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曹操很高兴,但很快,就不高兴了——关羽走了。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93
关羽是自己要走,不是呆不下去,而是要去找刘备。
他难以舍下心中的那一份情,那一份生死与共的兄弟情。
在下邳俘获关羽后,曹操把他带到许都,如同刘备一样,厚加礼遇。
可是,关羽没有久留的意思,他总想着去找“大哥”刘备,曹操只好派张辽去探他的想法。
关羽告诉他,我与刘备誓同生死,不能背弃诺言,我最终不会留在这里,但要走,也要等立了功之后才走。
张辽很为难,报告曹操,又怕曹操杀了他,不报,又是失职。
他无奈的叹道:
“曹公是领导,关羽是兄弟啊!”
叹完了,还是要办事,经过一番斗争,张辽最后如实告诉了曹操。
曹操没有生气,相反很敬佩他的为人,感慨道:
“事君不忘本,天下义士也!他何时走?”
张辽回答说,要等立了功,报答了你的恩情后。
很快,就立了功,白马一战,关羽阵斩颜良,曹操知道,关羽可能要走了。
但他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能够留住他,为了笼络他,曹操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
关羽没有动心,他的心里,只有刘备。
当他打听到刘备正在袁绍军中效力,相去不远时,他准备走了。
他将曹操赏赐的东西全部封存起来,留下一封拜别的书信,义无反顾,只身前往袁绍军营。
不辞而别!
在那里,他将找到朝思暮想的“大哥”,两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分开。
左右发现关羽跑了,要曹操赶紧去追,曹操只是淡淡的说:
“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他知道,关羽去意已决,追回来,还是要走,不如不追;况且,这种忠义之士,自己也颇为欣赏。
关羽走了,离开了曹操,去投奔此时还寄人篱下的刘备。
舍弃荣华,拥抱困苦,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勇敢、忠义,以及坚持到底的信念。
在《三国演义》中,这件事,被改编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故事,虽然是小说家言,但在其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信念,还有浓厚的兄弟情义。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这种感情,虽然很少碰到,但在这个世间,除了爱情、亲情,还有一种兄弟情,超越了地域和血缘。它很脆弱,但很感人,因为,这是两个志同道合的男人,为了共同的革夻命理想,走在了一起,开始了共同奋斗、开始了艰苦创业,相互协助、相互照应,一起去迎接胜利的明天!
茫茫人海中,就因为这偶然的相遇。
兄弟情,一辈子!
很美,很期待,但不常有。为了配合正面作战,曹操又派于禁与乐进等人率步骑五千,从侧翼袭扰袁绍,以牵制他的主力。
于禁从延津西南北渡黄河,到达汲、获嘉二县,随即发起猛攻,焚烧袁军堡垒三十余个,斩首俘敌各数千,并且招降袁绍部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
随后,于禁又屯兵原武,击破袁绍驻扎在黄河边杜氏津的兵营,这些袭扰,对曹操的正面战场,无疑是一个极为有力的配合。
虽然如此,袁绍还是兵力远胜于曹操,所以曹操很聪明,见打不过,就跑,绝不会等着你来打。
见袁绍攻势凌厉,他主动放弃第二道防线,撤回官渡,进行战略退却,将重兵集结在第三道防线,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
这是最后一道防线,突破它,许都,就完全暴露在眼前。
越过第二道防线,袁绍开始闯第三关了。
曹操,除了耍诡计我不如你,可是打硬仗,你只能靠边站!打公孙瓒,我打了八年,最后还不是把他逼进那个“小炮楼”里,自己把自己烧死?
曹操面对的,将是一个善于攻坚战的可怕对手。
官渡,才是双方的主战场,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战场的残酷和无情,还有智慧的较量和勇气的对决。
两军相持于官渡,开始了pk大战。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94
前线痛苦得要命,后方也有麻烦了。
汝南黄巾刘辟等人,背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高兴坏了,在曹操背后捅刀子,那才叫过瘾!
他火速命令刘备去曹操的背后开辟敌后根据地,统兵援助刘辟,周围郡县纷纷响应起来。
为了缓解矛盾,曹操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比如退税,把一些已征收的绢绵都退还给老百姓。
人心是安定了不少,可是刘备很烦人,曹操很忧虑。
因为刘备率军攻掠汝、颍地区,自许都以南,官民人心不安。
为了心安,曹操找来了曹仁,曹仁说,必须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照办了,曹仁带骑兵一路扫过去,秋风扫落叶,把刘备又扫回袁绍那儿。
袁绍力求进步,为了争取主动,派部将韩荀绕道西面,准备抄曹操的后路。
曹仁也不讲客气,在鸡洛山,连韩荀一块收拾了,大破之。
袁绍打怕了,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分兵外出。
刘备回到袁绍军中,没多久又回来了,袁绍要他去联合刘表,带领旧部进军汝南,与义军首领龚都合作,众数千人。
还来烦?再扫一次!曹操命叶县守将蔡阳(另作蔡杨或蔡扬)扫掉刘备。
没想到蔡阳功课没做好,不但没扫掉刘备,相反被刘备杀了。
这伙人又开始了幸福生活,因为曹操没空搭理他们,一年后,刘备将再次体验失败的滋味。
没空搭理,是因为官渡战场,已经撑不住了。
袁绍驻军阳武后,再次拒绝了沮授打持久战的建议,快速推进,以求速战速决。
袁绍心急火燎,恨不得找到曹操,冲上去就是两板砖,曹操不跟他玩,躲在官渡城内捉迷藏。
袁绍只好采取连营推进、步步紧逼的方法,试图用铁壁合围的囚笼战术,困死曹操。
他紧靠曹操扎营,在原武、官渡以北一线屯集重兵,依沙堆立营,东西延绵数十里。曹操则分兵把守,坚守各处营垒,伺机而动。
为了加强实力,曹操急调于禁回官渡,他决定跟袁绍打一次会战。
九月初一这天,出现日食,曹操出兵,与袁绍大战,不利,回营,坚守。
双方又进入对峙局面。
曹操躲猫猫,袁绍干着急,为了打破僵局,他准备空袭。
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打得远。
袁绍决定,造楼。
袁绍建起一座座高橹(形似高高的瞭望台)和土山,居高临下,派弓弩手爬上去,向曹营拼命射箭。
箭如雨下。
曹军伤亡很大,更要命的是,精神高度紧张,每每在营内走动,都要带一块盾牌,不然马上就会有不明飞行物,把你的脑袋射成刺猬。
更搞笑的是,袁绍还想得特周到,命军中各持三尺绳,只要曹操来投降,就一把捆了!
这是他自己做梦,曹操打死都不会投降,他正在城内闭门造车。
他造的这种车,不是兜风的,而是丢石头,名霹雳车,俗称抛石车。
你有高橹,我有霹雳车,看谁厉害?
这种车非常厉害,也称为炮车(不是跑车),相当于一个大机械手,专门往远处扔石头。一般一块石头重十二斤,装在上面,再利用杠杆的力量,使劲甩出去,一炮可以打三百步,相当于现在四百多米。由于抛射的声音很大,“炮石雷骇”,声震天地,所以称霹雳车。
霹雳车上愤怒的石头,呼呼呼的飞向袁绍的高橹,所击无不摧破!高橹在霹雳车的呼啸声中,鬼哭狼嚎,一一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