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一次拜将封赏刘辟、龚都等人都是校尉之职。
后来统一太行,击破晋阳后,挟大胜之势晋位为大贤良师,自称为左将军,这才封赏了刘辟等人为将军。
凉州王氏虽然在韩遂军中颇有影响,不过也只是影响罢了,韩遂何等的人精。
他现在的位置,是踏着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的尸首而登上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兵权始终是牢牢的掌握他自己的手中。
听到王信说献凉州,许安的第一反应,是王信在夸大其词。
王信看到了许那眼眸之中的狐疑,当即继续说道。
“如今王国已死,韩遂已和马腾彻底的撕破了脸皮,不久前还发生了数次大战。”
“韩遂如今占据凉州西面诸郡,酒泉、张掖、武威、金城、陇西五郡皆属韩遂,而马腾则是占据凉州东面诸郡,也就是武都、安定、汉阳三郡。”
“北地郡以中部为界限,被一分为二,北面被韩遂占据、南面被马腾占据。”
王信口中的北地郡正好和并州接壤,原本西凉军驻扎就是凉州的北地郡。
原本并州和凉州之间,有一块空余的地方,被鲜卑部族所侵占。
不过西凉军后来和黄巾军结盟,哪一处的鲜卑部众也因此加入了西凉军的序列,去一起占南匈奴的便宜,现在也归属于了凉州。
因而现在的韩遂,比起原本的时空,势力还要强大数分。
“现在韩遂和马腾主战场在汉阳郡,其他的地方都是小范围的战事,对于其他的地方都太多的精力管辖。”
王信继续说道:“现在的北地郡北部其实已经全部在我的控制下,王国、马腾两人留在北地的郡的四千骑,已经被我吞并,而北地郡其他的将校,也多是王氏的子弟。”
许安摇头道:“如果我没记错,你们王氏只是在北地郡占据主导,若是说献北地一郡,我不怀疑你们王氏能否做到,但是说献凉州一州之地,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
凉州王氏是北地郡的世家,在北地影响深厚,韩遂之所以能占据北地郡,王氏的帮助功不可没。
所以北地的将校,也多是王氏的族人,或者是王氏的门生。
“冀州之战刚刚结束,四州民众进入我并州不久,休养生息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凉州的事,我太平道并不想掺和进去。”
北地郡其实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凉州王氏献上北地郡,但是黄巾军若是想要保住北地郡的人口和土地,必然要得罪韩遂。
到时候必然要派遣不少的军卒前去北地郡,稳定局面。
甚至外地入侵,韩遂和马腾两人可能还会因此而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许安,这样更加得不偿失。
如今最好的办法,是坐山观虎斗,让西凉军内乱进一步消耗实力。
原本的时空之中,韩遂、马腾等人共废王国,而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
忠病死,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由是寝衰。
从189年一直到192年,凉州一直斗处于内乱之中。
凉州的内乱一直持续了三年的时间,这也使得西凉军失去了进军中原的机会。
西凉铁骑名闻天下,现在黄巾军要做的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没必要和如今不过刚刚走上下坡路的西凉军为敌。
等到后面西凉军衰落,再从朔方郡西进凉州,到时候衰落的西凉军,不过是一举可破之敌。
“不,不是献北地郡一郡,明公深谋远虑,北地一郡自然无法入明公之眼,不过这一次我确实是为明公献上凉州而来,此言并非是虚言。”
许安看到王信言之凿凿,心中虽然仍然存疑,但是也没有再度拒绝。
既然王信如此说了,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许安微微放缓了马速,开口道:“王都尉请讲。”
王信哂然一笑,当下开口继续说道。
“我知道冀州之战刚过,明公如今还是休养生息为主,不愿意过多的调动军兵。”
“所以在下所言,献上凉州,也非是今时今日便为明公献上凉州。”
“图谋凉州,必要以长计,我王氏愿意为明公内应,为明公拉拢世家豪强、羌人、鲜卑,等到韩遂、马腾双方兵疲军乏之时,作为明公之前驱,为明公献上凉州作为贺礼。”
许安没有急于开口,他承认王信的言语十分的诱人。
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想明白,这一点尤为重要。
那就是,为什么凉州王氏会来投效他。
太平道和世家豪强天然便是处于对立。
无论是之前的黄巾军,张角等人对待豪强世家的态度。
还是许安所颁布的一系列的政策,黄巾军在入主上党郡,入主并州之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于世家不太友好。
并州、河内等地的世家豪强,只有两成留下,其余八成不是逃亡便是被诛灭。
如今在黄巾军之中,出身于世家豪强的寥寥无几。
张辽、郝昭两人,郝昭年幼,雄心勃勃,主动加入黄巾军想要搏出一个功名。
郝家得以留存下来,而张辽则是被许安征辟,其家族本就是避仇前往雁门。
郝家和张家在并州都不是什么大的世家豪强,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侵占。
而且张辽、郝昭两人都被委以重任,长久看来,能够得到的利益比原本的利益要大的多。
阎忠看清了汉室的衰落,最终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投效太平道,一展抱负,最终阎家也从凉州迁移而来。
杨绩、傅祁、庞渤三人带着一部分的族人,受阎忠邀请进入了并州,但是也不是三家都到了并州加入黄巾军。
三家之中,还有一部分是留在了凉州。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世家豪强之中能延续家族上百年,可没有愚蠢到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之中。
历史上诸葛家族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太平御览》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诸葛氏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
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
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被称为龙。
诸葛瑾报效东吴,被孙权信任重用,为东吴大将军,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被称为虎。
诸葛诞投奔了曹魏,后被拜为征东大将军、司空,威名夙著,被称为狗。
需要提一点的是称诸葛诞为狗并非讽刺,狗意指“功狗”,为有功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