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排夺冠游行
我们的教学楼里,每一层都有一个活动室,里面有一台电视机,供大家周末的时候看,丰富业余生活。最难以忘怀的是看中国女排夺冠的比赛。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比赛,1981年11月16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一天,我与大家一起匆匆吃了晚饭后,便早早地到教室里占好位子,看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比赛,争夺冠军。比赛还没有开始,教室里就挤满了人,门外玻璃窗口边也挤满了人,许多人想进来,拼命用脚踢门,可实在人太多,教室门也打不开了。比赛的结果中国队以3:2战胜日本队。成为这次世界杯女子排球冠军。比赛打得真是激烈,开始二局是中国队胜,我们为中国队每一个得分高声欢呼,大家疯了一样狂叫,后三四二局是日本队胜,最后一局生死之战,结果以17:15中国队取胜。看得人提心吊胆。
中国队胜了,得了世界冠军,同学们激动、兴奋,站在桌子上跳呀,唱呀,欢呼起来。如雷般的掌声响起来,中国女排打得勇敢顽强,她们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祖国为人民争得了荣誉,为祖国赢得了光彩。她们是祖国的骄傲。
看好电视后,同学们的兴奋劲没减,一些同学自发地下楼,排成队,呼着口号,中国万岁,女排万岁,进行游行,许多同学先是看热闹,后来也参加了游行队伍,男生女生,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开始在学校里转圈,后来大家呼喊着要走出校园到街头去,但由于几个学生会、团委干部及老师的阻拦,学校大门关上,没有能走上街头。游行队伍解散后,同学们被劝回到寝室。但大家还没有发泄完热情,一个男生寝室里有人敲起了面盆,当当当,大家很快效仿,于是敲盆声响成一片,很是壮观,有的人开始向楼下扔热水瓶,一只只的热水瓶从楼上扔到地上,发出爆竹般蓬蓬的响声,更有的人扯下了被单,用火点燃,在窗口挥舞,有的对着天空哦哦哦地叫唤,夜色中涌动着一股燥动。热情在燃烧。后来大家又重新下楼,又聚集在一起,人越聚越多,终于走出了校门,由学校门前的马路出发,一直走到市中心,真是激动人心呀,高喊着“中国万岁,振兴中华”的口号,唱着国歌,红旗引路,大家的心在狂跳,年轻的血在燃烧。
沿途的市民纷纷出来看热闹,有的从窗口向我们游行队伍挥手,有的也向我们高呼口号,有的跑到我们队伍里,成为队伍的一员。
那一夜,永远不会忘记。
游行回来,躺在床上,我的感慨也颇多。女排赢了,成了世界冠军,中国的体育之所以能够辉煌,体育能够上去,关键在于通过竞争,人才能够冒出来,从区、县、市、省到国家队,你有本领可以出来,并没有什么后门前门,全凭真才实学,有本领就可大显身手,不用上面有人,不用请客送礼,凭成绩说话,凭技术吃饭,无本事的只能退而远之,这样有才能之人通过竞争就上来了。因此我国的体育就这样才才济济,不断涌现。这个道理推及一下,在其他领域其他地方就不同了,有真才实学的并不一定能使展,能得到重用,全靠上面有没有人,有没有关系。重要的不是本事而是后门、关系。要是其他领域也象体育一样选拔人才,中国是大有希望的,何愁四化无期。
那一年,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铁榔头的大名从此响起来。
陈同学的恋歌
同寝室的八个男生中,陈同学年龄最小,但男女方面的事他却最高调,他最用心的就是二件事,一是写小说,上课也写,晚上也写。二是寻女朋友。
陈同学看不上班里的女生,说没有几个是他看得上眼的,是他喜欢的,要气质没气质,要形象没形象,还酸得要命,装腔作势象林妹妹。他看得上眼的,却又是年龄比他大了,不合适,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外系的女学生上。
记得有次我们晚上躺在床上瞎聊女生,陈同学提出了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说学理科的女孩子比学文科的更敏感,特别是对感情恋爱事情,她们的眼睛就是电子表、探测器,她们的心是温度计,她们的情弦总是绷得紧紧的,轻轻的一叩就会发出回音。陈同学很有研究地说,在理科姑娘的眼中,男生越大胆便越是多情,越多情便越是好人,他们便越喜欢,越倾心于你。
陈同学把他的理论落实到行动上了,不久他挑中了一个美女,是物理系的,长得很漂亮。这女学生我们也常见到,与我们在同一食堂吃饭,身材高挑,楚腰纤细,确实出众。于是陈同学展开了他的独特的追求方法,先是在食堂打饭时,瞅准机会排在她后面,吃饭时凑到同一张饭桌。看到她喜欢在图书馆阅览室里翻书,也跟到那阅览室里,晚上晚自习时,他就上她在的教室里去看书做作业,那物理女出去散步,或者是去看电影,他就跟在后面,装作是同路,这样先混个脸熟,找结识的机会。据他自己说,有一次夜里那女的在操场上一圈圈地走,他就在后面一圈圈地跟着,搞得被学校保卫处的人盯上了,觉得他动作古怪,有色狼嫌疑,上前盘问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