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不听的理由,也许是求胜心切,想尽快解决问题,毕竟这么耗,谁也没这个耐心,况且这次来,是来报仇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很多人的通病,可是很多事情,你越想急于解决,就越不能解决,甚至适得其反,越搞越糟,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道理很简单,可做起来很难,不冷静的曹操,走上了一条危险的路。

他没有采纳荀攸的计策,急匆匆的率军南下,直接包围张绣的大本营穰城,想速战速决。

既然围起来了,那应该就好办了吧?不好办,张绣守城厉害,并且迅速与刘表取得了联系。

刘表立即派兵北上,张绣大为振奋,奋起杀敌。

双方在穰城打成了一个胶着战。

曹操出师不利,可他还在等待,等待自己能废了张绣。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更大的危险,已经在迅速逼近,而曹操,还在围城。

从三月开始围,围到五月,刘表来了。

刘表来了,来断他后路。

后路一断,就变死鱼。

曹操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非常危险的境地,处理不好,这里将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52

这时,又一个情报送来,说是袁绍的谋士田丰,劝他袭击许都,也想来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迟不来早不来,最烦的时候来!

腹背受敌,老窝被端,想到这样的结果,曹操就要心惊肉跳。

他意识到了围城是个错误,很后悔没听荀攸的。看着可爱的荀攸,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没听你的,搞成这个样子啊!”

想必荀攸也只能摇头苦笑,军师只是提供参考意见,拿主意的,还是头儿。

曹操也不围了,再围下去,自己就要被围了,他下令撤军。

此时他最担心的,还是许都的安危,要是袁绍打来,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要泡汤了。

面对强敌,曹操开始冷静下来,他眼前要做的,就是如何尽快摆脱困境。

回到许都,才是王道!为了破敌,曹操又开始用计了,反正荀攸都在身边,要什么计就有什么计。

他信心百倍,还颇有兴致的写了封信给荀彧,告诉他,我耍点诡计,到安众,破绣必矣!

可他太自信了,计划不如变化快,安众,这条通往许都的必经之路,刘表已布下重兵,并且据守险要,切断了曹操的后路。

而张绣更讨厌,尾随其后,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想回家都难了!

为防范袭击,曹操连营后撤,整体防御,每天只能走几里路。

终于到安众了,前面,是刘表已经筑好的稳固防线,要突破它,看来绝无可能。

张绣也追上来了,到了安众后,便联合刘表一起构筑防线,严防死守,防止曹操逃跑。

等着收网了,前后受敌,不死都要脱层皮。

曹操既不强攻,也不迂回,他苦思苦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令张绣目瞪口呆的办法——挖地道。

趁着夜色,曹操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精神,居然挖开了一条地道,悄无声息的越过防线。

不可思议!本来想打兔子,没想到兔子变土行孙跑了。

张绣大惊失色,恨不得带大军飞过去,这时,他身边的牛人告诉他,千万不能追,追必败!

张绣哪里听得进去,不追,难道就这样让他跑了?说出去都丢人,还挖地道跑的。

张绣和刘表集中所有兵力,撒腿就追。

没想到,曹操张开双臂在等着他!

张绣扑了上去。

曹操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你追,我就以逸待劳,等你来!

此刻,曹军将士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是生,就是死!熟读孙子兵法的曹操,对于这些早已烂熟于心,自然敢迎战张绣。

置之死地而后生!

曹操已布下奇兵,等张绣一到,他又使出步骑夹攻的战术,张绣没得玩了,大败!

他灰头土脸的跑回来,当他惊魂未定的时候,牛人又出现了。

此刻,曹操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就是这个牛人,张绣的军师,一直躲在背后,给张绣出谋划策。他的计策,在当时,可是说是无人能敌,有时连曹操都要甘拜下风。

牛人告诉他,赶紧去追,追必胜!

咦!是不是脑子有毛病,精兵去追,都大败而归,如今弄些残兵败将还说必胜,必死还差不多!

张绣很奇怪,发出强烈的质疑:

“都这么惨了,怎么还要去追?”

牛人不跟他争辩,只是胸有成竹的说,听我的没错!

惊魂未定的张绣还算听话,听了,收集散兵游勇,再次追了上去。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53

一番大战,果然打了个胜仗跑回来。

这下,张绣服了。

回营后,他百思不得其解,迫不及待的向牛人请教:

“我用精兵追败军,您说必败,我用败军追胜兵,您说必胜,怎么结果跟您说的全都一样?”

牛人也不谦虚,为他解答了这个难题,其实很简单,知彼知己,他算死了曹操,算死了他的用兵谋略,准确判断出了他的行动计划。

能算在别人前头,别人就没戏唱了。

先知先觉,方能变中取胜!

因为这个计策比较经典,我还是简单说一下,牛人的意思很明白,具体说来就是,曹操善用兵,开始撤退,肯定亲自断后,周密部署,张绣不是他对手,所以必败!当他发现曹操击败张绣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急于赶路,于是判断出曹操肯定是家里出事,自己一定先走,留下来断后的,就不是他本人了;而以张绣的实力,打败这些部将,还是不在话下,所以必胜!

听到这一番精辟的分析,张绣疯了,之后对这个牛人,言听计从。

让我们记住这个牛人的名字,他是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贾诩。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年少时默默无闻,丢在大街上都没人认识,只有汉阳名士阎忠很看重他,说他有张良、陈平之奇才。后举孝廉为郎,不料得了病,只好回家,当走到汧县(今陕西陇县)时,不幸被一伙叛氐(闹事的氐族人)逮住了,同行的数十人一同被抓。

这伙氐人,文明程度也低,要活埋了他们,其他人不知所以,一个一个被活埋。

轮到贾诩了,他没有慌张,而是从容不迫的告诉这伙强盗,说我是太尉段颎(音jiǒng)的外孙,你别埋我,我家一定拿重金来赎!

段颎,谁不知道?久为边将,威震西疆。

既然是段大人的外孙,那就不埋了吧!

强盗们知道惹不起,自然也不敢真要赎金,于是与他交了个朋友,盟誓后再客客气气把他送走,而其余人,全被活埋了。

真的吗?

真的才见鬼!

这只是贾诩为了脱身,忽悠他们的,他哪里是什么段颎的外孙?段太尉住哪里都不知道,八杆子打不着的事,吓唬吓唬他们而已。

这就是他的机智和胆量,非常人所能及,危难时刻,也正是他智慧完美展现之时,这时候,往往能绽放出炫丽的花朵。他把自己的谋略看作一种美,为了实现自我,他经常放纵自己的才华,虽然有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但他的冷静与精确,足以令人崩溃,有时甚至我都怀疑,世界上,还有这等智慧的人。

权以济事,临危应变以避其祸,这就是贾诩,一个令人震撼的鬼才!

董卓进入洛阳后,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迁讨虏校尉,他在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的军中任职,算是在董卓手下打工。后来,董卓被杀,牛辅也死了,王允又执行不宽恕政策,力图赶尽杀绝,所以凡是董卓的人,都深感恐惧,人人自危。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听说长安尽诛凉州人,都惊慌失措,准备散伙,各自去逃命。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