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刘文秀这次不吭声了。

边上马元利却是连连称是,其余诸将也都点头,便是不肯降的王尚礼他们也没有反驳,因为这真的是事实。

李过走到不吭声的刘文秀面前,很是诚恳道:“以前你义父同我叔叔为了对付明朝各自领军转战,这才分了家。好比两个亲兄弟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但你能说这两个兄弟就是两家人了?”

言罢,转身看向西营诸将,“如今我叔叔同八大王这对兄弟都不在了,但我们这些子侄部下却还在,所以咱们是不是不要再单干,从此两家重新合为一家?”

帐中先是一片沉寂,尔后便听忠义营主将郭进忠说了一句:“那咱们就回家吧。”

“对,回家,回家!”

马元利一脸激动,大多西营将领都已下定决心归顺,更有几人目中含泪。

艾能奇也是心中动容,李过不拿投降说事,而是拿回家说事,足见顺军方面对他们西营的重视。

李过突然走到两人面前,说了一句:“你二人害的我好惨,险些就让我丢了命。”

二人竟是前番诈降的王见明与彭德广。

听李过说这话,王、彭二人都是心中一跳,但李过紧接着却笑了起来,说道:“不过我可一点没记恨你们,相反我还蛮佩服你们俩的...从前的事,大家都不用去算了,也不要去想了,大伙以后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反正我李过把话摞在这了,将来我李过要是敢找二位的麻烦,便叫我死后不入祖坟!”

这话说的可严重了,慌得王见明同彭德广手足无措的同时,却是对李过及大顺真生了归心。

李过又对艾能奇道:“对了,大顺监国陆闯王托我带几句话给你们。”

艾能奇忙道:“国公请说!”

李过“嗯”了一声,环顾西营诸将,沉声说道:“监国言道,从前人家说我们顺军同西军都是贼寇,说我们只会杀人放火,只晓得破坏给百姓带去灾难,说我们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诚然,虽然我们本心不想这样,但有的时候也的确害了百姓,毕竟我们被明军追的喘不上气,我们得活下去。

现在,满鞑子叫咱们打败了,这北方眼看着也要太平了,那么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可以用双手去建设我们这个国家,为这世上还活着的百姓打造一个太平盛世,而不是继续让人家骂我们是贼寇,背负这个骂名自相残杀,哪怕死后也得不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说完,李过将自己的双手在众人面前摊开,语重心长道:“这双手从前拿刀拿惯了,杀人也杀多了,如今是该让这双手为百姓,为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做些事了。”

“我等愿归大顺,从此为天下苍生谋福!”

马元利第一个跪下,瞬间帐中跪下一片。

只艾能奇、刘文秀、王尚礼、张广才、汪广远等少数几人尚站着。

李过侧身看着艾能奇、刘文秀二人:“定北将军,抚南将军,你们俩是这里的头,也是他们的主心骨,你俩能不能给老哥哥一句准话,回不回家!”

艾能奇再不迟疑,上前拜倒:“能奇愿随大顺监国!”

李过微微点头,看向刘文秀。

刘文秀直视李过眼睛,缓缓问道:“敢问我父皇尸身何在?”

李过道:“监国已命收敛,择日运往八大王故乡以亲王之礼厚葬。”

“敢问大顺如何处置我军?”

“编为两军,定北将军、抚南将军各为提督,军中大小将校由二位提督任命,家眷人等妥善安置。”

“敢问大顺如何处置我义兄孙可望、李定国?”

“监国已经亲征。”

“四弟,”

艾能奇抬头看向义弟,目中满是渴望。

刘文秀脸颊微抽,扫视帐中跪伏一片的将领,又看了看王尚礼等人,终是长叹一声,上前拜倒在李过面前:“我等愿回家!”

“我等愿回家!”

唯两位义兄马首是瞻的张广才跪倒,汪广远纵是不甘也只能跟着跪下,王尚礼跺了跺脚“唉”了一声,终也是跪下。

至此,西军御营主力余部及定北将军艾能奇所部近六万官兵归降大顺。

艾能奇、刘文秀的归降,不仅使数万西军将士归顺,减少顺西两家不必要的伤亡,也令大顺对西北诸地的攻略再无困难。

艾能奇以定北将军名义派人前往固原劝说杨皇后,同左丞相汪兆龄奉表降顺,并传檄西北诸地命其部将易帜,暂仍驻原地安抚军民,待大顺接收。

坚持要张献忠皇后杨氏同左丞相汪兆龄奉表归降,是陕西总督孟乔芳同巡抚张国柱的意思。

艾能奇同刘文秀虽一个是西营的定北将军,一个是抚南将军,但二人是臣而非君。

法理上,张献忠死后西营只要没有推出新君,那么杨氏这个大西皇后就代表西营的最高权力,而汪兆龄这个丞相则代表大西政权(中央)。

所以,只要杨氏同汪兆龄奉表,便代表大西政权彻底向大顺朝归降,哪怕领军在外的孙可望同李定国依旧不降,他们也不能再代表西营,现仍在西军控制下的各地官吏法理上也不受孙、李节制提调,从而从根本上瓦解孙、李这两支西军的抵抗意志,为进一步解决孙、李集团创造有力条件。

得悉艾能奇、刘文秀归顺之后,大顺监国陆四大为高兴,命李过以兴国公领衔文武平定西北,又改任孟乔芳为甘陕总督,张国柱仍为陕西巡抚。西北诸地巡抚以下官员任免由孟乔芳推荐,李过总揽,报行营知晓、吏部报备便可。

陆四更写亲笔信给李国,要求注意任用西营有识之士,如前番被俘或投降的西营文臣择才视用。

如原西营右丞相严锡命,陆四对他印象不错,意可为布政人选。其余尚书、侍郎、学士等人,或选西北任职,或报呈吏部选调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任职,从此使顺西人材彻底合流,再也不分彼此。

同时,这些“革命”阵营的西营官员大量补入大顺政权,对巩固大顺政权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和正面意义,否则,大顺初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构架不可避免的会充斥大量降官。

这些原统治阶级降官的任免,肯定会让大顺这个农民起义造就的政权出现“旗帜向左,实际向右”的局面。

针对西北境内其余西军力量,陆四指示以抚为主。对西北各地的土司力量,却是授意李过要加大打击力度,改土归流,顺者为流官,不顺者大军剿杀,不留后患。

至于张献忠妻子杨氏如何安排,陆四仔细思量之后给李过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就是尊张献忠为西亲王,则杨氏为西王妃,可于张献忠老家或西安建西王府,使杨氏为张献忠守节。

第二个方案则是仿明朝旧例,封杨氏为大顺的一品诰命夫人。杨氏是否替张献忠守节或改嫁,任由杨氏自己决定。

不管杨氏选择哪个方案,陆四都表示对杨氏及其家族都予以善待,其兄弟子侄有才能者也都可以给予一定官职。

相对第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显然更加“文明”,也更加人道,毕竟杨氏年纪尚小。

大明流寇》小说在线阅读_第7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成展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流寇第7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