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很郁闷,更郁闷的是,郭图等人,还在背后说他坏话。
他们要求解除沮授的监军职务,免得以后受欺负,毕竟现在都已经争锋相对了。
袁绍听了,将沮授统领的部队,分由三个都督指挥,沮授、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
这时,骑都尉崔琰又进谏,劝他不要打,袁绍信心满满,哪里听得进去?
袁绍开始进行战前部署,准备大举南进,他要直捣许都。
袁绍这边争论不休,曹操这边也不甘示弱,争得一塌糊涂。
争论的焦点,只有一个,有没有信心?
袁绍要大举进攻许都的消息传来,犹似一颗小型核弹,产生的冲击波,将许多将领的信心,基本摧毁了。
他们惶恐不安。
气可鼓,不可泄!
作为领导的曹操,没有跟着一起起哄,相反,他斗志昂扬,为了开导各位,特意说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话,意思就是我必胜,袁绍必败!最后,他还讲了一句更为振奋人心的话:
“他土地虽广,粮食虽多,但都是为我准备的。”
口气好大,别人家里的东西,都为你准备的?但此时此刻,曹操只能这么做,他要给到部下足够的信心,让他们面对这个敌人时,把他看做一只猫,而不是一只老虎。
上下同欲者胜,信心,决定一切!
虽然如此,还是有唱反调的,孔融就是一个代表,他的意思是,敌人很强大,咱打不赢,等死算了!
太消极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荀彧对于这种悲观言论,予以最严厉的谴责,他一一反驳了孔融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是,敌人有很多弱点,我们必胜!
曹操懒得理孔融,虽然他到处放毒,大放厥词、蛊惑人心,但谁叫他是孔子的后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他举起了屠刀。
经过一番争论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面对袁绍,只有打一条路,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曹操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准备与袁绍决一死战,虽然,实力远不及他,但是,他有着必胜的信心!
胜利,只会属于那些坚信自己能够胜利的人。
其实,对于袁绍这个强劲对手,曹操早就跟他有过较量。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85
他与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两人自小就在一起玩,一起成长,一起搞恶作剧。
可是,时间改变了一切,随着两人的慢慢长大,他们不是感情日深,而是渐行渐远,最后,分道扬镳,反目成仇。
所以,他与袁绍,是一个由爱生恨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无数的配角,但主角,始终是两个,袁绍和曹操。他们在各自解决各自的敌人后,终于整顿好兵马,准备最后的决战。
在此之前,他们就开始斗,虽然没有死去活来,但也够让人心痛了。
早在讨董卓的时候,曹操对于袁绍的所作所为就很讨厌,甚至产生干掉他的想法。后来,他们也是若即若离,为了各自的利益,时有合作,时有冲突。比方曹操帮袁绍大破严重威胁冀州的黑山军白绕部,袁绍就表他为东郡太守,帮助他起家;袁绍与公孙瓒和弟弟袁术互掐,他也是帮着打袁术、公孙瓒,这让袁绍减轻了不少压力;曹操打陶谦时,袁绍派兵支援,后院起火,失去兖州时,袁绍趁人之危,要他将家属送去邺城当人质,好借此控制他;曹操迎帝都许后,下诏谴责袁绍,袁绍予以辩护,还批评他党同伐异,曹操只好封他为太尉、邺侯。袁绍不要,因为此时的曹操,已是大将军,在他之上。曹操知道敌不过袁绍,只好再次让步,把大将军的帽子送给袁绍。
至此,双方彻底决裂,从此,两人想的就是,怎么搞死对方。
建安三年(198)春,袁绍要求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曹操拒绝了。不上你的当,那里距你的大本营太近,我还不知道你的坏心眼?
见曹操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袁绍愤怒了,就在曹操还在穰城打张绣的时候,田丰就要他攻进许都,劫持汉献帝。
袁绍不听,但这直接导致曹操从穰城匆忙撤军的严重后果。
回来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他妈的,被人耍了!
就在第一次征张绣惨败而归的时候,袁绍就想趁火打劫,但鉴于当时与公孙瓒死磕,也就没有动手,但为了恶心曹操,他还是写了一封信,措辞十分傲慢。
曹操看过信后,大怒,恨不得掐住袁绍的脖子,一把就捏死他。
发怒,就不再冷静,一些反常行为也表现出来了。
他要向袁绍开战!
大家都以为他是因为刚刚打了败仗的缘故,后来钟繇跑来问荀彧,荀彧便去问曹操。
曹操将袁绍的信拿出来,而在当时,郭嘉也恰好在场。
曹操对他们俩说,我要打袁绍,可又怕打不过,怎么办?
透过现象抓本质,于是,荀彧的“四胜论”登场了,他从用人、谋略,武功、品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曹操必胜,袁绍必败!
袁绍比不过曹操,荀彧说了四个理由,郭嘉不甘落后,不但同样举了刘邦项羽的例子,还一口气说了十个理由,反正都是袁绍很差,曹操很牛。
这就是郭嘉所谓的“十胜十败”论,在荀彧的基础上,更为细致的将袁绍与曹操十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曹操必胜,袁绍必败!
这就搞得曹操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笑着说,我怎能担当得起这样的夸奖呢!
嘴上虽这么说,其实我想,他心里肯定高兴坏了。
曹操本来还信心不足,听他们俩的精辟分析,顿时觉得自己要伟大很多了,袁绍,不过如此!当年抢新娘,还不是掉进刺堆里?
从这时开始,曹操就有了打败袁绍的信心,但当时双方都有人缠着,也就没有开打。
可是争夺天下的这个矛盾,是不可能解开的,唯一的结果,就是决战。
这一天来得很快,当双方都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后,就***着刀,奔对方去了。
曾经的挚友,在利益面前,变成了仇敌。
一切成风,幻化成雨,伤心的雨。
于是,官渡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86
袁绍总的战略制定后,随即率十万大军,直趋黎阳,南下攻许。
虎爪已经伸向了前方的猎物,袁绍志在必得。
袁绍来战,其实曹操早有准备,早在四月份,他就渡河攻击归附袁绍的眭(音suī)固。
眭固,字白兔,原来是黑山军首领,后来成为屯驻河内的张杨部下。
建安三年,曹操打吕布时,张杨带兵在遥远的东市,虚张了一下声势,就是这个举动,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部下杨丑,杀了张杨,准备带部队去投奔曹操,无奈被小白兔眭固打了埋伏,被杀。
其后,眭固屯军射犬,投奔袁绍。
为了打掉这个麻烦,曹操出兵了,派徐晃、曹仁和史涣渡过黄河,猛攻眭固。
眭固知道不敌,于是让人留守射犬,自己带兵北上,向袁绍求援。
既然出城了,那就别想跑!
在射犬北面的犬城,曹仁等人发起攻击,小白兔毕竟打不过大灰狼,眭固大败,本人被杀。
随后,曹操亲自率军渡河,包围射犬,众皆降。
至此,曹操吞并河内,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
魏种是个能人,当年曹操在兖州时,就举他为孝廉。后来张邈反叛,许多人都跑了,曹操唯独十分信任他,说只有魏种不会辜负我啊!
说完,魏种就闪人了。
太伤自尊了!曹操恨得咬牙切齿,说好你个魏种,只要你不逃到南越、北胡去,孤就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