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不算奢华,因为北大就有陶瓷社,水平都不错,至少烧制个杯子盘子跟玩儿一样。
至少杨磊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些餐具并不是传说中那种真正奢侈的定制品。
真正奢侈的订制品,都在他的四合院里呢。
他四合院那一套餐具,是从瓷都定制的,从图案到造型都是经过他本人审核之后找高手烧制而成,全套下来花了三十多万。
这只是餐具的价格。
茶具那是另外的价格,一套老料朱泥紫砂打造的茶壶茶杯,加起来整整五十万,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手制作。
顺带着还做了五十万的花盆,也是一整套,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都有,总共八十只,花盆上的图案文字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成体系的,完完整整的一套。
这东西,搁百年之后也是精品级别的古董,尤其是这么多一整套可不是一般地少见。
当然,有他名气加成的情况下,价格只会更高。
包间里。
杨磊随意翻了翻餐柜,有他的,有宋芳菲的,有赵晓竹的,还有苏洛洛的。
这个小女人……
这算是假公济私么?
刚开始还说什么是他和他的女朋友专用包间。
结果悄悄地把自己也塞进去了。
这态度,简直不要太明显。
杨磊笑笑,直接点菜,不多,就四菜一汤,“安排上吧,不用太着急,先配菜,什么时候下锅听我指挥。”
“嗯?”苏洛洛眨眨眼,“磊哥,这是约了人?要谈正事儿?”
“对。”
“什么人啊?值得你这个好久没出现的大佬亲自接待?”
“咱们张院长。”
“他啊,”苏洛洛忽然揽住杨磊的胳膊,晃晃蹭蹭地撒娇,“磊哥,你们谈事儿的时候带上我可不可以?我什么都不说,就在一边给你们端茶倒水。”
杨磊咳嗽一声,摁住依然在晃的苏洛洛,“行行行,赶紧安排。”
“谢谢磊哥,”苏洛洛瞬间眉开眼笑地跑出去。
杨磊则缓缓地吐了口气。
十个月前,刚认识苏洛洛的时候,这小姑娘还真就是个小姑娘,虽然长得很俏丽柔美,但还带着点小女孩所特有的稚气,身材也不突出。
但现在的苏洛洛,明显长大了。
各方面的长大。
颜值更高了一些,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可爱,但多了几分成年人的秀美。
气质也更加干练。
身材不用说,刚才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长了不少。
就那么几个小动作,差点让他当场出丑。
这也是他赶紧答应苏洛洛的原因,不然的话,可就要出大丑了。
平息一下心态后,他对着包间里的镜子整理一下形象,去门口等待张维英。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院长,是行业前辈,是可以参与国策制定的大佬,他这个年轻晚辈学生该低调还是得低调一些,出门迎接对方并不丢份儿,哪怕他再怎么不喜欢张维英,也不能做太失礼的事情。
不到十分钟,他就看到了张维英。
看样子,张维英还是有点小迫切,不然的话完全可以让他多等一会儿。
当然,张维英很急切也正常。
毕竟是一个亿的大项目呢。
北大一年才多少财政预算?
光华学院真要能拿到一个亿的捐款,那可真要支棱起来了。
其他方面的好处就不说了,仅仅是压隔壁一头这一点,就能让所有北大人开心好一阵子。
隔壁清华可没有哪个大一学生能拿出这么多钱无偿捐献给学校,就是毕业生,那也只有极少数。
没办法,这个时候国内经济状况就这样,能拿出一个亿现金的人都不多,何况是无偿捐献?又何况是大一学生。
而且,这笔钱是捐给光华学院,还是捐给北大本校,也有很大区别。
张维英身为光华院长,肯定希望把这笔钱留在本校,老张才刚上任,当然希望能早点、快点拿出亮眼的业绩,这一个亿的捐款就是最闪亮的业绩,毕竟当初把杨磊招进北大,也确实有老张参与,尤其是杨磊提出要带上宋芳菲这事儿,本来学校招生办那边是拒绝的,是老张拍板决定同意这个离谱条件。
所以这笔捐款还真就可以算作是老张的业绩。
否则,让杨磊跑到隔壁,北大和光华可能会被嘲笑好多年。
毕竟,因为一个名额损失一个杨磊这样的天才,怎么看都是一个很愚蠢的决定。
只要清北之争存在一天,北大就要被嘲笑一天。
杨磊的成就越大,北大被嘲笑的力度就越狠。
一点也不夸张。
看看张维英的反应就知道了。
杨磊等张维英到食堂门口,快走两步下了台阶,迎上去和张维英握手,“张老师,欢迎欢迎,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不,来过好多次了?”
“啊?微服私访?”
“主要是这里的饭菜好吃又便宜,”张维英拍了拍杨磊的手掌,“我的工资也不高,该节约的时候还是得节约,何况我感觉这里的经营模式挺新颖,感觉可以在学校食堂推广推广,所以就多来了几次,悄悄地观察学习。”
“能获得张老师的认可,我这餐厅就没白做。”
“呵呵,我个人认可没用啊,我可也听到了不少骂声。”
“哦?什么人在骂?”
“有学生,也有其他饭店老板,还有学校食堂,反正口碑不是特别好。”
杨磊笑了,“这在我的预料之中。”
“那你有解决办法吗?”
“没有,”杨磊深吸一口气,“在做这事儿之前,我就做好了被骂甚至被打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是真正的断人财路,被骂几句那真不算什么,至于解决办法,那是真没有,只能交给时间去处理,还是那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张维英挑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对。”
“这话有点意思,”张维英笑笑,“你觉得你在做好事儿?”
“对。”
“不解释解释?”
“没必要解释,”杨磊指了指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最好的解释,我这个食堂每天可以为单个北大学子节省至少十到二十块钱的餐费,一个月就是三百到六百块,对有钱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工薪阶层甚至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而言却是一笔大数字,因为他们的月均生活费也就五到八百元,这什么概念?”
张维英沉默片刻,点点头,“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好事儿,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杨磊再笑,“考虑到了,我也承认,但我认为这不算错。”
“不算错?万一把其他餐饮商户甚至学校餐厅挤兑到倒闭,你一个人能管得起这么多人的餐饮?”
“首先,我这个餐厅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把他们统统挤兑倒闭,”杨磊摇摇头,“其次,就算有餐厅或者饭店被我挤兑倒闭,那也是自找的,因为总会有其他质优价廉的餐厅填补进来。”
“嗯?”
“成本,利润,”杨磊吐了口气,“我这个餐厅的成本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没盈利,但也不亏本,这意味着只要其他同行的价格没有比我这里更低,他们就有得赚,只是赚得没那么多了,以前可能月赚一百万,现在月赚只有十万,很多餐饮店老板接受不了这个降幅,但总有餐饮店老板能接受,而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