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干了几件大事,支持的多,反对的少。支持的,多是普通百姓,反对的,多是利益集团,可是这伙人能量巨大,玩阴使诈、栽诬陷害是拿手好戏,说不定哪天,被他们打了黑枪都不知道。
对于这点,曹操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不是一个无谓献身的人。
在济南所作的一切,他并不后悔,但他后怕,毕竟地方豪强是地头蛇,整死你,还是有办法的。
与其提心吊胆,不如回家享清福,曹操有了隐居的打算。
他不是鲁莽行事,而是先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主动上书,要求辞去济南相,去夻丨中央担任宫廷宿卫。对于这点,贵戚与宦官当然不同意,就是要让你远离京城,咱们才能过上幸福日子。
朝廷决定,让曹操去东郡当太守,曹操不去,托疾不就。既然不做太守,那就干老本行吧,朝廷又抛出一个议郎的闲差,曹操早已打定主意了,做什么议郎?逗你玩儿!
他再次称疾不就,回到了谯县老家。
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这是他第二次回家隐居,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家人,但还有个不好明说的理由——沽名钓誉,因为当时隐居是一大时尚,人们觉得,隐居是清高而有才的人才干的事,这样做,可以抬高身价。
为了避祸,为了充实自己,曹操远离官场,专心学习,他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为了这一目标,他一直在努力!
暂时的收手,只是为以后的出拳更有力量。
曹操回家,在城外盖了一所房子,秋夏之际,就读书学习,冬春之际,就射猎娱乐。“以泥水自蔽①,绝宾客往来”是他的理想,可是这样的愿望却不能实现,当然,他也未必就想始终做个隐士,呆在乡下,除了打野兔,也只是韬光养晦而已,他时刻关心国内外大事。
时局在急剧变化,黄巾军主力被镇夻压后,金城人边章、韩遂起兵反叛,朝廷屡次围剿均无功而返,其后,韩遂杀边章等人,声势愈来愈大,手上拥兵十余万,加之不时有地方实权派人物反叛,叛军把东汉帝国,搅了个底朝天。
为了平叛,朝廷又想起了曹操,于是任命他为都尉,从此,他成为一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了。
有了兵权,就有人惦记。
终于有人找上门来了,不是送钱,而是要他一起谋反。
------------------
①意指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而不是有人说的躲进泥水里。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13
中平五年(188)六月,冀州刺史王芬,与许攸、周旌等人合谋,准备诛杀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
他们想到了曹操,想拉他入伙。
曹操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谋反不是儿戏,更不是玩过家家,曹操不但拒绝,还劝王芬悬崖勒马,说时机不成熟,别瞎折腾了!
王芬不听,结果阴谋败露,畏罪自杀。
一次十分搞笑的政变闹剧,就这样结束了,而此事给曹操带来的影响,就是他始终记住了一点:皇帝,不可轻言废立。
这个思想,终其一生。
三个月后,曹操成为汉灵帝刚刚成立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丨校尉,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小黄门蹇硕,为上军丨校尉;排名第二的,是儿时的好伙伴袁绍,为中军丨校尉。
昔日的仇人与玩伴,又凑到一块来了,人生就是这么奇异,时分时合,你不知道明天是否在天桥上,又忽然碰到你的初恋情人。
这么短时间,就能升这么大的官,什么原因,史书没记载,而恰好在这之前的四月份,曹操的老爸,被免去花钱买来的太尉一职,强大的政治靠山也瞬间消逝。
莫非汉灵帝突然喜欢上了曹操?原因不明,但我猜想,很有可能,是曹操立了功,让汉灵帝引为心腹。我认真排了一下史料,发现这段时间有机会立功的,只有王芬的谋反事件,所以我大胆预测,王芬东窗事发,就是曹操告密的结果。
真相具体如何,难以考证,只是从逻辑上分析,以及曹操的性格来判断,得出这个结论,不足为怪。
当然,告密就并非全是为人不齿,相反,在那时候,以这种方式救了皇帝一命,是天大的功劳。
当上典军丨校尉还不到一年,朝廷就出事了,大事——汉灵帝挂了。
汉灵帝一死,政局变得不可收拾,这缘于他的自私与懦弱。
除了玩,汉灵帝还有一块心病:立谁为太子,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许多人的荣华富贵,弄不好,就要人头落地。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名叫刘辩;另一个是王美人生的,名叫刘协。
因为王美人得宠,何皇后便把她毒死了,这给汉灵帝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王美人是他最心爱的人,如今死在自己另一个老婆手里,情何以堪?
他要废了皇后,结果宦官求情,作罢,只是从此以后,他对皇后,也没有多少兴趣了。
他很喜欢王美人生的这个儿子,想立他为太子;可不是嫡子,群臣反对,要求立刘辩,他没有答应。
他拿不定主意,到死那一刻,还拿不定主意。
他无计可施,只好将刘辩托付给握有兵权的大太监蹇硕,意思很明显——完成我的遗愿!
可是蹇硕不争气,也没练就什么盖世武功,被大将军何进抢先动手,不但命没了,还白白辜负了汉灵帝的殷切期望。
何进把外甥推上皇帝宝座,外戚又开始当权,这让一直掌权的公公们不自在了。
干掉不一条心的太皇太后后,何进准备拿太监开刀。
三国真相第二部破阵乐(逐鹿)作者:汤浩方14
在袁绍的鼓动下,他要立即下手屠灭宦官,可何皇后不答应。
没办法,何进只好又听从袁绍的馊主意,引进外援,召大老粗并州牧董卓等人进京吓人,逼迫太后就范。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念之差,害惨了自己,害惨了朝廷,也害惨了无数的普通百姓,因为,这是引狼入室——董卓,是一条凶残的恶狼!
在董卓还在路上的时候,何进就被先下手为强的太监杀死,宦官张让等人发动政变,本以为又能再次得手,只是这次,他们没能笑到最后。
因为,袁绍出现了。
袁绍带着小老弟袁术等人,不顾一切的杀进宫去,烧了东西两宫,见到太监就杀,顿时血流成河,太监这伙人妖,终于来了个彻底解决;而长期困扰东汉的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顽疾,也从此烟消云散。
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一旁蹲守猎物的董卓,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以武力挟持皇帝,进入洛阳。
从此,洛阳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东汉王朝,也即将进入一个军阀混战时期,名存而实亡。
刚开始,董卓还是想好的,在摆平所有的反对派后,他想废立皇帝,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他做到了,用他的暴力与欺骗。
董卓想拉拢别人,不去还不行,比如大文学家蔡邕,开始不答应,董卓说,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
蔡邕只好违心应允了,曹操自然也不能幸免。
董卓表荐他为骁骑校尉,想请他出来展示才能、共议大事,曹操拒绝了。
他心里很明白,董卓这样头脑简单的武夫,难成大事,与其在他羽翼下苟且偷生,还不如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曹操没有出山,而是出走。
与董卓决裂,需要相当的勇气,毕竟此时的他,掌控国家大权,但曹操义无反顾,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坚定的信念,每时每刻都鞭策着他,奋力迈向前方,即使有荆棘,有曲折,还有未知的困难,只要认准了,他就会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为了摆脱董卓的追捕,曹操改名换姓,走小路准备逃回老家,不想在半路上,遇到了麻烦,差点连小命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