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开心点。”
“庆祝,必须要庆祝,我已经在首都饭店订了桌子。”
“是大家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不准骄傲,得继续努力才行。”
“奖金有,而且不少,我杨磊什么时候亏待过兄弟姐妹们?”
“不光有奖金,还有车子、房子这些好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年底的最终评选,所有人都有机会。”
“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一会儿保洁阿姨打扫起来多难啊,各回各岗位,回头再慢慢跟你们聊。”
杨磊连哄带赶,好不容易把这些人赶回了岗位。
然后带着叶甄、赵晓梅、张海洋几个人回到办公室。
“坐坐坐,来,我给你们倒水,今天你们都是大功臣,哈哈。”
叶甄轻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老板,我们会做得更好。”
杨磊点头,“这个我信,不过今天就只论功行赏,其他的以后再聊。”
张海洋瞪大眼睛,“老板,这就要赏了?”
“那当然,有功必赏,你们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这时,赵晓梅开口,“其实没必要,因为羚羊微博能有现在的成绩,主要功劳在老板你身上,我们这些人都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微不足道的工作,连现在这个成绩都是烧钱烧出来的,所以,真要行赏,我们反而受之有愧。”
杨磊笑了。
这赵晓梅真不愧是在官场上历练出来的人才,这话说的……
听起来不太好听,甚至有可能招惹来同事下属们的反感和厌恶,毕竟大家都盼着领赏呢结果你说功劳都是老板的,这不是给大家添堵么?
但是,别忘记赵晓梅的人设。
赵晓梅目前在羚羊科技内部的定位就是这样的,是镇场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这些人添堵,免得他们飘起来。
而且有了赵晓梅这么一番话,不管最后杨磊到底能发出去多少奖励,都能帮杨磊吸引一部分火力。
人心都是不满足的,欲壑难填就是这个意思,你发再多的奖励都有人觉得不够多,尤其是那些拿得比较少的人,到时候难免会埋怨杨磊不大方不公平等等。
但有赵晓梅这么一番话,那些人就会下意识地把怨气发泄在赵晓梅身上,把赵晓梅当成是他们拿不到更多奖励的罪魁祸首。
人心嘛。
赵晓梅这是啥行为?
这是主动跳出来帮老板当挡箭牌,是再高明不过的拍马屁行为,是更高级的职场生存技巧之一,可以一举多得。
当然,前提是有个能读懂赵晓梅行为的好老板。
如果老板是个憨包,根本看不明白赵晓梅的言行,那就很尴尬了,属于演戏给瞎子看。
好在杨磊不是憨包,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赵晓梅这些话的意思。
所以先是朝赵晓梅点点头,然后才反驳:“不,该咋样就咋样,我是有功劳,但也不能掩盖你们和员工们的功劳,何况羚羊微博的开局成绩实在太好,哪怕只是图个喜庆,这奖励也不能不发。”
这不,奖励还是要发。
但作用在员工身上,杨磊这个老板的威信就更重了。
把一件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变成了他这个当老板的据理力争排除万难也要给员工发奖励。
这让员工们如何不拥护爱戴他这个老板?
至于赵晓梅,被员工们怨恨也就怨恨了,她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干这个工作的,而且有杨磊给撑腰,赵晓梅就算被所有人都怨恨也不影响她的工作。
啥?
抗压?
在体制内混到赵晓梅那个高度,抗压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但凡抗压能力差一点,都爬不上去。
体制内的工作是清闲,可以混日子。
但只要你想往上爬,那所面临的竞争就是地狱级别的,竞争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光要小心同级别的竞争对手,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空降和异地调动等等。
相反,民企职场内的这么点压力,在赵晓梅这种人眼里真就是小菜一碟。
所以赵晓梅一直很淡定。
反倒是张海洋和叶甄都有些惊疑不定。
赵晓梅的淡定,和叶甄、张海洋的惊疑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也足以证明这三个人在办公室斗争这块的差距。
把叶甄和张海洋绑一块都不是赵晓梅一个人的对手。
如果赵晓梅真要往死里搞这俩人,且杨磊放任不管的话,怕是不用三个月,叶甄和张海洋都要滚蛋。
张海洋有技术基础,多少还有那么点抗争之力。
叶甄这种纯管理岗的会败得非常彻底。
好在老板是杨磊。
杨磊能搞得定这三个人。
而赵晓梅也没有搞事情的打算。
至少目前没有。
所以,羚羊微博有赵晓梅这么一只怪兽镇场子,未来可期啊。
确定下要奖励的事情,然后就是具体奖多少、怎么奖的事情。
赵晓梅的态度很明确,“直接给现金奖励,房子、车子到年底再发放,以年终奖的方式。”
叶甄也点头。
张海洋稍微有点不同意见,“其他没问题,但有几个程序员表现确实不错,要不给点实物奖励树个榜样?”
建议都是好建议。
都有自己的道理。
最后,都看向杨磊。
这小事儿也要老板出马?
杨磊吐槽。
但也知道这很正常,老板在场的情况下肯定要把决定权交给老板啊,尤其是这种不涉及原则和根本的决定。
这叫啥?
这叫高情商。
何况杨磊这个老板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把决定权交给老板,他们很放心且百分百信服。
杨磊其实也有点犹豫。
因为正如赵晓梅所说,羚羊微博能有现在的成绩,他这个当老板的才是最大功臣,微博是他拿出来的,推广费也是他出的,张海洋这些人确实只做了一些简单的工作。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奖励也应该奖励他自己。
但是,目前羚羊微博的成绩确实不错,非常非常不错,是标准的一炮走红,甚至超出了他这个老板的预期,从这个角度评判,奖励是应该的。
那么问题来了,奖励谁?奖励什么?奖励多少?什么时候奖励?
肯定不能奖励他自己。
就算要奖励,也只能悄悄地奖励自己,不管多少都不适合公开,因为只要公开,员工以及吃瓜群众就都有意见了,哪有公司出了成绩老板自己奖励自己的,公司都是自己的,再从公司里拿钱奖励自己,很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转移资产。
所以只能奖励管理层和员工。
那么奖什么?
杨磊扭头看了看身边这三个核心管理,“以现金+实物为主吧,今天先来一轮红包礼,每人一份,额度相同,然后再发突出贡献奖,月底和工资一起发,最后是实物奖,可以是车子和房子,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先内部审核一遍,然后公示,最后选三个上上下下认可度最高的获奖,年底和年终奖一起发放,咋样?”
叶甄、张海洋和赵晓梅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这是最周全也最稳妥的,谁也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