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袁术,袁绍的弟弟,同一个爸,妈不同,他是嫡子,可是江湖地位却远低于丫环生的袁绍,这让他很不爽,由此,两兄弟大打出手。

袁术在“江东猛虎”孙坚的帮助下,占有南阳,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路。

可惜,他从小就贪玩,什么老鹰小狗,都拿来玩,玩到大了,人就蠢了。

幸好还有一顶出自名门正宗的帽子戴着,在那个重视出身的年代,这是个天然优势,所以,他还是有些资本。

袁术没什么本事,可是胆子大,也喜欢做梦,做皇帝梦,在南阳时,他就有此打算,无奈没人支持,只好作罢。

志大才疏,利欲熏心。

与大哥袁绍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两兄弟积怨很深,除了都姓袁,可能就没其他共同语言了。

为了打败对方,袁绍联合刘表,袁术联合公孙瓒,双方死掐,掐到最后,就是谁都没好日子过。

袁术派孙坚打刘表,意外发生——孙坚死于意外,被刘表杀了,而后断了他的粮道,威逼南阳。

没了孙坚打先锋,袁术只有自己出手,可是除了玩狗,打仗他啥都不懂。

南阳呆不下去,那就走吧!刘表是不敢碰了,那就打到冀州去,袁术出兵了。

可是曹操夹在冀州与南阳之间,加之他还是袁绍的盟友,所以必须采取行动,搬掉这个路障!

兖州,成为袁术的攻击目标。

可是袁术不了解曹操,要是知道他用兵如神,估计会买块豆腐撞死,打死都不敢惹曹操。

不了解的事情,往往蒙蔽自己的双眼,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损失惨重。

袁绍率军到达陈留,屯军封丘,黑山军与匈奴於夫罗残部,见袁术声势浩大,也都一一归附,帮着一起打曹操,报先前的落败之仇。

袁术先派部将刘详驻守封丘东北的匡亭,形成掎角之势,准备夹击曹操。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可是曹操岂是你想胜就胜的?趁着刘详立足未稳,率军疾驰匡亭,袁术知道,匡亭没了,封丘也难保,于是跑来救火。

曹操求之不得,你自己来,也省得去找你!

两军交战,袁术大败。

他只好放弃匡亭,退保封丘,曹操追上去,准备围起来。

袁术没心思打了,趁着合围还未成功,就跑了。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25

袁术继续跑,跑到襄邑,曹操继续追,追到太寿,追上了。

那就打吧,这次,曹操更狠,掘开河渠,用水灌城,打算淹死这个公子哥。

袁术不想被淹死,继续跑,跑到宁陵,曹操继续追,一直把他追得魂飞魄散,仓皇逃窜,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如漏网之鱼。

兵败如山倒,袁术打怕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只有悔恨和痛心,从此,中原,基本与他无缘了。

这一战,曹操基本就是赛跑,一个追,一个跑,终于把令人讨厌的袁术赶走了,兖州的一大威胁解除。

这一战,曹操制造战机,连续作战,不怕疲劳,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大无畏精神,战术战法令人赞叹。

碰到曹操,袁术只有倒霉,算是遇上克星了。

第二个上场的,是陶谦。

陶谦,丹杨人,自小就是个小流氓,后来因为前苍梧太守甘公的赏识,不但白得一个老婆,还改邪归正,从此进入官场。

在《三国演义》中,陶谦被描绘成一个大好人,其实,这不过是罗贯中先生爱屋及乌(爱刘备)的产物,历史上的陶谦,可没这么厚道。

51888楼

混官场,他一路往上爬,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讨董卓,他派精兵一起打,暗地里却又给董卓送东西;董卓被杀后,他又联合一干猛人,准备一起打阴谋作乱的董卓余党李傕和郭汜,可后来又接受李傕的招安,被封为安东将军、徐州牧。

到任后,他积极镇压黄巾军,基本肃清境内黄巾势力,独霸一方。

虽然他发展地方经济有些政绩,但他亲小人、远贤良,政务混乱,并且任人唯亲,连笮融那样心狠手辣的贪污犯,他都大胆重用,实在很雷人,只因他是同乡。

正因为重用丹杨人,徐州本地人就被疏远了,这样一来,徐州形成两派,内斗不止。

初平四年(193)六月,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造反,自称天子。身为父母官的陶谦,不是调兵弹压,而是跟着阙宣一起混,居然发兵攻打曹操的兖州,攻取泰山郡华、费两县,其后又洗劫任城。

一起干坏事还不算,后来他又过河拆桥,杀掉阙宣,吞并其部众。

可以说,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政客,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军阀。

就是他,导致了一桩血案的发生。

刚从前线回来不久,曹操就接到一个足以让人疯掉的噩耗:老爸死了,而且是被人杀死!

曹操十分震怒,此仇不报,何以为人?

曹嵩被杀,是个罗生门事件,史料记载不一,有说是故意谋害,有说是手下贪财,但不论细节有多少差别,基本都认定一个事实:直接或间接与陶谦有关。

领导就要负责任,所以找他算账,一点都不冤;并且我认为,曹嵩本来就是陶谦直接派兵截杀的,因为在曹嵩遇害的前一年,他与曹操就已经是死对头了,在兖州发干县内,两人还大干一场,结果陶谦惨败。

这次逮到机会,为人奸诈的陶谦,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只是他没想到,曹操的反应会这么大,以至于他还没准备好,曹操的大军就杀过来了。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26

曹操这次出兵,不单是为父报仇,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灭掉陶谦,解除自己的威胁,并占领徐州,扩大地盘,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

初平四年秋,曹操亲率大军直扑徐州,一鼓作气攻下十余城,很快就到达陶谦的老巢彭城。

陶谦还没缓过神来,就被曹操打得差点成植物人,只好退保郯(音tán)县。

曹操继续围攻,遭遇陶谦的超顽强抵抗,再不顽抗,也就完了。

曹操攻之不克,于是改变进攻方向,往泗水以南推进,接连攻取取虑、睢陵、夏丘三地。

就是在这里,他开始了大屠杀。

死了父亲,死了弟弟,全家人死了大半,如今又不能手刃仇人,曹操绝望了,彻底丧失理智。

他下令,大开杀戒,所过之处,一路杀过去。

曹军抡起屠刀,见人就杀,逢人就砍,几万人,几万人不幸成为屠刀下的冤魂。

他们是无辜的。

街上,已不见行人,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尸体倒在泗水中,河水为之不流。

疯了,彻底疯了!

太残忍,为了泄愤,为了复仇,竟要数万人来陪葬,何其荒唐?

所谓霸业,不过就是杀人越货,踏着别人的尸体,来成就自己的野心。

有人替曹操辩护,说他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我觉得,这是混账话,无论你有什么借口,都不可以成为杀戮的理由。

因为,生命是平等的,再卑微的人,也有自己的尊严,再低贱的人,也有生存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最基本的人权。

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这是天赋人权,谁也不可侵犯!

为保证战争的胜利,曹操又派曹仁进攻费县、华县、即墨与开阳等地,陶谦遣别将援救,都被曹仁骑兵击破。

碰到曹操,陶谦只有倒霉,算是遇上克星了。

自己不行,那就请外援。

陶谦请来了刘备,准备继续干架,没想到,曹操走了。

没东西吃,当然要走,曹操军粮已尽,于是撤军。

撤军了,不代表就不来,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和准备,这年夏天,曹操又来了。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汤浩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