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排风扇事故

学校有三个食堂,一食堂与二食堂,是供学生用的,饭菜票也是分开的,互不通用。还有一个教工食堂,是供应学校教职园工的。

学校的伙食还可以,早餐基本是白粥馒头肉包子发糕油条之类,中、晚餐素菜主要是炒青菜、炒萝卜,土豆,豆腐,荤菜主要是大排、狮子头、肉饼蒸蛋等,节约点的约三毛钱一天,二顿素一顿荤,九元一月的助学金,就可以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家里经济条件好点的学生,就可以早上喝豆浆吃肉包,中晚二餐有荤有素。我那时是十二元的助学金,刚差不多是用来吃饭,家中每月给我寄十元钱,用来购书看电影等零用,钱基本不够化,紧巴巴的。牙刷牙膏肥皂毛巾,袜子丨内丨裤等都要买,还要理发吃零食什么的,日常开支也不小。

后来学生对这食堂的意见越来越大,都反映吃不好,吃不起了。有的是菜慢慢地涨价了,有的是份量越来越少了,那大排也是逐渐瘦了一圈,狮子头里的面粉也掺得更多了,咬下去一半是面粉了,肉饼蒸蛋的肉饼里也掺了别的东西了。那早餐供应的馒头也是硬得象石头了,大家平时调侃说可以当成打架的武器了,头上砸一下,肯定是一个大血包了。学校里搞过几次漫画杂文比赛,往往有很大的一部分内容是讽刺食堂的。肥头大肚的伙夫卖着算盘珠子大小的馒头包子。

我们同学间有时也互换饭菜票,从一食堂吃到二食堂,尝个新鲜,也评判哪个食堂的饭菜好吃又便宜。结果一食堂的学生说二食堂的好吃,二食堂的说一食堂的好吃。但换吃了几天结果又换回来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食堂里吃饭的桌子是长条型的,一张桌子可以坐六个人,一边三个,对面三个。椅子是连在一起的。有的学生打好饭就几个人一起围坐下来,吃饭聊天看女同学,有的打了饭菜就喜欢端着边走边吃,有的喜欢端到寝室里去慢慢吃。

夏天的时候,在食堂吃饭很热,常吃得大汗淋漓,衣服也湿了。屋顶上的四只吊扇根本起不了作用,又挂得高,风很微弱。同学们反响强烈,有人多次向学校后勤部反映,后来食堂人员便在饭厅里放了一台鼓风机,有一米多高,大大的风叶,被一块圆圆的铁皮包着,前后都是裸露的,没有什么东西阻挡,在这鼓风机面前放了几张凳子,作为安全措施,不让人靠近。那家伙一开动起来,风很大,哗哗的,特别凉爽。我们打好了饭菜,就喜欢站在风扇附近吃饭,享受那凉风。有一天,吃中饭的时候,有一个穿白衬衣的男生匆匆进来,可能是感觉太热了,他走近风扇,把那白衬衣下端从裤子皮带中拉出来,乐和和地吹着。突然一声尖叫,可怕的一幕发生了,那衣服不知怎么的被风叶卷住了,尖叫声中,那同学拼命挣扎,一下子把那排风扇拉到了,压在背上,但风叶还在转,他的背部被排风扇转动的叶子击中,血顿时飞溅出来了,大家赶紧围上去,大喊大叫,却也束手无策,不知那开关在哪里。慌乱惊叫中,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关掉了风扇电源,几个大胆的男生把那同学抱出来,衬衣已被绞得碎成一片片了,也被血浸红了。背上血肉模糊,那同学已昏迷了,赶紧被送去了附近的医院。

地上留着血迹。大家对刚才的一幕有点不敢相信,抬头看看头顶吊着的电扇,还是心有余悸。这个事情轰动了全校,越传越凶,有的说那人死了,有的说没死,但伤得很重。最后怎么样,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好象没有消息了。

人脉决定官脉

大诗人王维,名维字摩诘,据说这字的来历是这样的,他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名气大得一千年后的中小学生可以不知道帝王将相,但说起王维先生,就会倒豆子似的背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来。他不但是著名大诗人,还是著名大画家,传说,王维曾给歧王画过一幅《巨石图》,歧王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细细观赏,常常神思恍恍惚惚腾云驾雾般地进入画中的空古幽静的境界。一天,突然月黑风高,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块巨石从屋里腾空飞起,流星般飞出屋外,歧王赶紧到屋中察看,原来是画上的巨石飞走了。酷不酷?厉害不厉害?神笔马良是画龙点睛龙腾飞,画船添帆船航行,王维是画石头风刮走,真可与马良一比。他不但是著名大诗人,著名大画家,还是著名音乐家,这可不是乱吹的,都有传说与故事来佐证的。据说他看到一幅奏乐图,就能凭着画上乐工的指法与表情识出正在奏《霓裳羽衣曲》第三段第一拍。王维集作家、画家、音乐家三大家三大腕于一身,而且还是著名的,这等本事这等才情这等多才多艺让你不佩服都不行,不崇拜都不行,不当粉丝都不行,不追星都不行。

光有个空名头不实用,年轻气盛的王维想做官想出人头地想有所作为想实现抱负。有个叫王立群的说过:从秦朝到现在,人才都是弱势群体。这话说得好,说明有才还得有人助,搞好社会关系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才气。这方面王维是比较开窍的,他有目的地经常和贵族交往,与唐玄宗的弟弟歧王交成了朋友,几番呤诗作画痛饮之后,受到了赏识器重。看着时机成熟,关系铁了,王维就把打算应举考试的事情告诉了歧王,希望得到帮助。歧王这位天下第一高干子弟拍着他那肥大厚实的胸脯说,“中,这事好办,你是作诗抚琴的高手,你把得意之作抄录几篇,再准备几首女人喜欢听的浅唱低呤的琵琶曲,过几天我们去找太平公主,只要把她搞定了,这状元郎就是你了。”这太平公主是唐高宗的女儿,武则天所生。她可是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实权人士,把持朝中大权。当时,有人向她推荐张九皋为应举第一名。歧王和王维到了太平公主那里,歧王对公主说:“我带来美酒和音乐献给您!”说完,便叫王维抱着琵琶上前。只见王维,少年英俊,风姿文雅。公主见了之后问歧王:“这人是谁?”歧王说:“他姓王名维,擅长音乐。”公主说:“那就让他奏一支新曲吧!”王维抱起琵琶,一阵悠扬悦耳的琴声如春风徐徐吹来,扣人心扉,动人心弦。弹到后来,如泣如诉,如歌如吟。在座客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及至琴声戛然而止时,人们才似乎从一场美妙的梦中醒来。即使醒来,都还在舔着舌头摸着耳朵回味和品咂。公主不知这是什么乐曲,便问王维,王维说:“这曲名叫《郁轮袍》。”公主听了,大为惊奇,认为王维是人才。歧王接着对公主说:“此人不但熟悉音律,又擅长诗画。”公主听了,便对王维说:“你都作过什么诗?”王维把怀中的诗卷拿出来,献给了公主。公主看过几首之后,惊讶地说:“刚才看了你的那些诗,许多都是我平时爱读的。我还以为是古人所写,原来是你写的!”当公主知道王维也是来京赴考的举子时,便说:“此等才华横溢之士不登榜首,更待何人?”歧王乘机对公主说:“假使今年京兆的考官让王维为应举第一名,那实在是国家的光荣啊!”于是公主召来试官,由宫婢传话下去。主考官当然心领神会。殿试之上,王维终于“大魁天下”,中了第一名状元,从此踏上仕途,名扬四海。人脉成了王维登云的阶梯。

光有才气是不够的,有才还得有人助。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家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