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王宝钏的故事,那戏台子上的王宝钏坚强刚烈,偶而的回头,那眉那眼,却又婉转凄切。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宰相的女儿,与父亲决裂,在寒窑苦苦的守候变心的丈夫十八年?
那么我来给没有听过的,看过的人讲一讲这一个离奇而又悲伤的故事。
王宝钏是王允的女儿,王允其人,很与众不同,他的故事,大概也可以写一本书,这里便略过,大家只需知道他是唐时的宰相便罢。
宝钏的姐姐们,都早早的有了夫媚,自然个个都是白玉为堂金为马的少年郎。单单宝钏是一个有思想有梦想的女孩子,她不甘豪门婚姻,偏不爱走父母安排的路,她要自己择婿。
于是她在偶然的机会认得了薛平贵,少女单纯无比,既动了芳心,便磐石无转移的认定薛平贵就是她的夫婿。
于是她丢绣球结亲,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这个男人。
薛平贵此人,说文武双全,可能还是有那么一点。说聪明智慧,说不定也有一些,不过他最突出的地方,应当是心高气傲,目标远大。偏偏小姐身子丫头命,有的本子说他是个乞儿,最好的说法也不过说他是个普通书生。
他或者以为娶到了宰相家的小姐,便要平步青云,可惜王允偏偏怎么也看他不惯,就算自家的女儿不要,也不愿提拔于他,因些他只好带着宝钏回自己的寒窑过日子。
到底薛平贵不甘寂寞,结亲这一条路没有走通,就去当了兵,结果似乎当兵升得也不够快,还是漠漠无闻,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一个异族女子的坐骑失控。
他救了她,她便爱上了他。
这个女子是沙陀酋长的女儿,叫春花。
一次浪漫的相遇,便是一次晋升的机会,薛平贵不是浪费机会的人,他娶了春花公主,做了附马。
他知道必须抓住公主的心,才有自己的地位。
他的生活未必很幸福,他一天一天得满足着自己。他甚至满足了自己的良心,他偷偷派人给寒窑中苦等他的王宝钏送过食物。
王宝钏并不知道自己背叛了父亲背叛了生活换来的夫婿在做什么,她只是默默得等着,就这样过了十八年。
青春耗尽,斯人便归。
沙陀归顺了唐朝,薛平贵受到了册封,他不再需要屈膝于春花公主之下,他接回他最初的妻子。他说他的两个妻子不分尊卑,共享荣华。
王宝钏终于等来了她的男人,等来了属于她的荣华富贵,虽然这样的日子只过了十五天,她便死去了。
她死前是否想过,她从富贵中逃脱,抛弃青春,孤独寂寞,只是为追求另一个富贵吗?
最后我要给这个故事加上总是被大家忘记的结局:“后来,薛平贵便和春花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这样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因为宝钏的父亲不愿庇护那个他所厌恶的女婿,而公主的父亲,却愿意为自己的女儿买一个男人。
尾生
这是原是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本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后世却将那个不露面的女子忘记,认为这不过
是一个讲信义的男人的千古绝响。便如同东方朔的自夸,“勇赛孟贲,敏过庆忌,廉似鲍叔,信如尾生。”
那么,让我带着七分的猜测来讲一讲这个痴情儿的故事罢:
尾生或许只是一个住在长江边的,单纯的,直爽的,说不定还带着三分傻气的年青小伙子。在那个草长莺飞,陌柳青青的季节,他恋上了邻家的女儿。这个女孩子一定是身段柔美,名字或许就叫青青,他帮她家里做过农活,她帮他裁过衣服。
到了婚嫁的年纪,他去她家里求亲,可是她的父亲总是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这个只有力气的小子,她的父亲已经答应了有大片庄园的王老爷派来的媒人。
痴儿痴女便坐在了一起想法子,也或者只是尾生一个人在悲伤着,他想和她私奔,他说:“我们在十里外山凹边上的树下见!”
她可能点了头,也可能只是低头不语,总之尾生收拾了东西就去那颗树下,焦急而又甜蜜得等着他的爱人。
然而她到了晚上也没有来,第二天早上,还是没有来。
他一直等着他的爱人,长江却不愿意等他,汛期的洪水到了,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她不会来,于是在水涨到他腰间的时候,他紧紧抱着大树,洪水看不到他的情意,淹没了他的生命。
而他的爱人,到底没有来。
傻傻的尾生,或许你从来就不明白,女儿的芳心。
文姜
文姜其实姓姜,用现在的标准来说,她是东周时齐国的公主。
这应当是一个美貌并且雍容的女人。她的美丽诗经里有一首反复的咏叹过,再加上这样的出身,便成就了她未必很温顺的性格。
她在年少青涩的时候,曾经被父亲许配给郑国的公子忽(差不多就是太子的意思),郑人似乎是高兴的居多,但是公子忽却郁郁不安,觉得齐大非偶,将来夫人是必然而又必须会欺负自己的。于是回绝了这门亲事。
文姜有相当严重的恋兄情节,妹妹,总是仰慕着自己的兄长,或者在亲事回绝之后,也可能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和她的兄长--诸儿,便已经相爱了。
齐僖公当然不愿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乱伦的事情天下皆知,便将文姜嫁给鲁桓公为妻。
鲁桓公在当时大概属于比较少见的美男,他对这个有点骄纵的妻子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却换不来伊人的心。在生了两个儿子之后,文姜和诸儿的爱情也并没有被浇灭。
此时的诸儿,已经继位为齐襄公,他借与周王的女儿成亲的时机,请了鲁桓公来主持婚事。
鲁桓公不顾众臣的反对,依旧带了文姜一齐去齐国。
数年的离别相思让文姜根本没有力量去掩饰,诸儿抛下他新婚的妻子,文姜亦抛下温柔的丈夫,两个人过于的缠绵,闹到众人皆知。
周公主柔弱无比,不敢对自己的丈夫说什么过分的话,也不敢对文姜怎么样,但鲁桓公却觉得受到了太大的侮辱,他怒骂了文姜。
文姜早已被宠坏,哪里怕他,鲁桓公到底不舍得怎么样,便打算早点带妻子回家。
文姜觉得受了委屈,便跑回兄长怀里哭泣,诸儿一面安慰自己的妹妹,一面便起了杀心。
终于鲁桓公被暗杀,这一对狠毒之极的恋人走到了一起。如同所有热恋中的人一般,他们各处游山玩水,炫耀自己的幸福。
故事的最后文姜的孩子继位是为鲁庄公,他默认了母亲与舅舅的关系。
附《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这样反复的咏叹一个女子的美丽,可见当初的郑国人是很想要这位齐国的公主来到郑国做夫人的。
而郑公子忽的辞婚,可能是知道齐大非偶,也可能是知道自己不能够留住这个过于美丽的女人,抓不住,便不如不要。
可惜鲁桓公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