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她犹豫了很久才最终说道,“是家塾里的先生邓讯飞。唉,原以为是读过书的体面人,却想不到会作出这种寡廉鲜耻的事情。只恨我那丈夫不知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替他抵罪,任凭聂管家把我们扫地出门也不分辨一句……我丈夫没什么长处,但是个重义气的人,邓先生平日里的确对我们不错。谢采记,你若是要做什么对邓先生不利的事,可千万别说是我讲出来的……”

“这个我自然有数。”谢雪莹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她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脸上忍不住露出喜色。她朝姚寡妇施了一礼,“姚贞娣,真是多谢了,不敢再打搅你,我也告辞了。”

谢雪莹掀起帘子朝外走去,却听到姚寡妇在身后叫住她,“谢采记……听我一句话,不要再来这里找我了。”

谢雪莹愣了一愣,姚寡妇这句话里似乎有什么深意。她点一点头,走了出去。帘子虽然垂下,但谢雪莹总觉得姚寡妇的目光仍是直直地从里屋射出来,投到她的后背上,让她感到一股寒冷。

谢雪莹拿出几粒碎银子交给侍女小碧,算是采访的酬劳。她从前门走出官舍,三山堂的那几个人仍在门口晃悠,都对她投过来既畏惧又不甘心的目光。谢雪莹高傲而轻蔑地回瞪了他们几眼,然后穿过大街回到骡车边。

张塞正愣愣地坐在上面,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等谢雪莹来到近前才突然回过神来。

谢雪莹跳上车,坐到张塞身旁,突然从怀内的衣兜里摸出两个绿玉耳坠,一左一右戴到耳垂上。

张塞惊愕地看着这个举动,他虽然心情不佳,却也禁不住莞尔,“怎么,是因为听了姚贞娣的教诲要扮淑女吗?”

“才不是呢。”谢雪莹瞪他一眼,恨恨地说,“不过我可不想再被人抱着腿叫大爷了!”

张塞放肆地笑出了声,一边忍不住去看谢雪莹带上耳坠后的模样,若是她肯将长头发放下来或梳几根辫子,只怕会更有女人味,“那我们现在去观前街给你选一套长裙?”

“你别惹我啊!”谢雪莹瞪他,“你还是先想想自己吧,明天怎么跟你们编审交差。”

张塞叹了口气,往骡子背上抽了一鞭,“想了也没用的,运气不好就只能认命。”

“这次算我欠你的。”谢雪莹说。本来张塞得了消息急着要上午就赶过来,但谢雪莹为了她溜进“安护镖局”的计划硬是叫张塞拖到了下午,所以客观上造成了被《姑苏晚报》抢了先,“我帮你找人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到丁香月新戏服的消息,凑篇文章。或者……要么你现在赶紧再去月柳街找你的相好打听打听?”

谢雪莹说完憋着一脸坏笑,张塞拿她没办法,拉一拉手中的缰绳,骡车转了个弯,按照原路返回。

“你老实跟我说,刚才那七个三山堂的人如果真的联手跟你拼命,你有把握胜过他们吗?”行了一段路以后,张塞突然语气严肃地问谢雪莹。

谢雪莹知道他一定憋着这个问题,往后一靠,说道,“单纯从武功上来讲,当然没有把握了……啊,我忘了表扬你了,还好你知道燕子坞并没有一个姓董的教授……”

“以后再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了。”张塞打断她。

“怎么,你那时候吓死了?”

“不是因为我,是担心你!”张塞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张塞吼出这一句后,两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沉默了。

好长一段时间之后谢雪莹才轻声说,“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的,江湖上很多时候不是单靠武功的,也不能单靠武功……比如刚才,他们不让我们见姚寡妇,难道我们就扭头回家吗?”

“我们可以拿钱打点他们。”

“如果他们漫天要价呢,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要我们跪下磕个头才让我们进去呢?”谢雪莹追问。

张塞不知该怎么回答。

“正邪相遇的时候,很多时候就要凭勇气。”谢雪莹说,“我知道你心里不喜欢这样冒险,但是你的表现却很镇定啊。再配合几次,我们说不定会成为最佳搭档呢。”

张塞叹了口气,使劲地摇了摇头。

骡车一刻钟后驶过梅香碑,已经快要回到姑苏内城。

“说起那个卖煎饼的李大和铁匠曾贵,你觉不觉得他们有些可疑?”张塞突然又问道。

“怎么?”

“刚才你在里面采访的时候,我到附近转了一圈,碰到几个住户。他们告诉我,李大和曾贵是前不久才搬来的,他们的确是开了铁匠铺和烧饼摊,不过却基本没有怎么听到过曾贵打铁,李大的烧饼铺一个月里也就开张不到一半的时间……”

谢雪莹一下子坐直了身体,脸刷地就涨红了。她立刻想到如果李大和曾贵是假扮成住户别有目的的话,则多半是会武功之人,刚才抱住自己的腿就一定是成心占便宜。

“我们回去查一下。”她立刻说道。

“不!”张塞马上又在骡子身上加了两鞭,骡车在颠簸中驶到了最快,“我对那个地方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算我求你了,不要再回那里去……”

(六)

按照谢雪莹以往的脾气,是必会立刻冲回去查个究竟的。但是望着张塞打心眼里焦急关切的眼神,她却打消了这个念头,心里还隐隐生出一股温暖。

张塞把谢雪莹送回了城西运河边的《江湖周刊》社,然后回到富人坊集还了骡车。

他从马车租赁中心一走出来,就看到菜市后面的大报亭里许多人正在抢购《姑苏晚报》。拿到了报纸的人三五一堆兴奋地挤在一起,有关“丁香月”,“龙长老”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张塞落寞地绕开报亭,走到大牌坊后面的空地上,有好几堆人正摆开了摊头在卖艺。张塞挑了一个人围得最多的挤了进去。

黄毓教授在琴韵小筑临终的时候把贯注了毕生心血的《武林史》最后一卷托付给了张塞,让他接替完成。如果说现在有两块大石头压在张塞的心头的话,这就是其中一块了。

黄教授的这部《武林史》不是一般的宏大,总共七卷,以先秦到当代的编年史为主体,同时还参照传统的纪传体例,给一百多个门派、教会、武校还有江湖中别的特定人群专门写了详尽的传记,其中一个篇章就是专门记录从古至今的江湖艺人。

张塞已经粗粗将黄教授关于当代卷的提纲和草稿看了一遍,大约有五、六个题目他觉得相当棘手,这关于江湖艺人的部分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一直寒窗苦读的张塞来说,这些浪迹江湖、风餐露宿的漂泊者很少进入视线,因此几乎没有任何积累。

张塞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疲倦,就退出人群到附近找了个小茶馆坐下来,然后拿出谢雪莹给他的那个大信封。

里面厚厚的一叠纸上详细地写着大约五百多个人的生平履历信息。这些人都是当今朝廷、帝京城和地方各省的重要官员,以及大地主、大财团、大帮会的首脑和骨干人物。正如谢雪莹所说,这些信息如果不是依靠《江湖周刊》这样颇有根基的大报社的资源,是很难收集到的。

张塞浏览了一遍,问茶馆帐房借了几张白纸一支炭笔,然后在纸上列了几个方格,开始梳理这些人的学历、仕途和在各地任职的时间。五百多人是很大的一组信息,但是和华山剑宗气宗的那笔糊涂账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张塞作为准史学博士,对这样事当然驾轻就熟,不到一个时辰之后,他就已经把五百多人都过完了。

张塞看着整理好的结果,发觉情况比他猜想的还要糟糕。如果他心中的假定都成立的话,那么姑苏城和整个江湖正处在难以想象的危险之中。

然后他突然重重地“嘿”了一声,猛地把那几张白纸都揉成了一团。

我这是在干什么?张塞无声地质问着自己。他早就已经下了决心,不介入到这些复杂而危险的事情当中去。

不是因为他怯懦,而是因为他完全不具备应付这些事的能力。

黄毓教授在琴韵小筑临终前托付给他的几件事他都办得很糟糕。他几乎丢失了黄教授牺牲生命才制成的解毒催化剂,而为了弥补这个过失,他又险些导致王素落入韩家宁的手里。他没有勇气按照黄教授的意愿去杀死周远,却换来了周远对自己刻骨的憎恨……

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苏城》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量子江湖第二部姑苏城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