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朝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董卓不得人心,很快就成为全民公敌,天下豪杰之士,都准备起兵讨卓。

董卓也想讨好士大夫,封了很多名士为官,但对于袁绍,他就打算干掉,悬赏紧急捉拿。

有人提醒他,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要是袁绍乘机起事,你就麻烦了!

董卓不想麻烦,于是放了袁绍一马,为了笼络他,派使臣拜他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袁绍接受了,接受了这个任命,他知道,白送白不要。

可是他的内心,对董卓恨之入骨。

到了勃海郡,他准备扯起讨董卓的大旗,可是,董卓举荐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时刻监视他。

他不敢轻举妄动。

有人帮忙来了,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三公给各地州郡的控诉书,说咱没法自救,就盼望着各地兴义兵,拯救国家啊!

这份控诉书,韩馥也看到了,作为名士,他不能不管,于是请手下来商议。

韩馥,字文节,颍川人,一个老实人,懦弱,没主见。

他问,现在是该帮袁绍呢,还是帮董卓?

治中从事刘子惠愤然道:“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谈什么袁绍董卓?”

韩馥不好意思。

刘子惠又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劝韩馥静观其变,不要领头,如果有人起兵,我们就响应。

韩馥听了,赶紧写信给袁绍,支持他起兵。

路障排除,袁绍终于举起了讨董卓的大旗,他要向世人证明,我袁绍,名门之后,有义务,也有能力,担负起这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袁绍风风火火的干起来了,而韩馥,将为自己的这个决定,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

73

函谷关以东各州郡全都起兵讨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与河内太守王匡驻守河内,而韩馥留在邺城负责军粮,后将军袁术则驻守鲁阳,其他诸如豫州刺史孔伷(音zhòu)、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张邈弟)、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还有曹操,全部驻守酸枣。

盟军人数很多,十几万,可是人多不办事,只是浪费粮食。

这伙人聚在一起,名义上打董卓,实际上就是玩,天天喝酒聚会,不图进取,气得曹操都大骂他们无耻。

盟军中,除了孙策孤军打进洛阳,曹操带着一点点人马悲壮的冲了一下外,其他人,就当作来公费旅游。

袁绍在干什么呢?忙着改立皇帝,他打算重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帝,可是没几个人同意,加之刘虞自己也很有觉悟,死活不肯,于是这件事也只好不了了之。

没过多久,呆在酸枣的各位大爷,粮食吃完了,就拍拍屁股,一哄而散。散就散了,他们还内斗,互相打起来,甚至发生了兖州刺史刘岱砍死东郡太守桥瑁的恶性事件

从此,军阀混战正式开战!

袁绍当然也不闲着,他盯上了冀州,而要搞定冀州,就要先搞定一个人——冀州牧韩馥。

可是现在实力不济,要打肯定没戏,最后,他采取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式。

起初,韩馥看到大伙都拥戴袁绍,心里不平衡,暗地里减少对袁绍的军粮供应,打算迫使他的军队解散。

而就在这时,韩馥的部将麹(音qū)义叛变,韩馥打他,战败,袁绍于是趁机与麹义勾搭在一起。

从这时开始,袁绍就已经视韩馥为敌人了。

当时的袁绍,虽然是盟主,但其实很不幸,兵少地盘小,还没有粮食,部下又饥又乏;而冀州兵强马壮,要打,根本是鸡蛋碰石头。

怎么办?

为了搞掉韩馥,袁绍用的不是暴力,而是骗。

他制造了一个内外交困的大环境,把韩馥套进去。

首先,他联络公孙瓒,要他出兵攻打冀州,然后,他的骗术开始登场了。

等到公孙瓒出兵,韩馥打了败仗的时候,袁绍的外甥高干,亲信荀谌、郭图、辛评等人,来到了韩馥的面前。

他们告诉韩馥,公孙瓒打不赢,袁绍又蠢蠢欲动,咱们很为将军担心啊!

韩馥怕了,问,为之奈何?

好了,先把你吓晕,再问。

荀彧的弟弟荀谌隆重出场,开始发问:

“您自己掂量一下,宽厚仁义,为天下豪杰所归服,您比得上袁绍吗?”

“比不上。”

“临危不乱,行事果断,智勇过人,您比得上袁绍吗?”

“比不上。”

“数世以来,广施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您比得上袁绍吗?”

“比不上。”

这一连串的发问,把韩馥快搞崩溃了。

就是要搞得你崩溃,崩溃了,就好办了。

既然都比不上,那就滚吧,有多远滚多远!

别急,荀谌还没完,要让你彻底崩溃,还要继续踩上几脚。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

作者:汤浩方74

他郑重其事的告诉韩馥,袁绍是人中豪杰,将军以上三点都不如他,却又站在他头上,袁绍必不为将军下。

冀州是战略要地,要是袁绍跟公孙瓒联合攻取冀州,将军必死无葬身之地!袁绍是将军的老朋友,又一起结盟讨董卓,当今之计,如果把冀州让给袁绍,他必然感激将军的大恩大德,而公孙瓒也无力来争,这样,将军不但有了让贤的美德,还能保住性命,并且身安于泰山也(泰山也搬出来了)!

韩馥不想死,也想身安于泰山,于是满口答应了。

上当了!几句骗人的鬼话,就彻底摧毁了他,迫使他答应让出冀州。

当然,他答应,手下不答应也难办。手下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就极力反对,说袁绍孤军,缺乏粮食,不过是怀里的婴儿,不给他奶吃就会饿死,干嘛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很难过,难过这些人怎么脑子不开窍,他好心好意的告诉他们,说我本是袁家的老部下,才干不如袁绍,自知能力不如他,这才让贤,这是古人都称赞的行为,你们怎么就偏偏要反对呢?

这时,韩馥的属下从事赵浮和程涣两人,带着一万名弓弩手驻扎在孟津,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跑回来。

一回来,他们就告诉韩馥,袁绍快要完蛋了,不出十天,就能打败他!他们还要韩馥只管打开门睡大觉,既不用担心,也不用害怕。

说这个话,也并非夸夸其谈,而是有事实依据。就在他们赶回来时,路过袁绍军营,他们就有战船数百艘,士卒万余人,并且士气颇高,袁绍看到,心里都很不是滋味。韩馥只当他们放屁,于是从官府迁出,派儿子将印绶送给袁绍,正式让出冀州。

彻底无语了。

我不知道他是智商有问题还是脑子进了水,明明很简单的问题,被他一搞,不但很复杂,还很难办。

袁绍来了,正式继任冀州牧,以韩馥为奋威将军,既无官属又无兵;而他自己,不但任命了一大批官员,还积极招募勇士,扩充军备。

这就是被忽悠的后果。

韩馥的悲剧命运,从他听信荀谌他们的鬼话开始,就已注定。

他诚惶诚恐,时刻担忧自己性命不保。

因为有人已经动手了。

都官从事朱汉,以前被韩馥轻慢,这次受袁绍封官,想表现一下,擅自发兵,突然包围韩馥住宅。

韩馥吓得要命,逃到楼上,朱汉捉住他大儿子,打断两条腿。

这样的惨剧发生,袁绍自然不允许,立即处死朱汉,可是,危害已经造成,再也无可挽回。

韩馥心里忧惧不安、惊恐不已,要求赶快走人,远走高飞。

袁绍同意了,于是,韩馥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依然未能保住命,缘于一次误会。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