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四个字,让曹操所向披靡,大胜而归。
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他的意见,不但左右了曹操的决策,而且教会了曹丕如何取悦曹操,最后太子之位到手。
虽身居高位,但贾诩很低调,他知道自己智谋过人,怕曹操猜疑,于是采取自保策略,激流隐退。
他的办法是:躲猫猫,没事就躲在家里当宅男,不跟别人有任何私交,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他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这么牛,还能独善其身,他成了天下谋士的榜样。
有如此觉悟,世上少有。
锋芒太露,注定难久。
曹丕即位后,为报贾诩之恩,封他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还封他大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小儿子贾访为列侯。
黄初四年(223)三月,曹丕首征东吴,战前问计于他。贾诩告诉他,不宜战,应当治理好国家后再战。
曹丕不听。
不听就一定败,结果在江陵,曹丕大败。
就在这一年,贾诩死了,终年77岁。
在三国的舞台上,很多人来了,又走了,而他,始终在那里,77岁才死,算是善终。
非好战之人,战必胜之,既能谋人,又能谋己,这就是贾诩。
身怀奇谋,胆识过人,他的计谋不多,但个个都是经典,招招致命,击中要害,他就像狙击手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就是贾诩,让人不可思议的贾诩,三国最聪明的谋士,三国第一智者!
真正的智者,应该懂得什么是人生,什么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贾诩做到了。
他看透世事、洞悉人性、洞察人心,谋略水平远在他人之上,空前绝后,众所难及,并且还能全身而退,着实令人惊叹!
他就是三国的鹰,飞得高,看得远,眼光锐利,一击必中!
他的一生,以智谋始,以智谋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57
在军事上没有打败张绣,可最后他却出人意料的跑来投降了,这确实是个很诡异的结局。
而更令人崩溃的是,曹操还跟他手拉手,兴高采烈的一起吃饭。
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居然一笑置之,难道曹操是铁石心肠?
不是,他是个真性情的人,对家人,绝对好男人,可是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事业,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了!
杀子之仇与国家大事,孰轻孰重,曹操还是心里有数的。
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政治家与普通人的区别。
从此,张绣成为一个优待安抚的样板,曹操对他很好,目的就是要做给天下人看——对张绣都这么好,对你们,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让张绣安心做事,曹操不但让儿子曹均娶了他女儿,对于他的封赏,也超过其他人。
曹操的宽容与信任,张绣心存感激,一直埋头苦干,奋力杀敌。
破袁绍、灭袁谭,他都是力战有功,还被升为破羌将军。
可他命不长,在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征乌桓时,在半路上,就死了。
怎么死的,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薨(hōng)了,反正就是死了,死因不明;另一种就比较蹊跷,还跟曹丕有关。
据《魏略》记载,当时的曹丕,因为张绣总叫他去聚会,搞烦了,就骂他:
“你杀了我哥哥,怎么还有脸见人?”
听到这样的训斥,张绣内心惶恐不安,自杀。
这个故事,有些道理,但不可全信,因为依据记载,连曹丕五官中郎将都弄错了,这个是在四年后他才担任的官职。
这还不是个事,最主要的是,当时曹操还在,曹丕在曹操没死前,一直很乖的,他不可能把老爸的样板给逼死;另外,张绣行伍出身,心理素质绝对超强,如果只是听一两句狠话就自杀,估计不知死多少回了。
但不管怎么样,张绣还是死了,更可悲的是,十二年后,他的儿子也死了,谋反被杀。不是他谋反,别人谋反,被牵连,绕进去了。
张绣算是彻底解脱了,可曹操还要继续奋斗,他一路走来,是多么的不易!就在当年张绣还没降时,为了先打吕布还是先打袁绍,都头痛得要命。
早在第一次征张绣惨败而归的时候,刚回许都,袁绍的信就来了,言辞十分无礼,态度十分傲慢。
曹操看信后,怒火中烧,又有些不理智了,甚至反常行为都冒了出来。
众人不解,还以为是因为打了败仗,后来钟繇去问荀彧,荀彧怀疑是有别的事,于是去问曹操。
曹操将袁绍的信拿出来,当时,郭嘉也在场。
曹操很忧虑,说袁绍不义,我要打他,可又怕打不过,如何是好?
荀彧做了一番具体分析后,建议先取吕布。
郭嘉也同意,认为应该趁着袁绍与公孙瓒死磕,先把吕布灭了。如果先打袁绍,吕布肯定会来支援,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曹操赞成他们的意见,可还是有顾虑,担心袁绍趁机结盟关中,并勾结蜀汉的刘璋,如此一来,自己就更加被动。
荀彧又深刻指出,关中不足虑,只要想办法稳住就行。
后来,曹操又将征吕布的方案提交大伙讨论,可还是有不少反对的,主要是怕张绣和刘表背后下黑手。
荀攸力排众议,认定张绣不敢乱动,而吕布刚好内部出问题,此战必胜!
见自己三个谋士都支持先打吕布,曹操也没什么顾虑了,决定出征。
想明白后,他又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无非就是安抚、拉拢、瓦解、削弱,这些针对吕布本人和他周边势力的措施,收到极其良好的效果,最后彻底孤立吕布,好彻底解决他。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东征吕布。
这一仗,打得很艰苦,但这一仗,也是“飞将”吕布彻底败亡之时。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58
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的吕布,像个叫花子,跑到徐州。
徐州现在的主人是刘备,陶谦刚死半年,吕布就来要饭了。
两人见面,吕布对刘备表现得十分尊重,还恭恭敬敬的请他坐在自己妻子床上,并让妻子向刘备行礼。
为进一步笼络,他又设酒宴款待刘备,称他为弟。
虽然如此,刘备还是有戒心的,见吕布语无伦次,他表面应酬,其实心里不爽。
不爽也没办法,知道这家伙不好对付,但刘备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于是,吕布呆在下邳西不走了。
他在等待机会。
机会来了!
刘备和袁术打起来了,建安元年(196年)六月,袁术带兵攻打刘备。
刘备亲自迎战,命张飞守下邳,双方大战,互有胜负。
不料,后院起火,给吕布提供了天赐良机。
张飞脾气大,与陶谦故将下邳相曹豹不和,于是杀了他——城内大乱。
曹豹的部下不干了,不但起哄造反,还派人去请吕布。
吕布求之不得,写信给袁术,征求他的意见。
袁术回信,大力支持,说到时会送来二十万斛军粮。
既然这样,那就动手吧!
吕布随即带兵攻击下邳,中郎将许耽大开城门,热烈欢迎吕布进城。
吕布进城了,张飞就惨了,丢下刘备的妻儿和随军家属,逃了。
刘备在前线听说家中出事,赶紧回军,刚赶到下邳,就被吕布打了个人仰马翻,退往广陵,又碰到袁术,再败,又退往海西。
刘备几乎陷入绝境,饿到吃人肉的地步,只好投降。
吕布很高兴,因为刚好袁术不但没送来一粒米,还策反自己的部将杀他。
这样阴人,就不好玩了。
吕布决定不跟他玩,继续跟刘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