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剪喇叭裤

那一年,社会上流行起了喇叭裤,长头发,那些社会青年,工厂青年工人,纷纷穿着喇叭裤,蓄着长发,有的还理一个大包头,戴一副蛤蟆镜,这身打扮十分时髦。商店街头,公园里,电影院门口,多是这身打扮的年轻人。

所谓喇叭裤,就是低腰短裆,不分男女,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比腰还大,长短刚好及地,象拖把一样,走起路来可以扫大街。这喇叭裤穿在身上,整个屁股绷得圆滚滚的,象一个小西瓜。那蛤蟆镜就是茶色太阳镜,大大的无框镜片后两只眼睛若隐若现。长头发是头发长到两边遮住耳朵,后面盖住衣领,长长的鬓脚,以此为美。如果从背影看,分不清是叔叔还是阿姨,哥哥还是姐姐。据说常有小朋友叫错叔叔阿姨的,老奶奶认男为女的。

这股流行风也刮到了学校里,迎合了许多急于想改变农村形象融入都市的学生心理,一些胆大追求新潮的学生开始仿照,养起长发,穿起喇叭裤。商店里的贵,买不起,就买来布料,到学校前面的小裁缝店定做,裤管大小还可以自己的要求做。我和寝室里的二位同学,也挡不住这流行风,三人合起来去买了块化纤类的面料,拼着去小裁缝那里做了一条。那时的个体裁缝个个都会做喇叭裤,态度也很好,还能帮着参考式样。由于是学生,不能太出格,他给我们设计裤口的大小刚好是盖住皮鞋,放宽一点臀部,不至于绷得太紧,做好后一穿,效果很好。我嫌自己没有鬓脚高高露出耳朵的发型落伍了,也准备养起长发,彻底新潮时尚一回。

但好景不长,对喇叭裤这种奇装异服,让许多思想正统的领导看不习惯,被定性为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有的领导公开表态穿喇叭裤、留长头发、戴蛤蟆镜的年轻人就是不正经的人,流里流气,是不良青年。因此学校里开展了禁止穿喇叭裤,蓄长发的三不准活动。辅导员也好心地劝告同学,我们是大学生,是有文化的人,不能与社会青年一个样,等等,但是同学们抵触很大,这禁令并没有多大效果。许多同学仍然穿着去上课,在校园里逛。学校方面想出了一个绝招,就是规定班干部带头不穿喇叭裤,不蓄长发,各系各年级做好落实工作,并在学校门口加强门卫,由老师轮流站岗,凡是蓄长发的人不让进出学校大门,穿喇叭裤的要剪掉,就是把裤管剪开。省城的许多大学都这样,有的更严,还要作检讨受处分什么的。同学们中常传播着小道消息,某某学校一天剪了多少条喇叭裤,于是没办法,只好把那喇叭裤收起来,放到箱子里去。

对喇叭裤穿不穿我倒是无所谓,直筒裤也行,但长头发我是比较欣赏的,感觉长头发有气质,有艺术感,很美,能体现出年轻人的个性。辅导员对我说了,我这长头发不行,得理短,作为班干部理应带头。权衡之下,我还是去理了头发,我不能因一时的固执误了前途,于是我的两只耳朵也重见天日。

放假的时候,我回老家山村,也去看望了支农时的师傅,想不到师傅的二个儿子也养着长发,不仅盖住了耳朵,也盖住了衣服领子。我问他俩,这是农村呀,怎么小青年也流行长发了?他们说,养着长头发有好处,会被当成城里人,或者是流里流气的人,不会受人欺侮,有安全感。

素描裸体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小学开始,拿着一支笔随意乱画,作业本上,书的空白处上,上课的黑板上,画着一个个的人头,有男有女,这个喜好是天生的,因为我家族里的人没有喜欢画画的。

在支农的时候,我也曾去考过美院,那时报考的手续比较方便,只要画几张画,寄到美院去,如果合格,再文化考试。我用白纸画了几张画,是临摹的,一张是契可夫的像,还有一张是鲁迅的像,还有几张记不得了,我画好后就寄给学校。过了大约一个月,有一天哥拿着一个大信封对我说,恭喜你,你被美院录取了。我一阵高兴,抢过信封打开一看,是学校把我的画退回来了,里面还附着一封刊印的信,大意是感谢报考,未能通过,希望再接再厉等等。原来哥是作弄我,拿我开涮。虽然没有考上美院,但我也不以为意,还是保持着这爱好,有空时就临摹一些书上的画作,主要是素描作品。

上了大学以后,有了更好的画画条件,同寝室的张敏同学也喜欢美术,我们常在一起切磋。我们俩都成了系里宣传栏的美编。我与张敏常去图书馆借阅国外画家的一些作品来观赏临摹,大卫,海伦,维纳斯,等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我们最喜欢,透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想。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临摹,那些素描作品立体感很强,画好后很有成就感。

有一次我和张敏临摹徐悲鸿的画,他临摹徐悲鸿的马,我临摹徐悲鸿的裸体女画。脸是侧面的,以背影为主,丰腴的臀部,秀长的腿。应该说画作还是临摹的很不错,七分相似,我有点得意,舍不得收起来,就把这画挂在我的床铺墙上,用以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家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第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