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苦恋》
大学第二学期的时候,也就是八一年的春天,一部剧本《苦恋》受到了批判。主要问题是说《苦恋》对毛主席的评价很不对,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剧本犯了倾向性错误。这电影剧本本来是发表在八0年的《十月》杂志上,并没有引人注目,但越批判越好奇,这剧本一批判反而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与兴趣,纷纷去找来看。后来系里也要求我们看这部剧本,并组织讨论,写批判文章。
对《苦恋》,传说中央意见也不统一,邓小平批示要进行批判,胡耀帮却不想大批,认为教育一下就行,不要影响解放思想。不久,系里举办了一个报告会,一个省作协的官员讲了关于当前文学动态及对《苦恋》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苦恋》是被否定的,社会上反响很大,作者白桦也同意对剧本作修改,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对《苦恋》的批评有些过火,对作者也进行了污蔑,这是不应该的,不是正确的文艺批评观。
《苦恋》的作者叫白桦,当时在我们眼中,他名气很大,也很有才气,诗歌、小说、剧本都会写,我们读过他不少的作品,他是个部队作家,真名叫陈佑华,15岁时便发表了第一篇诗作,便以白桦为笔名。听老师介绍,这《苦恋》还拍成了电影,片名叫《太阳和人》,拍成后禁播,不能公映。
电影剧本《苦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画家的命运,以著名画家黄永玉为原型,写了画家凌晨光一生的遭遇。少年凌晨光虽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得到不少人的器重,生活上也处处得到人的照顾。青年时,被国民党抓壮丁,被船家女绿娘搭救,彼此相爱。后来,凌晨光因参加反对国民党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被特务追捕,逃到国外。在美洲的某个国家,他成为著名的画家,享受着有别墅、汽车、画室的豪华生活;绿娘也来到美洲,有情人终成眷属。祖国解放后,凌晨光夫妇返回祖国。在轮船驶入祖国领海看到五星红旗之时,他们的女儿生了,并取名为“星星”。回到祖国享受了短暂的快乐时光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凌晨光一家的命运,如同千百万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堕入谷底:全家人被赶到没有窗户的昏暗斗室。在凌晨光生日那天,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女儿星星不堪忍受,觉得在这个国家已经不能容身了,决定和男朋友到国外去。凌晨光表示反对,几加劝阻,女儿反问父亲: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凌晨光无法回答。这话后来被许多人摹仿套用,也成了最大的罪状。白桦说,他的创作意图是想通过一个画家的不幸遭遇,揭露批判“四人帮”敌视、迫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行径,让人们反思十年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说实话,以我们的水平,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也同样根本看不出这剧本的问题,我们没有那样高的政治敏感,对政治还十分无知,还觉得没什么呢。我们只能体味这故事是否真实可信,有没有艺术生命力。但当时《人民日报》、《文艺报》都有长篇大论的批判文章。说《苦恋》是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严重错误倾向和思潮的反映,是丑化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鼓吹资本主义、搞自由化,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违反。我们照搬照套,照样画葫芦,里面最引用几句伟人伟言、名人名言,批判文章就写成了,完成了作业。
作家,虽然容易成名,但是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
重逢暗恋过的同学
大学的第一年结束了,开始放署假。我回到了家乡。这时老爸已调到镇供销社工作了,我家也随之搬到镇上了。我和佳贤、阿健、余亮相聚一起,东玩西逛,游山玩水,过得非常快乐开心。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遇到了高中时暗恋过的同学惠娟,那天是佳贤陪我着去县城玩,我想买一件短袖衫,于是就进了一个很大的百货商店,就在那里遇到了惠娟,她就在这个国营百货商店工作。虽然过去了四年,但彼此的面貌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感觉中她更漂亮了,身材高挑,亭亭玉立,头发乌黑发亮,人也更加洋气了。说实话,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只是一个知青农民,我是不敢上前相认的,因为是大学生了,那时大学生还比较少,挺受人尊敬的,心中便有了一份底气,也有了勇气。认出她后,我马上叫了她一声惠娟。她很快也认出了我,很客气,当她知道我考上了大学,在省城读书时,更加热情了。我们欢快地聊着,回忆着学校的往事,她不停地笑着,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也没有了,细细的一条缝,但是却更漂亮了,嘴象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唱歌。
惠娟给我挑选了一件t恤,条纹的,比划着让我试,袖子上有一个线头,她说给你剪掉,说着拿起一把剪子,一只手扶住了我的胳膊,我觉得一阵润滑体腻,凉凉的,心抖动了起来。我说不出话,象要窒息,看着她把我t恤袖子上的一根冒出来的线段剪去。
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往县城那商店跑,开始还找个理由买东西,后来也就不避了,就找惠娟聊天。从聊天中我知道她家中有一个弟弟,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奶奶。她好象还没有男朋友。
佳贤、阿健、余亮都知道我的心思了,看出了我喜欢上惠娟,时常打趣我。我问这几个哥们,惠娟人样如何?佳贤说,人是漂亮的,就是胸部太小,奶子不丰满。阿健说这没关系,以后多摸摸捏捏会大的,姑娘的奶头都是摸大的。屁股摸摸也会大的,男人手上有激素。余亮跟着凑热闹,说不仅要把奶摸大,而且还要把肚子搞大,大家嘻哈打趣,基本上都认可惠娟不错的。
开学后我回到省城读书,我们就开始通信,二天一封,一个星期三封,也就是发信,收信,再回信。肉麻的话很容易冒出来了,阿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时收不到她的回信,我就心乱得象一团麻,燎得象一盆火,总是安宁不下来。惠娟的信中态度也是忽冷忽热,有时称我哥,有时称老同学,有时称我名字,我知道姑娘爱做作,耍手腕,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往往不一样。这样通信了几个月,恋爱的气息很浓了,她的相片也寄给我了,我心里把她当成女朋友考虑了,一方面是感觉惠娟长得漂亮,一方面也是我虚荣心作怪,感觉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很风光,我甚至把她的照片给寝室里的同学看,耀炫一下。但慢慢地,我感觉到阿娟的整体素质不高,信中不但字歪歪斜斜,错字错句也很多,思想也比较陈旧,我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开始理智地看待她,从接触的情况看,我不止一次地认为,阿娟并不是我真爱的人,从情趣上说,她并不理想。我倾心于她的是容貌,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我知道容貌之美是不会长久的,没有知识与修养充实身心,就象花没有香气一样,是没有太多魅力的。我想同阿娟说定,如果有一天,有一方不愿这样下去了,那么就把以前的信都寄回,也不用说什么,彼此心中明白就行,省得有些话难以启口,可以成为普通的朋友。
有一次我回家,与姐姐说了惠娟的事,说我们正在通信联系中。姐姐明确地持反对态度,说我不要目光局限于此,先好好读书,个人问题等毕业了有了工作再说,那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比较信任姐姐,从此,对惠娟有点冷淡下来了。但还是继续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