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为小颜打架

为了小颜,我干了件傻事,和同寝室的张敏打起架来了。我和张敏的关系又好又不好,象苏联越南朋友,一会儿和好,一会儿斗气,好的是兴趣相同,有共同的爱好,说话比较投机。不好的是我们俩人也常呕气。我唱歌要跑调,音严重不准,但有时会在寝室中哼几句,记得有一次我哼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可能音跑得太厉害,张敏坏笑起来,以后凡是对我表示不满时,他就学我的调扯开嗓门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把我气得够呛。我说你怎么这样?他理直气壮地说,怎么啦?难道我不能唱歌?所以平时也积了些小矛盾。

那次打架,事情是为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引起的,我是班上的劳动卫生委员,负责按排每天的值日生名单。我内心是不愿意小颜与班上别的男生一起的,因此,就安排了颜与另外二个女生一起做值日生,结果张敏就议论说,这安排真是太奇怪了,平时都有男有女,怎么今天全是女的,是不是故意这样,别有目的呀?心事被他点破,我心里窝火,就吵了起来,三言二语,我对他动了拳头,结果把他鼻子也打出血了,样子很难看。看到这个后果,我也有点后悔,就去买来水果,向他道歉。

事情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是小事一件,张敏向辅导员和系里反映了,辅导员就找了我谈话,我向辅导员承认了自己不对,我太不应该了,意气用事来打架,愿意向张敏同学正式道歉。但这样显然不够,辅导员要我作出深刻检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第一次的检讨书没有通过,要我重写,后来系主任也出面了,找我谈话,要我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好好反思,挖挖思想根源。我想系里不肯轻易放过我,要拿我做典型,看来想杀一儆百,通过这打架事件教育全系学生。好吧,那好吧,我准备着,承受我应该承受的一切后果。

边写检讨我边反思,也提醒自己,以后遇到窝火的事,能克制的尽量要克制,不要做出无法挽救的事来,千万要多想想,不能任性了。要考虑到家庭的利益,亲人的厚望,自己的责任。我自己可以无所谓,可是我必须对爸爸妈妈负责,我不能使他们伤心,我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要是我让他们失望,对不起他们,那罪过实在太大了,我要为别人想一想,不能光顾自己,一定要这样,我不怀疑自己的才气与敏感,但我信不过自己的意志。

在一次公共哲学课后,辅导员主持,我在全年级大会上作了检讨,真心地向张敏说了声对不起,真的不应该打人,我的内心也在谴责自己。并且表态接下来如何处理,由系领导决定,不管如何严重,如何严惩,我都准备接受。事实上也不得不接受。

第一次这样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百多名同学,黑压压的一片,无数的眼光,象一支支箭射来,手拿着检讨书,机械地念着。平时积累的威信,友情,在这一刻感觉荡然无存了。

过了几天,有一个下午,我被叫到学校保卫处了,原来系里把我的事当成案件交到保卫处处理了。结果是给予警告处分,罚款五元。这个结果是没有料到的,本来以为在全班面前作了检讨就可以过关了。这事在系范围内能处理好了,不会闹到学校去。现在这样处理,老实说,我是不服的,我太委屈。当时心里有二种念头,一种想法是我要报复,这个处分对我太沉重了,无地自容。一种想法是事情到此为止,吸取教训,不要扩大化,不然,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我接受了这个结果。

张敏毕业后留在学校当老师,现在已是教授了。因为都在省城,平时还是有些机会能碰到,有好几次在一起喝酒吃饭,说到当年打架的事,俩人呵呵大笑,都是年轻惹的祸。说着说着,他又吼起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臭我,这家伙。

就在昨天,我与张敏几个还一起吃饭喝酒,那个美国的女同学回来探亲,我们同学一起聚一聚。

念错诗断送了仕途

孟浩然,这个大名远扬的唐代大诗人,才气高得吓人,他一赋诗,别人就不敢动笔,只有佩服鼓掌的份。以他的才情与名气,如果放到现在,起码是大唐帝国作协三十六个副主席之一兼襄阳市作协主席。然而命运往往是离奇的,诗名震天下,一生却未仕,终生一介布衣百姓,被人称为孟山人。

孟浩然出身于一个推重儒风,讲究诗礼的家庭。他从小就很聪明,也刻苦,天蒙蒙亮起来背四书五经,晚上满天星星还在写诗作文。长大后,他不光研究学问,勤奋写作,还游历四方,访仙问道,与许多侠义之士结交,为乡里排难释纷,和后汉的庞徳公和皮日休一同隐居于襄樊市的鹿门山,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铁哥们,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经过长达30年的隐居和刻苦学习,当孟浩然感觉自己胸中有了一支大毛竹,通过考试获取功名如探囊取物时,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黄河长江到京都旅游兼考试,此时的他,腹中是经纶,胸中是壮志,准备在这样的的太平盛世,一展宏图,实现抱负。不料,孙山先生象一座山挡住了他,他的名字还在孙山先生后面,考进士没有被录取。虽然考试失利,但他的名气与诗篇早已在京广泛流传,人气旺得他在京都各大酒楼吃饭喝酒都可以打六折,粉丝多得数不清,文人名士无不以与他交往为乐事,尤其是当时的大诗人张九龄、王维等都非常赏识他。王维这个大画家还亲自给他画了标准像于郢州亭子,题名:“浩然亭”,供粉丝们参观。据传有那么一天,虽然对老百姓来说是极其普通的一天,但对孟浩然来说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这一天,王维私下邀请他到内署作客。俩人口品清茶,谈诗论禅,知音所见大同,恨不相逢少年时,长叹为何我是男来你不是女,正聊得兴起,不料当朝天子唐玄宗李隆基突然驾临,情急之中,孟浩然隐避于床下。玄宗见王维神情不自然屋里的情况不太对劲,以为是藏了个女娇娘。便板起龙脸问缘故,王维只得据实相告,说是与孟浩然在聊天。玄宗一听呵呵一笑说:“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诗写得好,好几次我们京师纸贵,都是他写诗惹的祸。却一直未能见一见他,有什么必要躲起来呢?”说完叫孟浩然出来。孟浩然战战兢兢手心冒出汗地拜见了皇帝。唐玄宗让孟浩然朗诵他得意的诗作。

老百姓见了皇帝,免不了又是兴奋又是紧张,脑子晕乎乎的。这可是关键的时刻,如果龙颜大悦,那赐个官还不是小事一桩,容不得深思多想,就念起了前些时候所作的《岁暮终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愿望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龙颜没有大悦,而是龙颜不悦生气了。唐玄宗恼怒地打断了他:“你自己没有要求进步,我也从来没有说不用你,你怎么诬赖我呢。”原本是想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表明虽已不惑之年但求仕之心未灭,希望皇帝重用。然而,惹来的是皇上的怒气和“遂放还,不复见录”的结局。孟浩然于是被打发回到了终南山,既经皇帝放还,也就无缘再出,入世做官的美好愿望就在这首诗中断送了。

经历此事,孟浩然大受打击,因而心灰意懒,形骸也开始放浪起来。后来襄州刺史韩朝宗想保荐孟浩然,便去约见他一起进京。但孟浩然因为与故人旧友喝酒,不肯起身。事后还表示并不后悔。后与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游襄阳,二人忘情纵饮,多吃了海鲜河鲜,致疾疹发背,不久病情加重,便溘然长逝,终年52岁。

如何在求职中向人推荐自己,得到任用以发挥自己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是有志青年必须面临和正视的问题。孟浩然的经历给人以启示:有才华,机会好,还要把握好自荐材料。

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家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第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