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开始我还因为没有新书包而感到不高兴,谁知到学校一看,除了极少几个有正式的书包,大部分都是冒牌货,有的是军用黄挎包,有的是半个米袋子上缝了根带子,有的是自己粗布缝制的小包,还有一个叫阿小的什么也没有,两个肩膀扛个头。我的真正老黄牛皮书包简直是牛粪上的鲜花,鸡群里的仙鹤。后来有一次村子里演京剧样版戏《红色娘子军》,洪常青背的那只包还是向我借的呢。以后我就每天雄赳赳地背着它上学校。

好和差,都是比较出来的。

大名叫陈家艺

我的名字叫陈家艺,但以前也没怎么用得上,小伙伴都叫我绰号黄头毛,现在上学了,这大名就有用了,得写在书上,本子上,老师还得点名。我开始不是很喜欢这名字,家艺,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家传手艺?可是没有家传的手艺呀,难道是让我以后去学一门手艺维生?还不如叫陈家米陈加油呢,家中有米有油,多好,可以吃个饱,吃个香,肚子吃饱嘴巴有油,多幸福,加油加油喊起来也带劲。可后来也习惯了这名,比起隔壁的小伙伴叫赵长贵、赵有福的水平高出多了,既好听好记又叫得响亮,而且没有重复,村子里只有我一人是这个名,不象那叫赵建华的名字,太多了。建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里叫这名的人太多了,街上一声喊,往往是小合唱般的回应。外面的世界我不知道,记得光是读小学时我们学校就有四个建华,我们班上就有二个建华,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连姓也一模一样叫赵建华。老师提问时,总是要拖长着声音喊:女——建华,那女建华先要习惯性地看上男建华一眼,才赶忙象东风号的水手听到船长的号令一样站得笔直。

这个女建华,有五姐妹,人称五朵金花,她命很好,因有香港亲戚,八十年代中期就移居到香港了,山雀成了凤凰。我后来见过她一次,当年的黄毛丫头变得很有气质了,四十多岁了还象大姑娘一样打扮,身上香水气味重得能熏死蚊子,不过家乡话还很流利,没有忘本。

记得我曾经问过老妈,说我的名字家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意。老妈说,这名字都是老爸取的,问他去。问了老爸,他说是按家族辈份,也就是按设定好的几个字取的。我也不是很懂。

任何名字,背后都是有理由的。

上课尿了小便

我的启蒙老师姓杜,女的,高高的个子,剪一个游泳头,第一堂课就是叫我们学习写自己的名字,她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硬纸片上,发下来,让我们摹仿着写。等到几天以后,课本发下来,我们开始学习课本的内容。

人往往对自己的第一个老师印象格外深,我清楚地记得,杜老师说我们现在是学生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护书本有礼貌,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她喜欢我们用粗一点的铅笔,反对削得尖尖细细的象针一样的铅笔写字。上课也很有耐心,没见她发过火。记得那时老师很少,因而常常是三个年级学生合坐在一个教室由一个老师上课,老师很辛苦,先叫二个班的学生自学预习,一个班上课,然而布置好作业,再教第二个班,过会儿再换一个班,通常是一四六,二三五分的,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叫复合班,在缺少老师的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

我们有时候不预习课文,或者做完了作业,便听高年级的上课。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一次我听老师在给高年级的同学上数学课,问学生一个圆内有几条直径,一个说二条,那个说四条,全班学生都站起来问遍了,还是没有正确回答出的人,最后是老师公布了答案。后来我们也上了这课,同样的问题,问学生,通过圆心可以有多少条直径,下面的学生纷纷举手,敲得桌子咚咚响,一条二条四条,结果全班同学只剩下我了,老师叫我,我站起来回答,止不住心头的激动,响亮地回答,无数条。当老师让我坐下,全班同学站着时,我是多么的得意呀,全班只有我一人能回答,而我则是早就知道明白了的。确实当时我读书成绩是相当不错的,无论语文,数学,我都是班上第一名。

上学了一段时间,原来的小学校要翻修,临时在一个祠堂里上课,祠堂有二层,我们就在楼上上课。

在二楼上课,跑上跑下的课间小便很不方便,往往是能忍则忍,有一次刚轮到上我们班的课时,我想撒尿了,想出去撒尿,当着那么多同学面,却又不好意思与老师说,只想忍到下课吧,也就十多分钟。不料尿越来越急,越来越难受,课也听不进了,头也涨了,汗也出来了,这时再想说去拉尿也来不及了,半楼梯上肯定会撒出来了。就在胡思乱想中,尿就出来了,我怕被人发现湿了一裤档,就控制着让尿顺着大腿往下流,流到地板上时,我就迅速用脚去抹开,让尿快点渗入楼板缝隙中,那尿太多了,拉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尿完,松下一口气,这下课铃也响了。

我吸取了这个教训,以后一直养成课间都要去小便一次的习惯。尽管这样,但后来还是出过洋相。那是在省城念大学时。我们中文系是大系,有三个班,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平时上主课时都是在小教室以班为单位,上公共基础课时就在大教室上大课。一次上大课,全年级三个班一百二十几号人一起听课。一是早上喝多了稀饭,二是这老师不厚道,二节课中间没有课间休息,三是可能生理上自己的膀胱偏小容量不够大。我又尿急了,急得直跺脚,这么大人了,我可不想再尿在课堂里闹出天大笑话,但等下课还有一段时间,等不得了,这教室后面又没有门,不能悄悄地溜出去解决。那教室门在讲台那头。无奈,我只好起身走向讲台,众目睽睽之下向老师请假说我有事要出去一下,免得他误认为我目无老师,随意退课。同学们大概是猜测到了我是尿急,都不怀好意地哄笑起来,搞得我面上一阵阵发红发热,故作镇静地走出教室后,我护着裤档,连跑带奔,去解决。后来我又多了一个习惯,就是要出差要坐车路程稍远的什么的,早上就只吃干的不喝稀的,也不喝水,免得半路出洋相。

许多习惯的背后,都有着教训。

天使美女老师

在一个冬天,我们学校里调来了一个女教师,是城里来的,年纪很轻,二十出头光景,短头发,皮肤白,声音甜,眼神温和,说话也是柔声细气的,长相很漂亮,脸上总带着笑,姓易,名字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就叫她易老师。

记得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她哭了,那是冬天,下着雪,她先是嚅动着嘴不说话了,接着眼睛亮晶晶地溢出了泪水,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老师哭,满脸都是泪水打滚,半天停不下来,用小手绢抹呀抹个不停。她哭的理由也很让我们发笑。因为她看到了我们班上一个叫阿小的同学,冬天里没有鞋穿赤着脚,身上光穿一件破旧的棉袄。这我们早就看习惯了,这阿小家有十兄妹,是村里最穷的,就靠着他爸拉车养活着。他家的被子和棉衣都是领的救济。阿小已经炼出来了,赤脚走在雪里冰里也没事,也不会生冻疮,也从不感冒生病,还调皮得象一只猴子,上窜下跳的。易老师看到阿小这个样子,先是解下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给他围上,然后回到宿舍,拿来自己的鞋子给阿小穿上,还有一件大衣给阿小披上。放学后,易老师就去家访,给他们带去了衣服肥皂饼干什么的,听说还给了五元钱呢。村里的人纷纷议论这事,说城里姑娘心好,也有人说城里人傻。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家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命历程中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