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争权夺利,不过是一场失败的阴谋,仅此而已。
如果要像罗贯中先生那样,对这个事大书特书,提升到无比高尚的政治高度,把董承吹上天,说什么“忠贞千古在”,那就是瞎扯淡了。
我在其中,只看到利益,没看到忠奸。
董承为了夺权,被曹操干掉,就这么简单。
但这件事,曹操把董贵人也杀了,就很不地道了。
董贵人只是一个弱女子,而且有孕在身,汉献帝多次求情,都无济于事。
既然是夷三族,那就没得救了,曹操将董贵人一起杀了。
再说一次,怀了小孩子的董贵人,也被杀了。
何其残忍!
这件事,在伏皇后的心中,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每每想起曹操的暴戾,她就后怕,这个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她。
直到有一天,她写信给父亲辅国将军伏完,要他干掉曹操,由此,引发了一场更大的血案。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89
“衣带诏”这次谋反事夻件,有一条漏网之鱼,他就是刘备,刘备在阴谋发动前,就跑了。
刘备早就想跑,只是一直在找机会。
灭了吕布,刘备十分高兴,高兴十分钟,因为曹操压根就没想过让他继续徐州牧的光辉事业。
曹操把他带回许都,封他左将军,礼遇甚厚,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目的,就是笼络刘备,并加以控制。
可是,刘备怎么会被你控制?自由,一直是他的理想,无论跟谁,他都是来去自由,想走就走。
可要从许都逃走,也没那么容易,他只好一直等。
终于等来了机会。
袁术要去青州,要经过下邳,曹操要派人截击。
刘备刚好合适,因为那里曾经是他的地盘,轻车熟路,于是,他主动请缨。曹操随即派刘备,带领路招、朱灵一起去下邳守株待兔。
人走了,袁术没有来。
程昱、郭嘉、董昭一齐劝谏,说刘备千万不能放跑了,曹操这才重视起来,可此时的刘备,已逃之夭夭,一去不复返。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备没带走云彩,却带走了豫州牧、宜城亭侯、左将军这些头衔,而且都是朝廷正式承认,这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从此以后,他与曹操,也成为势不两立的超级对手,两人斗了一辈子,到死仍不罢休。
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刘备跑回徐州,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自己,又跑回小沛。
放跑刘备,是曹操犯的一个巨大错误,至今我都想不通,程昱、郭嘉这些人精,早就看透刘备这个人,多次劝他动手,可曹操总以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拒绝。
没有动手,就留下祸害,终身的祸害。
刘备叛逃,引发的后果极其严重,不但失去徐州的控制权,东海归附的义军首领昌霸及其郡县,也一齐起哄,背叛曹操,依附刘备。
刘备短短时间,就拥众数万,还派人联合袁绍,一起对付曹操。
袁绍很高兴,曹操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他赶紧派骑兵,协助在小沛的刘备。
曹操的背后,多了一个可怕的敌人!
必须尽快解决他,曹操动手了,派司空长史刘岱、中郎将王忠带兵出击,白干,还让刘备吹了一次牛,说就算你曹操自己来,我也不怕。
那好吧,我自己来!
曹操决定亲自出马,痛击刘备。
可是,几乎所有人都反对——时机不对。
这时候,正是与袁绍交手的时候,面对强大的袁绍都力不从心,如今又要去打刘备,这不是故意找死?
只要袁绍趁机从背后攻击,曹操就没得玩了。
曹操不以为然,他必须解决掉刘备。
“刘备是人杰,今不击,必为后患!”曹操的回答掷地有声。
这时,郭嘉站出来支持曹操,他认为,袁绍生性多疑,不会趁火打劫,而刘备刚好立足未稳,击之必败!
曹操果断出击,分留诸将屯守官渡,自己亲率主力大军,奔袭徐州。
而就在这时,在袁绍的军营里,发生了一件难于理解的事情。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90
得知曹操开小差,跑去打刘备了,谋士田丰赶紧献策,要袁绍趁机袭击曹操后方,说可一举而定!
袁绍不答应,原因是儿子病了。
不听良言,错失良机。
田丰气坏了,拿着根棍子就往地上打,一边打还一边骂:
“这么难得的机会,却以儿子生病来推脱,可惜啊,大事去矣!”
听他这么讲,袁绍很气愤,从此疏远了他。
他的心,已近乎绝望,更绝望的是,没过多久,袁绍就把他戴上刑具,关了起来。
曹操来了,刘备还不信,侦察兵报告,说曹操大军来了,他大惊失色,但还是不信。
眼见为实,他自己带了数十骑,跑出去看,一看,果然就看到曹操的大旗。
信了。
信了,就跑!这是刘备多年的保留节目,见到曹操,基本就是跑,老婆孩子都不要。
刘备弃众而逃。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破刘备,擒获其妻子,收其众;而后进击下邳,俘获关羽,接着又击破昌霸,这才安安心心的回官渡。
短短十多天时间,曹操就彻底解决刘备,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他可以静下心来,专心对付袁绍了。
而袁绍,见刘备被打得惨败,可怜兮兮的跑来投奔自己,他知道,事态严重了,再迟疑不定,就会被该死的曹操各个击破。
好吧,摊牌!
袁绍决定,直击许都,这时,一个人跳出来说,不行!
还是田丰,田丰劝袁绍要冷静,他认为现在已错失良机,不能再轻举妄动。他的意见是,采取疲敌战术,打持久战,拖死曹操!
袁绍哪里听得进去?田丰也不会见风使舵,坚持己见,他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万不可轻易妥协。
他摆出一副绝不罢休的态势,反复陈说,终于把袁绍搞火了。
像个唐僧一样,烦死了!搅乱军心,袁绍把田丰铐上刑具,丢进牢房。
在那里,他将等待官渡之战最后的消息,并且,他还等来了袁绍的死亡判决书。
再没人敢站出来,袁绍开始折腾了。
出兵前,他还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为了做广告、造舆论,他请人写了一篇文章,痛骂曹操,并传布天下。
这篇文章,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它的作者,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后来,因为这篇文章,不但闹出了一个“爱其才而不咎”的千古佳话,还让陈琳换了新工作,在曹操手下当秘书。
只是十多年后,陈琳得瘟疫死了,实在可惜。
这篇千余字的檄文,极富煽动力,可称之为千古奇文,纵观历史,恐怕也只有骆宾王的《讨武氏檄》能与之媲美。
在文中,陈琳痛骂曹操: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反正是把曹操贬得一文不值,不但进行政治攻击,还进行人格侮辱,甚至连祖宗都不放过,说他爷爷是妖孽,爸爸是乞丐,而曹操,就是赘阉遗丑,总之都不是人。
无所不用其极!
无恶不作、十恶不赦,这些对于曹操而言,恐怕是世界上最恶毒的文字了,尤其是骂祖宗,更是不可饶恕。
这些文字,大多是污蔑之词,但文章写得好,也就留了下来,让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的人们,是怎么骂曹操的。
发檄文,就代表公开下了战书,表明不跟你来暗的了,咱明着打。
袁绍正式向曹操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