情重复发生,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因为,很多人都希望吸取历史教训,可又很多人都学不到,错了的,继续错,对了的,不一定对。

因为,人可以没有缺点,但不可能没有弱点,有弱点,你就难逃这个魔咒了。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①引自梁元帝萧绎所著《金楼子》卷五志怪篇。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101

打败袁绍,并没有统一北方,因为袁绍根基稳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每人占据一州,要他们都来投降,也不现实,曹操最后的选择,只有武力解决。

击败袁绍,一年,而击败他们,七年,可见其中的艰难和困苦。

官渡之战后,曹操又陷入了沉思,下一步,如何用兵?

他打算趁孙策遇刺之机,讨伐东吴,被人劝住;其后,他又准备征伐刘表,又被人劝住。

原因在于,袁绍还有可能随时反扑,他决定,彻底铲平袁绍。

建安六年(201)四月,曹操再次发兵,击败袁绍驻守仓亭的军队,将袁绍赶离黄河一线。

五个月后,他回到许都。

回来后,他做了两件事,一,灭掉刘备,二,收降昌霸。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