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动,别人在动,长沙太守孙坚,带着无畏的勇气,率兵北上,一个人打进洛阳,打得躲在毕圭苑里享清福的董卓,也只能灰溜溜的逃往长安。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17
到了长安,董卓照旧肆意妄为,宛若天子,不但建了郿坞,还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和兄弟太仆袁基等人,两家五十余口,转眼间灰飞烟灭。
生命对于董卓来说,只是蝼蚁。
就在这时候,袁绍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军事部署,可是这一大群人,还是在玩,这缘于两个原因:
一、怕,不敢与董卓正面交锋。
二、自私,都想浑水摸鱼,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想先动。
机会稍纵即逝,此时正是除害虫的最好时机,这么多人,不赶快行动,全在这里看热闹,像什么话?
曹操很着急,对袁绍他们说,再不打,就迟了!
可他等来的,是漠视,根本没人理会他的良苦用心,现在的他,还只是个小角色,人微言轻,没人把他放在心上,只当他好玩。
曹操知道了,这伙人,就是一群饭桶,与其靠他们,不如靠自己!
他有了新的打算,决定单独采取行动,你们不干,俺自己来!他希望以此带动关东诸将,可是结局很郁闷,除了济北相鲍信兄弟积极响应外,其他人,全装作没看见,连儿时的朋友,陈留太守张邈都不感兴趣,只派了一个卫兹来凑热闹。此时的曹操,是愤怒的,但他不得不接受这样荒唐的结果,他豁出去了,率领自己为数不多的部众,从酸枣出发,向董卓的大本营方向发动进攻。
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义无反顾!
可是这一去,差点有去无回,死亡的恐惧,在前方等待着他!
曹操踌躇满志,引兵向西,很快就到达荥阳汴水,在这里,与董卓大将徐荣撞上了。
双方开打,可是现实与理想,往往有太大的差距,曹操的新兵,根本不是久经沙场徐荣的对手,他的凉州骑兵,个个打仗不要命,经过一天激战,曹操大败!这一战,不是一般的惨,而是相当的惨,几乎全军覆没,不但鲍信负伤,还赔上了卫兹与鲍信弟弟鲍韬的命,两人英勇战死。
曹操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战斗中,他被乱箭射中,坐骑也受重伤倒地,敌人追得很紧,眼看就要抓活的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人出现了,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他。
曹操一看,是从兄弟曹洪,他坚决不同意,曹洪慨然道: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操没话可说,在这一刻,亲情,已经超越了所有。
他跳上马,消失在夜色之中。
卫兹死了,为了曹**了,他倾其所有,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一开始,只是萍水相逢。卫兹,字子许,颇有谋略,具大节。他是名士,也是富翁,当曹操来到陈留时,他就对人说:
“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也很看重他,多次登门拜访,与他共商大事。
卫兹表示,天下大乱,只能靠武力平定了,要起兵,现在就要开始!言毕,他拿出家财资助曹操,帮助他完成这一伟业。
为了曹操,他不求回报,不惧生死,无怨无悔,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残酷的战场,他是令人敬佩的。
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促使他这么做呢?
最合理的解释,源于一个古老的命题:士为知己者死!
曹操狼狈的逃回酸枣,不但没有得到一丝安慰,相反,他所看到的,足以让人疯掉。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18十多万盟军呆在酸枣,成天饮酒聚会,不思进取,打董卓?自个玩去吧!
我在前线当炮灰,你在这里开party,这公平吗?曹操愤怒至极,痛骂道:
“我为各位感到羞耻啊!”
骂归骂,还是要办事,曹操又向各位大佬献上自己酝酿多时的破敌妙计,可张邈这些老油条,置若罔闻,依然喝他的酒,开他的party,根本不当一回事。
曹操知道了,跟这帮饭桶说兵法,对牛弹琴!看来,要废掉董卓,光指望别人不行,还是要靠自己,可是自己现在这么惨,自身都难保,何去何从呢?
曹操极度失望,带着一颗破碎的心,领着夏侯惇和拼了老命跑出来的曹洪,南下扬州,去那里募兵。
虽然本都赔光了,但他没有气馁,他要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失败了不要紧,只要还有梦想,还有勇气和决心,还有全力以赴的信念和无尽的智慧,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着你!
曹操走了,关东军还在喝酒,不过天天开酒会,不但没有增进友谊,反而滋生了许多矛盾,甚至直接导致一起血案的发生。
到了扬州,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看在曹洪的份上(早有交情),很给面子,给了曹操四千新兵。
曹操很高兴,开开心心带着这批人马往回走,可是,谁也想不到的是,高兴得太早,自己差点被人算计了。
当行进至龙亢时,这些新兵,大概不想离开家乡,突然反叛,趁着夜色发动兵变,放火烧了曹操的营帐。
大事不好!
曹操没有惊慌,临危不乱,他亲手执剑,斩杀数十人,其余人望风而逃。
好险!要不是老子有两手,就死在这帮小兔崽子手上了!
曹操收拾残局,清点人数,跑了一大半,就只剩下五百多人了。
就在郁闷的时候,赶去老家的曹洪,正好带着一千多名家兵赶来,而后,他又在铚县、建平两地,招募到新兵千余人。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至少有点点起色了,曹操带着这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又上路了。
他没有再回酸枣,那里是个伤心地,他想起了老朋友,于是渡过黄河,赶到河内,去找驻扎在那里的“武林盟主”袁绍,想劝说他继续打董卓。
没想到此时的袁绍,变质了,当了老大,就忘了兄弟,对于曹操的正确意见,一概不理。
他有自己的算盘。
更雷人的是,在酸枣喝酒的盟军,终于喝出事来了,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还没上阵,就自己先干起来了,最后,刘岱杀死桥瑁。
出了人命都没人理,这些盟军兄弟,酒喝饱了,会开腻了,见军粮也吃完了,于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散了。
一场闹剧!
对于这些,盟主袁绍,也没能力制止,相反,他在策划大事——废立皇帝。
袁绍以汉献帝年幼,被董卓挟持,不知死活为由,打算立年长的幽州牧刘虞为帝。
要改立皇帝,可没换衣服那么简单,不是闹着玩的,曹操当即表示,这是瞎折腾!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19
得不到曹操的支持,袁绍又写信给自己的弟弟袁术,要他支持,可是袁术公子哥,早就想混水捞鱼,自己当皇帝,他哪里会同意?
更搞笑的是,袁绍准备霸王硬上弓,派人给刘虞送来皇帝尊号,没想到刘虞还不领情,不但拒绝他的“好意”,还说了一句很震撼的话:
你们不要玷污我啊!
袁绍他们还要用强,逼得刘虞跑匈奴的心都有了,没辙了,算了吧!
袁绍的美好计划泡汤了,可由此也树立了一个敌人——曹操。
作为儿时的好伙伴,曹操并不想走到这一步,可是袁绍似乎不念旧情,屡屡做出一些雷死人不偿命的事情来。
在这期间,他得到一块玉印,居然故意摆谱,向曹操炫耀。
曹操清楚他的意思,这玩意,只有皇帝才能拥有,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他,拥立刘虞,其实也是居心叵测吗?
曹操大笑:“我不信你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