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

老两口犹豫了。

好吧,还不算老,都不到四十岁,正值壮年,包括他母亲,好好收拾收拾也还是个乡村美妇呢。

但性格和为人处世却和老了没什么区别,老了以后啥样子,现在就啥样子,一辈子呆在小山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方面面几乎没什么改变。

所以,让这俩人舍掉家里这些鸡零狗碎去首都过日子,还真是为难他们。

杨磊知道这点,所以,再次加码,“鑫鑫这学习成绩也就这个样子了,要是一直待在咱们这小地方,以后就算不种田也难有大出息,但要是能把户口转移到首都,那就不一样了,高考这块就要占很大便宜,平均录取分比较低,而且可选的学校也多,只要不是太差就能去个不错的学校,淼淼就更不用说了,在首都长大的孩子和在咱们这小地方长大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可是……”

杨磊再发力:“再说了,你俩去了首都又不是真的不回来了,农忙就回来,农闲再去首都,寒暑假还能在家常住,无非是多跑几趟而已,坐飞机多快啊。”

杨磊爸爸开口了,“问题是我和你嫲这么年轻,去了首都总不能闲着天天看孩子吧?”

“那不正好,你俩可以轮流回来照看家,你辛苦点多跑跑,我妈就做饭带淼淼,首都不比咱们这地方,孩子上下学都是要接送的,你闲了就去首都帮我妈,有事儿就回来忙田里的活儿,这样两边都不耽误,也不会太闲,更不会太忙。”

“……这不就退休生活么?”

“对啊,就当是提前退休了,早点享受生活,实在闲不住,在首都也能找点清闲的活儿做。”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杨磊也就顺水推舟的把老两口拐到首都去体现享受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吧,重生前老两口吃的苦头已经够多了。

在他的劝说下,老两口最终还是松了口,同意搬到首都去住。

然后,当即就开始收拾东西。

很显然,对于能举家前往首都生活,老两口还是很激动甚至有些向往的,舍不得家里的东西归舍不得,和向往首都并不矛盾。

有选择的情况下,是个人都会选择“全都要”。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

七八辆车在杨磊家门口停下。

大小记者们先下车,对着后下车的领导一顿猛拍,然后开始拍摄杨磊家破烂的木栅栏围墙和乱七八糟的泥土院子,最后才转到杨磊一家人上。

提前得到消息的杨磊和村、镇几个干部赶紧上前握手。

面对省里来的大佬,杨磊的态度放的很低,绝对不多嘴,领导问一句,他就老老实实的回答一句,更不插嘴甚至打断领导的话,表现的极有分寸。

原因很简单,这是真正的大佬,就算重生前巅峰时的他也惹不起。

而且这场合也不是和领导谈天说地的场合,关系再好都得收敛起来,何况还是第一次见面。

好在领导就露了个面,和他说了几句话,把奖金拿出来和他一起拍了一张照片,屋里屋外留了一些影像,拍够素材之后就离开了。

记者们则留下来做采访。

采访的内容和前几次没多大区别,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最大的噱头是他高二高三两个学期的努力和进步,以及他搞的兴趣学习小组,再就是他刚刚撰写的那本填报志愿指南。

当然,人家不会明目张胆的给他打广告,需要巧妙的引入这个话题。

这些天天玩笔杆子的人,手段很高明。

嗯,看在每人五百块的大红包上,也得把这事儿做的漂漂亮亮的。

从某个方面讲,这年头的记者很有职业操守,收了好处就一定会说好话。

何况杨磊这是好事儿,吹得过分点也不影响什么,加点小广告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无伤大雅。

于是,采访进行得很愉快。

等北大招生办的老师赶来,这气氛更热烈。

中午十一点左右,镇邮政局的小车挂着大标语开进来给杨磊送录取通知书,那场面,要多热烈有多热烈。

刚吃午饭,出版社的人和老校长一块来了,在记者的见证下签下一份出版合同。

版税很不错,18%,这是少数知名作家才有机会拿到的高版税,普通作家的版税多在10%左右,少的8%,多的10%。

之所以给杨磊这么多,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书的销量如何全看杨磊的名气有多大,换句话说,杨磊能决定着出版社能否赚钱,如果杨磊不配合,出版社就算不亏本也赚不了太多,但相反,杨磊要是愿意配合出版社进行宣传,绝对大赚。

要是没有杨磊这个状元的头衔,这书些的再好也没人看。

所以,杨磊这是凭硬实力拿到的高回报。

这合同一签,气氛更加热烈。

就在这个时候,杨磊再次扔出一个重磅消息,“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件事情,我会把我收到的全部奖金无偿捐献给我的母校屯城一中,并设立一个奖学金,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都会拿出来一部分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这事儿,杨磊还没和其他人说过,现场只有老校长一个人知道。

所以,都惊了。

这可不是几千几万块,而是整整六十万呐。

一个高中生一口气捐出去六十万,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记者们这下子真的疯狂了,拿出对付明星的架势急忙追问“真的吗?”

“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这样的决定?”

“奖学金会怎么分配?”

“你家人同意吗?”

“你为什么不自己留一部分?”

“……”

问什么的都有。

杨磊笑呵呵的挨个儿回答,回答很官方,再挑剔的编辑都挑不出丝毫毛病,可以直接拿出刊登。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确实震撼。

这些年拿到过奖金的各省地区状元有上千人之多,但能一分不留全部捐出去的却一个都没,至少现场所有人都没听说过这种事情。

所以,那叫一个众说纷纭。

连杨磊爹妈都惊了,只是碍于人太多而不好意思打断杨磊说话,他们再怎么也知道这个时候要给儿子留点面子。

等杨磊手捧录取通知书和招生办老师、邮递员一起拍照留影,气氛直接达到巅峰,那些在院子里看热闹的邻居们比晚上唱大戏的时候都多。

快递员离开的时候,杨磊亲手送上一个红包。

钱多钱少无所谓,沾沾喜气嘛。

人范进中举之后都要给报信的人送点铜钱呢,他还能不如范进?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来访的这些宾客才陆续离开。

剩下的就是杨磊自家的事儿了。

杨鑫一直抱着杨磊的录取通知书看,左看看右看看舍不得放手。

杨妈呵斥道:“看什么看,有本事自己考个回来,要是敢弄坏看我怎么收拾你。”

杨爸则小心的把杨磊签的那份合同锁在藏钱的柜子里,“这个可得保存好,千万不能弄丢,那个总编说了,这书一年能买几十万本……”

六岁的杨淼已经懂事儿很多,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杨磊收拾行礼,“哥,去了首都带我爬长城好不好?”

杨磊看这一大家子人,忽然就满足了。

赚钱的金手指》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海岛农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赚钱的金手指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