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瓦岗军,还在睡大觉,他们哪里知道,死神已经张牙舞爪的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次日一早,王世充正式发布进攻命令,行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发表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说什么这一仗不是生就是死,如果胜,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如果败,谁都得死!
王世充说得慷慨激昂,热泪盈眶,大家都被感染了,纷纷表示誓死打赢这一仗!王世充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他心里已经有点把握了——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他豁出去了,指挥部下向李密发起总攻。
瓦岗军根本没做好决战准备,阵都没列好,很多人还刚爬起来,就仓促应战。
骄傲和轻敌,往往是孪生姐妹,而轻敌的后果就是——惨败!
两军杀在一起,尘埃涨天。
王世充手下都是江淮剽勇,个个剽悍凶狠,勇猛异常,又有周公做精神支柱,加之此战决定生死,都不要命的呼呼向前,出入如飞。战斗正激烈进行,王世充又耍了一个花招,突然抬出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叫人捆来押到阵前,并大声呼喊:
“已经抓住李密啦!”
李密被擒,晴天霹雳!郑军士卒皆呼万岁,瓦岗军乱成一团。这是王世充的杀手锏,早前找了一个李密的“特型演员”藏在军中,只等时机一到,就推出来震撼瓦岗军。
当年李渊打宋金刚时,也玩了这一招,只是喊了喊口号,没王世充这么绝,还真弄出一个假李密来;
而在此时,埋伏在北邙山中的骑兵又杀将出来,乘高而下,一口气冲进李密大营,到处放火。
瓦岗军将士斗志全无,四处1逃窜,溃不成军,部将张童仁、陈智略等人都投降了王世充
——这些人真混蛋,喊打的是他们,投降的也是他们。
树倒猢狲散,李密只好带了一万多人逃回洛口,不想此时形势突变,洛口守将邴元真,已经暗中勾结王世充。李密探到这个情报,不动声色,打算等王世充渡河来接应,在水中央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击败王世充。
可是,李密手下的侦察兵全都是饭桶,王世充全部渡过了洛水才被发现。
错失良机!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单雄信又不过来帮忙,只在一旁看热闹。
已无可挽回。
李密知道打不过了,只好率部逃往虎牢。
——
李世民真相第一部惊变(摘选)作者:汤浩方英雄末路
李密前脚刚走,单雄信后脚就投降了王世充。
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单雄信在《隋唐演义》中,是个如何仗义的大善人,可是历史上,却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小人。他善骑射,骑在马上一杆长枪舞得呼呼乱转,名冠诸军,军中号称“飞将”。房彦藻曾说他喜欢见风使舵,要李密趁早除掉,但李密惜才,不忍下手。
而邴元真,则更是个人神共愤的大坏蛋,做县官时,就因为贪污受贿畏罪潜逃,逃到瓦岗寨掌管文书。后来李密开幕府,妙选时英,翟让推荐他为长史,李密不得已用了他,但从不让他参与军机。其后邴元真守洛口仓,宇文温说他是个性情贪鄙的浅薄小人,也劝李密杀了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密没有杀他,才留下这么一个大祸害。
可见贪官没一个好东西!这些人毫无道德可言,见利忘义,后来这两个家伙都没什么好下场,也算是报应。
李密提出去黎阳与徐世绩会合,众人反对,说杀翟让时,徐世绩差点送命,如今又要去投他,肯定不会收留。
李密无奈,只好去找王伯当。
在河阳,王伯当碰到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的李密,这时的他,如在梦中,脑子里一头雾水,怎么会败得这么惨?他不敢想象,屡战屡败的老对手,居然最后一战,打得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的失败,只缘于两个字:傲慢。
李密一面收集残兵,一面商议对策,他提出就地扎营的方案,南阻黄河,北守太行,东结黎阳,慢慢收集部下,再图进取。诸将又反对,说刚刚打了败仗,大伙心里害怕,恐怕不出几天都会跑光。
李密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长叹一声:
“我走投无路啊!”
这时,又传来单雄信等人投降的消息,李密气得拔出宝剑要自杀,以谢众人。王伯当一把抱住,夺下他手中的剑,嚎啕痛哭,众将也跟着流泪,悲泣不已。
伤心的泪啊乱飞飞,英雄末路问苍天。。。。。。
李密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那就一起去关中吧!府掾柳燮知道这话的意思,趁机鼓动投奔李渊,说明公牵制隋军主力,使李渊不战而据有长安,这可是你为他立的大功啊!
李密觉得在理,问周围的人,都表示同意,他满脸泪水,死死盯着王伯当,十分难过,说将军家大业大,怎么可以与我同去?王伯当说,我恨不能家里的兄弟都跟着大哥,岂能抛下你?纵使葬身荒野,也心甘情愿!
大家深受感动。
曾几何时,李密落难,他给予最无私的帮助;曾几何时,张须陀打来,他协助打败他;曾几何时,李密设鸿门宴杀翟让,他协助统领其旧部。在李密称魏公时,他也是真心辅佐,只因为,这份情义。
如今,他再次做出自己的选择,看似难于理解,可是,这诠释了有情有义的全部含义。
李密向洛阳方向投去最后一瞥,那里曾是他的梦想,他有太多的委屈与不甘,但只能面对现实。
就这样,他带着两万瓦岗军将士,入关投奔李渊,可又有谁能想到,满怀希望的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李世民真相第一部惊变(摘选)作者:汤浩方阴谋
武德元年十月,正当李世民还在与薛仁果打擂台的时候,李密就来长安投降了。
李渊对昔日的这位“大弟”表现得十分尊重,连连派使者慰劳,用红地毯、放礼炮的规格迎接,亲切的称兄道弟,还对起了亲戚,把自己表妹独孤氏嫁给他,并授光禄卿、上柱国,赐爵邢国公。
李密一开始还很高兴,以为李渊真把他当个人物看,哪知道到了后来,越看越不对劲,不但礼数愈来愈少,还时不时有人来索贿要钱,搞的很不爽。
其实,李渊听到李密来降,就已打定主意,先稳住他,然后再搞掉他!
李密降唐的新闻很快在四处传开,老部下纷纷前来归顺,总管李育德以武陟降唐,部将刘德威、贾润甫、高季辅等人,或献城来降,或率部来归。
有一个人的归降很特别,他的名字叫徐世绩。
当时徐世绩控制着李密的大部分地盘,势力很大,李渊早就垂涎三尺,命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率军出关招抚李密旧部,并委任魏征为秘书丞去黎阳招降。
魏征先给徐世绩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很有名,大家有空可以找来看看),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势,讲了一通大道理,最主要的是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这些人拿来说事,做做比较,终于把徐世绩说服,决心投奔唐朝。
可是他却不是直接向李渊投降,而是派人到长安,写了封信给李密。
李渊很奇怪,问徐世绩派来长安的机要秘书郭孝恪怎么回事,郭孝恪这才解释,原来,徐世绩决定投唐后,曾对他说,这里的百姓和土地原来都是魏公的,如果当作自己的功劳去求得富贵,深以为耻,所以打算列一份详细清单上报魏公,再以他的名义献给朝廷。
李渊非常高兴,十分感慨的说:“徐世绩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于是特赐他姓李,授黎阳总管、上柱国、曹国公、右武候大将军,并赏赐最好的良田50顷;另外,以郭孝恪为宋州刺史,命他与徐世绩一同管理虎牢以东的广大地区,还给予选补官吏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