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段写得这么肉麻,简直就像写自己的亲爹一样。金圣叹同学看了后也忍不住感慨,“一百八人中,独于宋江用此大收者,盖一百七人皆依列传例,于宋江特依世家例,亦所以成一书之纲纪也。”
相貌什么的,估计是施老爷子在天桥下的地摊上买了本面相册子,依最好的那个面相照抄来的。不信就请会看相的英雄来看看这黑矮胖子的面相如何。这里小白就不卖关子了。这个面相叫做帝王之相。确切点说,是帝王之相改。就像这个相貌描述被人篡改了一样,黑矮胖子的帝王之相,被破了。所以他虽然有这个命相,却走不到最后一步。
此段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甚荣幸。众英雄可选择无视之。
这段哪里被篡改了呢?一定被改动了的是最后这句,“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前面写的都是帝王,结果这里突然变出来了一个打工仔和一个小老板,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我猜原文一定是写了两个帝王名,一个武略开国皇帝、一个文韬盛世皇帝。
一定没有被改的是这句,“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这话众英雄拿去夸人一定酷毙了。不过估计很难遇得到适用的对象。
八卦一下黑矮胖子的年龄和身高。年龄感觉在三十六岁到三十九岁之间。个人认为三十九岁更合适一些。差个一两岁也没所谓。什么,理由?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至于身高,前面已经重新修改过身高标准,一律增加增加五个厘米。即五尺一米五五起,六尺一米六五,七尺一米七五,八尺一米八五…那么黑矮胖子的身高就是一米六五。根据公众人物喜爱虚报身高的潜规则,可能连一米六五都没有。你看施老爷子也不敢虚报到六尺五六的身高。那么就是说,黑矮胖子甚至可能不到六尺,或稍差一些到六尺。
这样一来,小白认为黑矮胖子的身高约一米六二至一米六三。作为成年男性,的确矮,属于二级残废的矮矬子。但是作为帝王,古有曹操同学,外有拿破仑同学,都是这个海拔。即使是现代,身高一米六几的名人也并不少。所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人穷不能志短,人矮不能心低。
这是黑矮胖子的矮,矮的像帝王。那么黑呢?厚黑的黑?此黑非彼黑也,乃纯黑尔。但是他为什么会黑呢?要说他弟弟宋清同学黑也就算了,毕竟人家在家务农,天天锄大地,日当午,太阳公公经常关照他也理所当然。但是黑矮胖子却是政府公务员呐,而且是“自幼曾攻经史”。就好比从小父母供他读书,大学毕业后考取公务员,天天坐办公室吹空调泡小妹打游戏看报纸喝茶没事就等着发工资。和学习成绩不好,辍学在家种田的弟弟不一样。那是风吹不着,雨大不着,又怎么会晒黑呢?
如果排除遗传的因素,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年轻时晒黑的。
黑矮胖子:我擦,难道我很老吗?
小白:是滴。看你连阎婆惜美眉都搞不定就知道了。三十几岁就老成这样,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也就是说,黑矮胖子在坐到这个位置之前,也是努力过,拼搏过,受上级磨练过的。打小没少走过地方,没少拜过场子,没少见过人物。没准也去过高俅同学去的淮西临淮州柳大郎家。一次次的出行磨练,路途上的艰难险阻坎坷不平千山万水,既坚强了黑矮胖子的心,也晒黑了黑矮胖子的身。
皮埃斯一下,有人知道这个柳大郎同学是谁么?这人可是给了高俅同学新的生命啊。按常理,高俅同学若是再见到他必然要恭恭敬敬畏畏缩缩的吧?“柳世权”这个名字已经不可靠了,但是“柳大郎”三个字还是可靠的。提示一下,柳是二十八星宿中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三星。而前面解释黑矮胖子的星名天魁星时,已经说了,二十八星宿是全部随斗部的。
若真是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在书中之前从未远足的黑矮胖子,居然有远足的经验;为什么一个小县城长大的人居然有这等城府;为什么一个普通公务员居然知道在家挖逃命暗道还事先和父亲断绝关系以备不虞…
上天给了他一副矮身板,但是他并没有自卑而心底,反而晒黑了自己的身,磨练了自己的心。能力远超同龄的而立之人,更超越了不惑,甚至达到知天命的程度。
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永远潜于九地之下,隐身在幕后,无人听闻,无人知晓。可惜,命运把他到了风口浪尖。这一次,他不得不出场,承受历史的使命。他必须要出场,即使时机并未成熟,即使他还没有准备好。因为他是组织的三郎,背后有暗七,是组织的厚望。而且这个三,还埋下了他是梁山第三代领导核心的伏笔。
好了,一切的一切,终于归总,整整前面十七回的铺垫,都是为了这个一号人物的出场。西军和中书的联手施压,使得这个组织的博士级人物终于要浮出水面。真正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故事,此时才刚刚开幕。风云际会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临了。
回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