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十章之二)

1950年,名不见经传的南山县突然成东陵专署13县争相参观、学习、取经的革命先锋县了!他们在全专署率先把土改革命轰轰烈烈搞起来了,同时在全专署创造了很多个“辉煌”的第一。

首先,他们挖出的地主及各类“阶级敌人”数量第一。如今有人说新中国领导者向来不长于扎实、细致的量化管理,那其实是不了解历史,比如东陵专署当时对各县挖出的各类“阶级敌人”数量进行排名评比,不就是对“革命业绩”准确扎实的量化评估管理法吗?而“镇反”时对各县挖出的“敌特分子”人数也列表统计。开始搞粮食“统购统销”那年根据土地目数征粮时,城里来的工作同志拿卷尺挨家细细丈量土地;那种从圆盒子里能拉出长长“洋皮”尺的“洋卷尺”,寨人就是那时才第一次见识的。闹合作化时,东陵市委(那时已称县级市了)书记耿福祥同志办公桌上,天天都有下面报的表格,那些表格准确无误的统计出各乡加入互助组、初级社及适时转入高级社的人数。1957年“反右”时,上面根据各单位“旧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内部一律确定了“右派人数指标”;我们陈氏户族“茂”字辈中惟一念过大书的我堂三叔陈茂祥那年被定成“右派”,说是因私下有过“右派言论”,其实更主要是他供职的那家单位挖出的右派人数差一个还没“达标”,结果前一天还被称为“陈才子”的陈同志,第二天就被定为审查批斗对象,接下来被开除公职返回军户寨种地了。再到火红年代的1958年,东陵市委会议室四面墙壁包括天花板上,都挂满全市各类“共产主义进程图”,那些图比毛主席或蒋委员长当年的作战图内容丰富多了:各公社粮食亩产1万斤到18万斤的小红旗数,正向亩产1亿斤宇宙级大关冲刺的卫星实验田亩数,生猪存栏头数,炼钢炉日增加座数,麻雀日歼灭只数,大跃进诗歌日创作篇数,全市离共产主义目标倒计时天数……各类进程图旁也像当今股票交易厅里电子显示屏上那些图标一样,有高低不等的柱状阶梯图和牛市曲线上升图。那一年玉皇大帝对中国也特批了1天等于1万年的新皇历,所以各类图上红星、红旗、箭头、柱状阶梯图和曲线上升图等,每秒内总需刷新更改10万次以上才能跟上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速度。可遗憾的是那时东陵市毕竟尚未进入“后共产主义时期”的电脑时代,统计员们仅凭双手怎么也无法在1秒钟内将各类显示图刷新更改10万次以上;这时又亏得玉皇大帝很理解东陵人民迫切奔向共产主义目标的革命激情,老人家及时派一批仙女下凡当统计员,那些仙女姑娘们处理公务的速度当然比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快10万倍了。

不过说来又让人伤心,东陵市“共产主义量化管理”的光荣传统在其后三年大饥荒间却被迫中断了,那群仙女统计员们还娇滴滴发脾气说,她们才不愿统计病死、饿死的人数呢!仙女统计员们甩袖回天国后,不久又闹起文化革命,在万恶的“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下,“共产主义量化管理”光荣传统一中断就是整10年啊!而80年代到21世纪,东陵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同时努力恢复“共产主义量化管理”光荣传统。可是,如今各级政府职员的革命觉悟和敬业精神显然比当年差远了,新的量化统计中总是马马虎虎,比如全市达“小康”水平的人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人数,“三个代表理论”宣传的具体广度,“八荣八耻理论”深入人心的精确深度,“党员先进性教育”量化指标达标比,“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后各项实效指数,还有一位叫于丹的女教授发明的国民“幸福指数”等等把,所有这一切量化管理指标,都明显不像当年那么准确、那么扎实了;那时候挖出多少个“阶级敌人”、多少个“右派分子”,从来不存在模模糊糊的“基本上”、“大部分”等说法,包括共产主义目标,也是确切计算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要实现的!可如今虽已进入“后共产主义新时代”了,却反倒把共产主义跟资本主义到底啥区别都闹得含糊不清了……所以前些年从市人大副主任位子上光荣离休的杨国栋同志与老上级——从省人大副主任位子上光荣离休的耿福祥同志通电话时就摇头哀叹:

咱老一代的光荣传统要想彻底恢复,真是任重道远、任重道远啊!

因此,我还是继续回顾1950年的光荣革命传统,还是从南山县挖出的地主及各类“阶级敌人”数量说起吧,那可是在全专署实实在在排了第一位的。

南山县之所以能“货真价实”挖出那么多“阶级敌人”,从而成全专署革命先锋县?说来也是全县革命同志在党的领导下英勇艰苦战斗后取得的“革命成果”,世上的事总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如那时各乡有些老地主和地主婆都“自绝于人民”后,“革命同志”们就让地主的儿子、儿媳乃至十多岁的孙子或孙女,来代替他们的反革命先祖接受批斗,于是就补上了“阶级敌人”花名册上出现的空格。父债子还、爷债孙还;斩草除根、一网打尽!自古来就是这样嘛。再说那些地主子孙们,难道是沟里喝穿山风长大的?他们没住过“两耷拉”的“豪宅”?没吃过从贫雇农身上剥削的玉米?没骑过毛驴?那些地主崽子们生下来就在“两耷拉豪宅”里睡热乎乎的炕头,有的身下还铺值钱的狼皮褥子(那个山区县此褥较多);地主崽子一个个会刚走路时就有暖呼呼的棉袄、棉裤和棉窝窝(棉鞋)穿,有的还戴过狗皮帽子、狐狸皮围脖、狗熊皮手套;地主崽子喝玉米粥时还有山外买来的咸菜就,玉米面搅团的醋水水上还漂厚厚一层油……可是,贫雇农那阵把没菜的玉米粥、没油的搅团能四季天天吃饱吗?更可憎的是,有的地主崽子还穿着新衣裳、背着铺盖卷,到几十里路的山外去上洋学堂呢……狗日的、狗日的把福享扎咧啊!不是他们先人剥削劳动人民,狗崽子们能上洋学堂?所以把地主崽子拉会上批斗几场,拿绳子吊起来收拾几回,其实也是便宜驴日的咧;古来改朝换代时都把前朝犯事家满门抄斩呢!

(待续)

渭水今夜没骚动》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思混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渭水今夜没骚动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