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周云松一点头,伸手拉动手柄,然后朝四周观察,却没有发现什么动静。谢雪莹朝湖心一指,他才看到几片巨大的萍叶缓缓移了开来,中间露出一个微微高于湖面的管状洞口来。

原来这机关竟是在湖中心,若不是谢雪莹指点,只怕周云松和章大可未必能够发现。

“谢姑娘你可以吗?”周云松问。

“可能要烦劳周公子助我一把了。”谢雪莹说,“请快些,那些浮萍会自动重新合拢。”

周云松朝章大可看了一眼后托住谢雪莹的腋下,将她高高地向湖心抛掷出去,而他自己脚下一蹬,如离弦之箭一般后发先至,朝那洞口落下。章大可也随着跃起,跟在谢雪莹后面在浮萍合拢之前跳入了洞中。

章大可一入洞口便想用脚踩踏洞壁,却发现周围一片平滑,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向下滑落,就如同是在一根管子里一样。他只滑了几秒钟,便听到下面传来了兵刃相交之声,应当是周云松已经和敌人动上了手……

(二十)

周云松从光滑的洞壁落到地上,只来得及匆匆观察一番周围的情势。这是一个颇大的石室,从下落的时间上判断应该处于人工小湖的下方。石室里点着油灯,非常明亮,在另一头有着一条狭窄的通道。

他无暇再细看,因为三、四个手执刀剑的男人已经从左右两边朝他快速扑过来。

周云松立刻拔剑稳健地守住门户,抵挡住他们的攻势,等到谢雪莹和章大可安全落下来后,他才身形晃动,用“燕来剑法”展开反击。

“燕来剑法”是燕子坞最高明的剑法,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了极丰富的变化和后续手段。剑法系每届学生中大概只有七八个人有资格在第四年的时候申请修习,而这些人中往往只有一两人能够最终学全。并且由于“燕来剑法”的招式过于精细,燕子坞严格地规定必须要习练三年以上方可正式在实战中运用。半年前袁亮就是因为在和安护镖局东南掌旗交手时贸然使用“燕来剑法”而吃了大亏。

不过周云松对武学的悟性本就远超常人,加上他半年来每晚都在家中刻苦练习,因此对这套高明剑法的掌握已经相当纯熟。此时一施展开来,几个对手立刻就无所适从,周云松仅凭一招“归燕南飞”及其后续招数就在几个回合之间将那三四个人一一刺倒。

周云松刚将剑一收,就感觉到右边一股劲风袭来。

“小心,有剑气!”谢雪莹在旁边提醒道。她已经看到从一根圆柱后突然跃出来偷袭的人正是曾贵。他的长剑自上而下一划,虽然离周云松尚有两丈不到的距离,但是谢雪莹因为在姚寡妇家和他交过手,所以知道他的剑上带着强大的剑气。

没有人准确知道剑这种兵器是何时发明的。《武林史》里也只是笼统地给了一个大约六千年前的估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时代,铸剑工艺就已经极度发达。

人们最早使用剑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经过磨制后的铜、铁器比肉掌要锋利许多。内力被发现以后,侠士们挥剑的力量逐步提升,剑产生的切力也大幅增加。

黄裳后来在《九阴真经》里提出了内力激发机制,一些聪明的武学家们于是通过摸索找到了将内力传递到兵器里的方法。从此用一把木剑削金断铁成为了可能。半年前安护镖局的镇坛马骎用一把普通的兵刃挡住了王素的倚天剑,就是因为他灌注了强大的内力。

等到张三丰系统地量化了内力之后,剑术的发展才产生了一个更大的飞跃。武学家们发现内力不仅可以被注入兵器里,还可以通过兵器被重新激发出去。由于金属的特别性质,激发出去的内力和拳掌发出的内力并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剑气”。

根据黄毓教授的考证,华山派——也就是如今五岳华山分校的前身最早发现了使用“剑气”的方法。之后有许多门派,包括当年的魔教都掌握了各自独特的带剑气的剑法。但是武学界现在主流的观点却认为,施发剑气会耗损极大的内力,对于内力不够深厚的人来说,反而是得不偿失。因此像燕子坞和武当这些赫赫有名的剑术系都不向学士生传授“剑气”,就连华山剑校自己目前也是以研究纯粹的剑法为主。

当然,所谓“气宗”、“剑宗”之争由来已久。武学史界对此研究最为透彻的,大概就是张塞同学了。

周云松听到谢雪莹出言提醒,便已猜到来人很可能就是那天在西园巷附近遇到的三个黑衣人之一。此时换了普通人,一般会选择避其锋芒,闪过那道剑气再说。但是周云松却不闪不避,直接一招“双燕争泥”朝对手回刺过去。

燕子坞虽然不教剑气,但却有一门课专门讲解对付剑气的要领,主讲人正是毕业于华山分校的剑术系主任陶昂教授。像周云松这样的“强化班”学生自然是修习过这门课的。

对抗带剑气的剑法一共有三大要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敢于接近剑气。任何剑气都存在一个有效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剑气便已经衰减到无法形成伤害的程度。区分开有害和无害区域的那道分界线在剑术学上就称为“衰减临界”。陶教授课程的第一部分就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感受自然力的流动来判断每一道剑气的“衰减临界”在哪里。如果不掌握这一点,一味在每一道剑气的延长面上都被动地选择躲闪的话,是很难取胜的。

周云松虽然没有看清来人,但是仅凭周围的气流便已经判断清楚,这两丈之外的剑气无法伤及自己,所以才敢于直接反击。

对抗剑气的第二要点就是划出剑气的剑都必定有惯性,因此如果自上而下发出剑气,就无法即刻朝水平方向上变招,这是带剑气的剑招中的最大弱点。周云松这一招“双燕争泥”恰恰就是从左侧巧妙地滑向曾贵的手肘。

曾贵躲在石柱后面时,就已经认出周云松就是那晚使出“斗转星移”的年轻人,知道他掌法了得。不过他对自己的剑术还是相当自信,满以为凭着江湖上鲜有人掌握的剑气就可以逼周云松闪避,然后再使出三四个连环后招就必可一举占得上风。

可是周云松不仅没有上当,还迅速地一剑直刺他防守的要害。曾贵惊叫一声,无法转剑招架,只能顺势朝前一冲避过。他盼望着周云松能够紧接着从后面追击,这样他就可以横着再劈出一道剑气。

但周云松却只是脚步一转,不紧不慢地用一招“燕语花香”攻去。

这正合了对抗剑气的第三个诀窍——以逸待劳,因为剑气会耗损极大的内力,所以很难可以持久。

曾贵见周云松如此攻守有度,俨然初具剑术大师的风范,便不敢再乱发剑气,使出一套看似拙重,实则相当精妙的剑法来抗衡。

周云松见曾贵不再使剑气,而是冷静地和自己周旋,心里也禁不住有些着急。苏浙省的衙役巡捕已经到来,而这石室里的状况还不明朗,实在不宜久战。他这样一想,脚下突然变换了步伐,使出一连串疾风暴雨般的剑招左突右奔地攻去。

这一套是燕子坞剑法系的另一项绝学“雨燕剑法”。雨燕是世间飞行速度最快的燕子,因此这套剑法顾名思义是以快取胜。曾贵猝不及防,只感觉身体周围无数的剑尖就像一粒粒雨点般朝自己射来。他情急之下只能运气再斜着发一道剑气,同时左手朝空中虚劈了一掌。

周云松跃到空中优雅地转一个圈,不偏不倚沿着“衰减临界”避开剑气。他本可以趁势朝着曾贵两胁的弱点发动快攻,但是从鬼蒿林里碰到应长老开始他已经对魔教这种在空中构筑气障的招法有所警惕,凭着对周围自然力流动的感知,他隐隐觉得曾贵刚才通过虚劈已经在自己两边的弱点上布下了陷阱。他于是长剑一缓,又使出堂堂正正的“燕来剑法”。

曾贵见周云松竟不上当,心中暗暗叫苦。两个人其实都不愿意久战,但一时又都找不到快速制胜的办法。

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苏城》小说在线阅读_第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苏城第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