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次攻下射犬,魏种刚好在城里。

见到魏种,曹操没有发怒,反而很高兴,还说你太有才了!而后为他松绑,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让他负责黄河以北的事务。

真正爱惜人才,才有海一般的博大胸怀。

在黄河北,曹操安了一颗钉子,这里,将成为他的前哨阵地,以此牵制袁绍,延缓其进攻。

对于袁绍,曹操采取的对策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为了击败袁绍,他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主要有几点:

一、摆了三道防线,占据黄河北的黎阳,与射犬呼应,构筑第一道防线;在黄河南岸的延津、白马、鄄城派兵驻守,沿黄河一字排开,构筑第二道防线;自己返回许都,遣徐晃、张辽屯军官渡,最后决战,这里是袁绍南下攻许的必经之路,在这里设防,构筑第三道防线。

二、安抚孙策,遣卫觊镇抚关中,并积极争取刘表的中立。

三、命夏侯惇防守孟津、敖仓两地,保护左翼安全;命臧霸等人带精兵进入青州,防止青州方面趁机进攻,巩固右翼;命曹仁、曹洪、李通、满宠等人分别在外围布防,以牵制敌人,并让荀彧留守许都,负责后勤及其他各项事务。

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整体防御体系,自北而南,有层次、有纵深、有呼应,还能相互驰援,有进有退,好像弹簧一样,既能收,又能伸。

决战防御,而非消极防御。

曹操准备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袁绍看似面临巨大的麻烦,但他倚仗强大的武力,稳步前进,倒也丝毫不担忧。我想,曹操在他眼里,只是一只一掌就能拍死的苍蝇。

他的轻敌,最后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此时的曹操,一件喜事送上门来了——张绣投降。

张绣是在贾诩的鼓动下投降的,本来他要投奔袁绍,被贾诩一倒腾,就来了。

曹操特别高兴,哈哈大笑,自己的心腹大患,彻底解除!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好事不会全摊在你头上,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曹操的形势,突然大逆转。

有人背后捅刀子!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87

干这些勾当的,有三波人,分别是徐他、董承和刘备。

前两起,是谋杀事件,后面的刘备,则是背叛曹操,配合袁绍,在背后袭扰。

徐他,来历不明,曹操身边的保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史料不载),在曹操到达官渡时,准备刺杀他。

但在曹操的身边,有一个贴身侍卫长,名叫许褚,勇猛非常、力大无穷。典韦死后,他接替典韦统领曹操的虎卫军,担任突击和护卫曹操的工作。

许褚是个超级牛人,连史书记载都很牛:“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这么个人,神仙看了都怕,徐他也怕,所以一直没敢动手。

机会来了!

这天,刚好赶上许褚休息,徐他等人怀刀而入,进入曹操的大帐,准备伺机刺杀。

就在他要动手时,许褚突然出现,老鼠见了猫,徐他一伙顿时脸色大变,大为惊骇。

许褚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即刻秒杀,将徐他一帮人全部干掉。

曹操侥幸脱险,而许褚的出现,缘于他的细心。

他回家后,感觉总不对劲,又立即返回大帐,而徐他毫不知情,所以一见到许褚,还以为神人天降,这才如此惊惶失措。

可见许褚的威慑力,非常人可比!就是这个许褚,一直跟随曹操,冒死保卫他,几次都差点挂掉。他力大如虎,还有点傻傻的感觉,所以军中给他起了个绰号:虎痴。

这件事后,曹操对他更加信任,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21年后,曹cao死了,许褚号啕大哭,哭至吐血,其后,他又成为接班人曹丕的禁军统领,护卫曹丕的安全。

这就是忠诚,还有友谊。

躲过这一劫,曹操又来一劫——汉献帝要杀他!

汉献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个傀儡,软弱无能,很乖,其实不然,他是个很有性格的人。一生当中,虽然时时被人控制,但他的心是自由的,也向往那片自由的天空。

为了自由,他就经常幻想,比如,幻想干掉曹操。

他没有亲自动手(打不过),而是下密诏给自己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

董承是汉灵帝妈妈董太后的侄子,后来跟了董卓,再后来,就跟了曹操。

他的女儿嫁给汉献帝,是为董贵人。

自从来到许都之后,命运彻底改变,虽然有吃有喝,生活无忧,可是大权旁落,野心勃勃的他,看到曹操风光无限,也不甘落后,想取而代之,而方法就是——武力夺取。

他开始秘密行动,拉上了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等人,一同密谋干掉曹操。

可是要杀曹操,难度比赤手空拳打老虎小不了多少,他耳目众多,单挑打群架都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捷径。

董承脑瓜子就是好使,想出一个绝妙好计——忽悠汉献帝。

汉献帝本来就年纪轻(19岁),社会经验不足,加上又不甘寂寞,被董承一忽悠,就下了密诏,要他领头,诛杀曹操!

为了不被发觉,这封密诏,藏在汉献帝的一根衣带当中,即所谓“衣带诏”。

曹操毫不知情!

有了密诏,董承很兴奋,他要广结天下义士,一同搞掉曹操,夺取他的兵权。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88

开始本来是拉上了刚好在许都的刘备的,可是刘备不厚道,在事情爆发前,跑了。

运气实在太差,还没干,东窗事发。

谋事不密,哪里出了漏子不知道,只是全给暴露了。

走上绝路,无可挽回,不但干不掉曹操,自己也要被夻干掉。

于是,“衣带诏”事件,彻底爆发!

建安五年(200)正月,得知阴谋的曹操,采取果断措施,将董承一伙一网打尽,董承及其谋事者,全部被杀,夷三族。

“董承等谋泄,皆伏诛”,短短几个字,就结束了这一次阴谋政变。

这起事件,疑点很多,连史书记载也疑点很多,含糊不清、莫衷一是。有说是汉献帝被曹cao逼得没办法,只好下密诏给董承,要他干掉曹操;有说是根本与汉献帝无关,只是董承私自行动,要谋杀曹操;更有甚至,说董承是矫诏发动,这就不单单是私自行动了,还有谋逆的嫌疑。

总之这件事,扯不清,但我倾向于,汉献帝也参与了,但他是被董承唆使才下了那封密诏,他也是无辜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一点事都没有的原因之一(当然主要还是曹操觉得他还有利用价值)。

现在有人一讲起这个事,就很激动,痛骂曹操,赞颂董承,对他的失败椎心顿足、痛心疾首,可惜,这些都是受《三国演义》的毒害太深,真实的历史,完全两个样。

其他先不扯,先来说说董承这个人,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直在算计。当年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追得到处跑的时候,他看到伏皇后带了几匹丝绸,都要派人拿刀子去抢,还杀了皇后身边的侍者,鲜血溅了皇后一身。

虽然一路保护汉献帝到了洛阳,但他听说曹操要来迎献帝,怕对自己不利,极力反对。可是后来,因为与韩暹争权,他又变了一副面孔,密召曹操进京。

他的如意算盘就是,利用曹操,搞掉韩暹,没想到开门揖盗,自己的权力,被狡猾的曹操偷走了。

他不甘心!

不甘心就要反,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汉献帝杀了曹操,于是,就有了“衣带诏”这出诡谲的大戏了。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