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祁三升部至少能替他拖住顺军至少三天时间,哪曾想祁三升半天就被顺军消灭,这让西军北撤之路再次变得艰难,好在天不绝东府兵,麟州来报西府军已至。
为了让主力能够顺利退回麟州,孙可望竟决定亲自引兵断后,这让消灭祁三升部后继续追击而来的高一功吃了个大亏,于麟州以南的洛川被孙可望指挥的西军骑兵击败,损兵三千余。
孙可望获胜之后也没有趁胜想一举歼灭高一功部,因为他担心顺军其余主力人马很有可能已经前来,为防夜长梦多,草草收拾战场之后便火速北撤。
高一功经此一败,也不敢再继续进逼,等侯正率骑兵主力赶来的监国。
刚刚赶到麟州的西府诸将望着狼狈退回的东府兵,个个都是目瞪口呆。起初只以为是东府吃了大败仗,可待从东府诸将那里知道老万岁竟然战死的消息,众人都是骇然傻了眼,你看我,我看你,心惊之余皆是不知如何是好。西府安西将军李定国更是悲痛万分,待义兄孙可望领军回来后,抱着义兄就是嚎啕大哭。
兄弟二人一番哭泣后,擦去眼泪。
孙可望将王自奇信中所说义父之死经过详细告知李定国,然后长叹一声,道:“父皇兴师东征,不幸崩殂,今御营尽毁,顺军已回师西安,南征复仇已无机会。我意你我兄弟当马上回师固原同老三、老四会合,再作它图。”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顺军获此大胜使我军损失惨重,父皇之死更是让我军士气低迷,即便你我两家现有十万大军,恐也难再同顺军争锋。”
孙可望则道:“我西营如今是不能再与他顺军争锋,但天下之大,我大西将士找一块立足之地也非难事。”
李定国忙问:“兄长的意思是?”
“我意...”
孙可望将自己的意思说出,即不在西北与顺军争锋,这样做只会让大西更加困难,并且西北贫瘠难养大军,再者西军惨败,原先归降的前明军、清军绿营肯定会叛乱四起,再要在西北呆下去,大西一定会被内乱消耗,从而让顺军一一加以歼灭。
“我意现在当马上赶去固原收拢诸军,重建朝廷,稳定人心,尔后重新入川。”
孙可望不知道他这思路与已经往固原逃去的左丞相汪兆龄差不多。
“朱明残存东南,虽据半壁江山,然兵马不精,朝堂腐朽,为政者、当官者、领军者皆迂腐守旧之辈,故为兄断定残明必不能持久...而我大西有过入川经验,山川地形较为熟悉,今既不能在西北立足,便当火速入川再取成都,尔后封锁陕西入川要地,使顺军不能追我...于川中养精蓄锐一两年,届时或南取滇黔,或沿江东下,或伺机而动,待顺明相争...总之,只要你我兄弟齐心,总能再竟父皇遗志,也定能为父皇报仇血恨!”
孙可望斩钉截铁,不仅向义弟表明自己的战略,更向义弟表明他为父皇报仇的决心。
“兄长所言甚是,父皇生前曾说他若有事,则我等兄弟便以兄长为首,今日父皇蒙难,大西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兄长若不果断,恐天下再我大西。”
李定国对义兄的谋略向来佩服,心中思索一番也知义兄所言的确是大西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
“只是,”
孙可望见李定国如此支持自己,心中也是欣慰,但有一事却不好与李定国直言,面有为难之色。
李定国怔了一下,继而却是说了一句:“只要能存我大西,兄长大可放手而为,定国必全力支持兄长!”
、
李定国清楚认识到父皇张献忠的死让西军现在面临严峻考验,一个不慎西营余部就会有灭顶之灾。
而自古人心惶乱之时,首要便是要推出一个能够稳定军心,收拾局面,为所有人都能敬服的统帅出来。
当下之大西,李定国深知没有人再比义兄孙可望更合适担此重任了,诚然他西府于西营威望也不弱,可于此生死存亡之际他若站出来要与东府分庭抗礼,岂不是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西拖入深渊么。
并且父皇张献忠生前亦指定孙可望为诸将之首,因此出于大西未来考虑,李定国选择支持孙可望成为大西新的领导者。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西军内部有不满孙可望继承皇位者,李定国这位“西府”就要同孙可望一起采取果断行动。而行动目标,无疑是那个与东、西二府关系都不融洽的大西丞相了。
有了义弟定国的明确表态,孙可望也是暗中松了口气,退往麟州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大西的走向问题,考虑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但关键只在于西府愿不愿意听从他这个东府的号令。
如果不愿,大西肯定会走向分裂、内讧的最不堪局面。
好在,义弟定国深明大义,及时“拥护”了他这位义兄。
定下将来大计后,孙可望、李定国两兄弟立时召集东、西府诸将前来军议。
此次军议自是由孙可望主持。
诸将前来之后发现西府侧站于东府之下,也皆是心中了然。
在孙可望的示意下,李定国将东府为大西制定的下一步路线告知诸将。众将听后都是眼前一亮,如迷途之人寻找到光明的方向。
前番半路曾要逃跑的李建泰大学士也不失时机的歌颂起东府的英明圣武,很是吹捧了一番,好以此来打消孙可望对他的不满。
只是这位“李相”是不是真心诚意,就不太好说了。
高勋、唐通、白广恩等前清军降将这会面上肯定是百分百支持征东大将军的决定,心下却是个个在嘀咕怎生才能下了西营这条快沉的船。
也均是后悔早前看走了眼,脑袋瓜子坏了才不理会顺军的拉拢,反而一个个的猪油蒙了心朝西军这座火坑跳。
对高勋这帮降将,李定国早就密以布置,这帮人现在除了跟西军一头走到黑,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带兵脱离西军阵营。
见诸将没有异议,孙可望当即下令各部整兵,由西府将领狄三品领所部一万兵马为前锋,迅速回师延安、安塞,据守靖边堡,为大军撤出延安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让义弟定国传令留守保德的西军将领勒统武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保德一个月,待西军主力退入宁夏境内后再伺机撤下,从而防止山西境内的顺军自堡德西进切断西军撤退道路。同时命人快马向固原杨皇后、定北将军艾能奇通报东、西二府转移路线,让固原方面及早派人接应。
一切部置妥当后,孙可望凝视诸将,只下一条军令,即“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
这道军令是孙可望知道西军撤离时肯定会军纪焕散,从而不可避免伤害百姓,如此定会激起沿途百姓的反抗,增加西军撤离困难。
当初李自成从北直隶退入山西后,就是遭到山西士绅组织的民团武装袭击从而丧失在山西的战略优势,进一步导致顺军败亡的。
前车之鉴,孙可望岂能不吸取。
只是西军东、西二府虽精诚团结,齐心合力,然而二府合军之后兵马足有三十余营十四万众,可随军携带的粮草却只能维持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