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话说吴用同学还有点初中文凭的底子,用十二小时步行完了约一百里路程,来到了石碣村。“吴学究自来认得,不用问人,来到石碣村中,径投阮小二家来。”吴用同学熟得很嘛。而且看这个,“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倚山傍水,约有十数间草房。”这不就是有车有房么?而且有“数”辆车,有“十数间”房,有钱人那!难怪讨了老婆!羡慕死小白了。一会儿等阮小二同学登场了,问他讨辆车讨间房,也好回家娶个女人。

吴用同学叫门之后,阮小二同学正式登场了。赞词里有句“休言村里一渔人,便是人间真太岁。”这句话现在众英雄都心领神会了,就不多说了。另外这句“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晴射几万道寒光。”这个这个,小白咋觉得是在说武二爷呢?不会是把武二爷的赞词给窜这里了吧?哎,阮小二同学和武二爷都是施老爷子十分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写为组织外的人物。

某英雄:阮小二同学是千百斤力气,武二爷也是千百斤力气,两人谁力气更大?

小白:无聊不?两人没有可比性好不?我问你,是一吨硬还是一公里硬呢?你答得出来么?(暗忖,管他谁力气大,反正在鲁达的“千万斤力气”面前不值一提。)

看到阮小二同学这副彪悍的模样,小白被他眼里的“万道寒光”给震慑住了,乖乖地缩在一旁,没敢上前提要车要房的事儿。

可是如此彪悍的一位同学,见了吴用同学这样一个眉清目秀的文弱书生却“慌忙声喏道:‘教授何来?甚风吹得到此?’”这副谦虚姿态,这番谦虚言语,值得推敲。

从隐喻的暗线说,此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非常尊敬知识分子,礼待文人,与这里相对应。但是明线如何解释呢?虽然吴用同学旧日在这里住了数年,但是吴用同学是教书的,这三位同学是主业私商副业打渔,和吴用同学之间似乎没有丁点儿交集啊。按理说,应该道不同不相为谋啊。他们之间能摩擦出火花来就怪了。

有英雄说,前文不是说了,吴用同学和他们相交,那就是说关系很好啊。那小白问你,吴用同学和他们有什么共同语言呢?吴用同学会做私商么?以他的初中文凭他不被别人剁了就不错了。吴用同学会打渔么?用星云锁链捆鱼?别笑死人,捆他班里的萝莉还差不多。反倒是书中明确给出来三阮同学的证据,“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那也就是说,三阮同学压根儿没跟吴用同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吴用同学在石碣村待的那几年都没帮助三阮同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难道是三阮同学由于自己文化水平底下,所以对于村办教师吴用同学打心底儿佩服,才对吴用同学毕恭毕敬?这不就回到暗线去了吗?对明线来说太牵强了。那么,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吴用同学在石碣村做什么?吴用同学与三阮同学到底是什么关系?

某英雄举手,我知道吴用同学和三阮同学是什么关系了!

小白点头示意,说。

该英雄,是攻受关系。别看吴用同学表面一副文弱样,人家那是天使面容,魔鬼身材,人小鬼大,凭一杆金枪,完败三阮三人联手。所以三阮对他服服帖帖,恭恭敬敬。

小白吐血,这个问题课后再讨论。不过你的思路新颖看法独到,为大家的探索提供了参考方向。

这个吴用同学在石碣村干的事情,还有三阮同学为什么敬服他,前文有一处提示了,“吴用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看清楚了没?吴用同学最厉害的,不是他那杆金枪,而是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明白了么?悟出来了么?原来吴用同学擅长的是洗脑,他以前是去石碣村搞传销的,三阮就是他的传销对象,甚至可能是他的下线,也就是说吴用同学,很可能是去拉他的下线正式归队。这个可能,在这回中会越来越清晰。

某英雄,你是说,吴用同学最厉害的,不是他那杆金枪,而是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小白,是呀。

该英雄,哇塞,原来吴用同学不但金枪不倒,而且用三寸不烂之舌吹得一首好碧海潮生曲,单靠此曲就完败三阮三人联手,使得三阮对他服服帖帖,恭恭敬敬。

小白吐血数斗。

小白眼中的水浒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huhuahuan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小白眼中的水浒传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