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为什么还要成立飞越科技?”
“我惜才,你是个人才,创意也不错,虽然你的短博客在微博面前毫无价值,但跟其他做社交的同行相比,已经领先了一大步,所以我才愿意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证明一下你自己。”
“可是,有微博在,短博客完全没有竞争力,你的投资会全部亏掉。”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按照你的发展纲要做事儿吧,该推广推广,该炒作炒作,我有其他需求的时候会跟你打招呼,而且现在是群雄争霸阶段,短博客也有短博客的优势,认真搞,必然有立足之地,而且……”
“什么?”
“而且你的短博客虽然在各方面都不如微博,但现在有了现成的模板,模仿总会吧,一点点更新升级,几个版本之后谁还记得你做的是短博客还是微博?”
“这,这,杨总,你是让我抄袭你的微博?”
“你可以这么理解,”杨磊坦然承认,“不过微博这个名字绝对不能用,因为这是羚羊科技的专属商标,有专利权的那种。”
没错,杨磊就是这么绝。
直接把“微博”两个字注册成了商标,还申请了专利。
而且已经注册成功。
这是双保险。
从今往后,除了羚羊科技外,其他任何个体或者组织都无法使用“微博”这两个字进行商业活动,盈利非盈利的都不行。
这一下子就绝了其他同行彻底跟风的可能。
模仿抄袭?
没问题。
但对不起,名字不能模仿也不能抄袭,可以叫短博、小博、细博、轻博什么博,唯独不能叫微博。
有人可能觉得就一个名字的事儿,不影响大局。
错,很多时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一个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的名字,能给用户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极其有利于传播,否则,用户想跟朋友聊聊你的产品使用体验却经常被拗口的名字卡住,还谈什么用户体验?
纵观互联网世界里,大火的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名字极其亲民,第一条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读着很亲切,一点也不拗口,然后就是通俗易懂,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干啥用的。
相反,那些名字拗口的;互联网产品,基本上火不起来,或者无法长久。
只有极少数是例外。
这也是杨磊给公司起名字非要用羚羊、蚂蚁的主要原因,这些动物和昆虫都很常见,读起来也顺口,而且因为是专属名词,用户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固有的印象,想到蚂蚁就会想到蚂蚁科技,想到羚羊就会想到羚羊微博,把他的公司产品和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更容易让用户接受,会大大降低用户的抵触感。
不过很明显,现在的谭贵青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陷入了“特许抄袭”的狂喜中。
谭贵青好歹也算是个不错的产品开发经理,能早早想到简短化博客这个概念,证明他的互联网嗅觉还是很敏锐的。
所以,看到羚羊科技的微博,谭贵青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差距,不说ui这些虚的,仅仅是那种更简洁的交流方式,就把短博客甩在了身后,加上那划时代的ui设计,对飞越科技的短博客而言,完全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以至于谭贵青是绝望的。
但现在,杨磊却允许他抄袭模仿。
这不开心还等什么时候?
可以模仿的情况下,谭贵青自认为可以同羚羊微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无非是得加班改版,但有现成的模板,工作量大大降低,不用一个月就能搞出来。
所以,谭贵青大喜之下,连忙道:“磊哥你放心,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把短微博更新到最新版本。”
“做好点,不要让我失望。”
“一定会的。”
谭贵青自然满口包票,但还是有点忧虑,“可是磊哥你这么弄,图什么呢?”
杨磊很淡定:“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把飞越科技经营好才是最主要的,毕竟飞越科技做得越强,你赚得就越多,对吧?”
“双赢,双赢。”
“嗯,双赢。”
杨磊点头。
心里却道:不过这个双赢,是我赢两次。
又聊了一会儿,杨磊才挂上电话,挂电话之前还不忘叮嘱道:“明天我会去公司一趟,和你当面好好聊聊,你提前把你的疑问和问题都总结一下,到时候我一次性地给你一个回复,免得你整天疑神疑鬼,行吧?”
谭贵青更开心,“好好好,我在公司等你,那磊哥再见。”
谭贵青心里有疑虑吗?
有。
不但有,而且非常多。
因为谭贵青是背叛过杨磊一次的人,虽然后来获得了杨磊的原谅并且又重新成为合伙人,但要说内心不忐忑,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听到杨磊这话,自然明白杨磊的意思,就是要开诚布公地交流,说不定还会有好处可拿。
毕竟安抚人心嘛,给好处是最直接的方式。
至于杨磊,他的心思根本没有定数,一直在变。
当然,他的心思变化不是无序变化,而是会随着情况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可能会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而变化,反正他有那个能力和实力,再怎么变,情况也不会脱离他的掌控。
就算就算情况非常糟糕,真的脱离了他的掌控,他也不怕,大不了放弃而已。
他实力雄厚,不在乎那么点小损失。
哪怕是全盘皆输,一朝回到解放前,他也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吃软饭去,怕不是到时候会被身边的大小女人抢疯了。
挂上电话后,杨磊继续陪着赵晓竹处理公司事务。
当然,主要是教赵晓竹各种处理方式,毕竟,赵晓竹挂着总经理的头衔,虽然也是个甩手掌柜,但活儿还是要做的,要不然赵晓竹也不会忙到都没时间和杨磊约会的地步。
快下班的时候,赵晓竹在他的帮助下处理完积压的事务后,他才道:“你需要一个总助,或者靠谱的秘书。”
“这个,有,有必要吗?”
“非常有必要,你有天赋但是在处理公司事务这块的经验为零,你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带带你,最好是可以帮你把关的那种,总助或者秘书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那种有过若干年工作经验的。”
“现在招人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越早越好,如果人选挑得好,甚至可以当高级管理甚至总经理培养。”
“新招来的能信任么?”
杨磊笑了,“你又犯了一个错误。”
“啊?”赵晓竹茫然瞪大眼睛,完全不知道哪里又错了。
杨磊笑眯眯地拉起赵晓竹的小手,“信任这东西非常奢侈,你想在职场中找信任,这难度无异于在酒吧里找雏子,有,但很少。”
“这,这,没有信任怎么做事情?总助或者秘书这个岗位那么重要……”
“这没错,但是也别把信任这东西太当回事儿,因为这东西说有就有,说没就没,前一分钟还有,但下一分钟可能就没了,这东西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在彼此的合作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如果因为新招的人没有信任就不招人,那公司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