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这张天师把事情向二把手交代好后,率先躲到山里打游击去了。等洪信同志率部赶到时,有缴械的,有起义的,有投诚的,但是人群中唯独没有张天师。这还了得了,跑谁也不能跑了张天师啊,那是仁宗皇帝点名要抓捕归案的人呐。于是洪信同志立马变俘虏营为审讯房,对二把手主持真人进行了突击审讯,明确告诫坦白从宽,美女任选,抗拒从严,菊花发炎。

问题一:张天师在哪?答曰:不在这。

问题二:怎么找到他?答曰:找不到。

问题三:那该怎么办?答曰:你单独去山里转,没准能撞见。

二把手就是二把手,拥有极高的反侦察反审讯经验。洪信同志问了等于没问,心里估计憋屈坏了,我擦,这山高林密的,去找个人不跟大海里捞根针差不多么?骂归骂,不去是不行的,抓不到人回去没法交差皇帝要灭九族的,只好收拾了上山寻人。

第二天,洪信同志别了众人,听二把手的话独自一人上山了。一路上,看着好山好水,心里不免惊叹真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龙虎路啊,又走了数个山头,三二里路,京官白白胖胖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脚酸腿软,走不动了。看着前面数不清的山头,心里不免感慨真是寻天师意踌躇伤心龙虎经行处啊。暗自里骂自己傻,干嘛听主持真人的一定要独自上来,按自己的身份,带几个随从几个轿夫也好啊。

就这样,洪信同志边发牢骚边继续前进。我们的张天师估计在不远的山头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洪信同志,也许是被他锲而不舍地追捕自己的精神打动了,也许是洪信同志人品大爆发,无意中要接近了张天师的藏身之处。张天师决定出手让洪信同志知难而退。

“…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扑地望后便倒。…那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香炉,还把龙香烧着,再上山来,务要寻见天师。又行过三五十步,…又一阵风,吹得毒气直冲将来,…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太尉见了,又吃一惊,撇了手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那条大蛇,径抢到盘陀石边,朝着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

由此可见,张天师不仅是个合格的邪教头子,而且是个善于把握心理的优秀的驯兽师。你想想,在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地突然蹦出个大老虎和大蟒蛇来,就如同你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小电影突然画面切入一张恐怖图片伴随着一声尖叫,绝对把人魂都吓没了。看看洪信同志被吓的那个惨样,小白我深表同情。

不过洪信同志贵为太尉,这个军事高级长官的心理素质也不是白给的。被大老虎吓到了后,没有精神失常或者屁滚尿流的爬下山去,仍能权衡大老虎和灭九族的重要性,再继续前进又被大蟒蛇吓到后,洪信同志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肯定有人在附近搞鬼。其实小白要说,老虎不吃你,蟒蛇也不吃你,傻子也知道是有人调教的呗。当然,首先你要有洪信同志那样的胆量,没有被吓痴呆。

于是乎,洪信同志就开始使诈发飙了,“太尉…口里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

既然是有心骂的,声音肯定不会小。起码躲在附近的张天师听得见。张天师确实是听见了,心想,我擦,这洪信果然还是洪大胡子爱杀人啊,再不出面应付,山下那群徒子徒孙估计都要被爆菊而死了。其实我早就知道皇帝老儿要我去干嘛,只是我不想做好事留皇帝的名罢了。现在没法子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哇,不过,为了避免被盛怒的洪信同志现场爆菊,张天师还是稍稍乔装了一下。

“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但见那个道童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横吹着那管铁笛,正过山来。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顾吹笛。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今上皇帝差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宣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内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太尉寻思道:‘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已定是了。’…太尉拿着提炉,再寻旧路,奔下山来。”

这小道童便是张天师乔装的,后文有证:“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獕?’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

这段对话是我们邪教头子张天师和最高军事长官洪信同志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交锋。张天师对于盛怒中的洪信同志采取曹刿同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对洪信同志的问话再三不睬,并以诚挚的笑脸面对,消除了洪信同志心中的怒气,然后出奇兵,一语道破洪信同志的目的,之后的解释又合情合理无懈可击,最后还连带恐吓了一下洪信同志。反观洪信同志在这场对话中,尽失主动,完全被张天师捏着鼻子走,唯有最后以自己的身份反恐吓了一次。结果人家张天师鸟都不鸟,笑了一声就走了。这也是典型的宋朝笔杆子和枪杆子的矛盾的缩影。想想真是难为了后来为枪杆子挑大梁的高太尉,确实不容易。

另外请大家记住张天师这个人物,相当的厉害。洪信同志做到太尉,那么按理应该有五十岁了,再过五十年,估计没挂墙上也是严重老年痴呆症患者了,领完便当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而张天师书上明确说了年幼,又是以小道童的身份出现,那么不会超过十四岁,五十年后,也是六十来岁,应该混得相当牛叉了。为什么说五十年后呢,因为二十年后,是108好汉的投胎高峰期,再过三十年,正是梁山的鼎盛时期。就此打住,不在剧透。

虽然没能够达成押张天师回京的最初目标,但是不管怎样,张天师是亲口答应了帮忙解决非典问题,而且后来也确实说到做到,“洪太尉…闻人所说:‘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瘟疫尽消,军民安泰。天师辞朝,乘鹤驾云,且回龙虎山去了。’”也算是曲线完成目标,事情到此就应该结束了,洪信同志只消回京复命就可以继续过他快乐的公务员生活了。

小白眼中的水浒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huhuahuan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小白眼中的水浒传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