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多做一些事情,巴结巴结现在的那一位秦王。
这位还在任上的秦王陛下,如今在秦国的声望与权势,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家家念他长生,户户祈他不死。
若有命令,要粮则庶人都愿意省吃俭用多交些粮食出去供他使用。
若有事情,即便是岩石之上,他都能征召出一大批人手去修出奇迹一般的道路来。
这样的人物,若能入其大陵,势必供奉不断。
魏缭没有别的心愿。
就是想跟他葬在一齐。
天下陵,那才是人应该葬的地方!
刚听完一些消息,转身就有亲信来报说公子扶苏到了。
魏缭想了想,点点头:“走吧,去拜见一下公子扶苏。”
对方是以秦王使者的身份到来的,所以一定要去迎接和拜见。
只是,见面之后,魏缭很有一些失望。
简单的对话和交流,魏缭很轻易就估准了扶苏的能力水平与智力水平。
比那位光耀大千,至高无上的秦王陛下,这位公子扶苏简直就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不过即便是小孩子,也得好生伺候着。
毕竟对方掌握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权力。
扶苏并没有发觉魏缭对自己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他只觉得面前的这个人真是个有才学的人物。
这样的大才人物,若只是屈居于这区区一城之中,专司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可真的是太屈才了。
但,偏偏父王那样的人物,竟有能耐叫这样的大才之人屈居于小地方,安心于鸡毛蒜皮。
父王是真的厉害啊!
宁芷抱着有些酸痛的胳膊,微微叹息。
秦国对于大龄而不婚的女性,着实是有一些恶意的。
她这个今年已经二十八岁,都快可以自称为“老身”的未婚女性,即便在自己家族里面,感受到的,最多的也不是上面关怀和温暖,而是质疑与冷嘲热讽。
他们家是司掌记载历史的一门,对外称为太史。
大致工作是跟在秦王身边,记载大小事情,整理归纳,形成史书。
按潜在的规矩说,史书是不允秦王看的。
但事实上,庄严神圣的法律都可以是废纸一张,这种潜在的规矩,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根本与废话没有差别。
何况如今的这位秦王陛下,并不是一位可以以过去的经验揣度的人物。
记载历史的工作,之前是由宁芷的祖父在做。
但祖父毕竟上了年纪,某一天吃了雁鹅,美美的睡了过去,就再没能醒来。
父亲原本是想要去接任的。
但他的志向实际并不在此,而是要与墨家一齐去为庶人改进生产工具。
于是这份重任便落在了宁芷的身上。
一个女人去记载庄严而神圣的历史。
这是过去所从未有过的。
也是大逆不道的。
可是秦王陛下很喜欢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所以她能够直接担任太史工作。
但担任了太史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
相反,这是她不幸的开始。
首先是个人婚姻的问题。
因着“太史”工作的特殊性质,她是跟在秦王陛下身边时间最长的人,也是最接近这位至高无上之人的人。
理论上,会有很多人出于了解秦王陛下的考虑而接近她。
但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
其次就是她所写出来的东西。
太随大流了。
赞颂秦王的功德,这是连路边孺子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堂堂太史去做吗?
大家都想看一点不那么歌功颂德的东西。
大家想要的是表面功德无量,大公无私的秦王陛下不为人知的阴暗一面。
可宁芷写不出来。
于是大家就指责,甚至造谣,说她早与秦王有了私情,于是秦王才保她成为太史,她才那样赞颂秦王。
但这些话也只是背地里低声说一说。
大声讲出来是要出事情的,所以即便是有人有意见,也只是暗戳戳阴阳怪气几句。
宁芷懒得理会这些。
她抱着一箱竹简,慢慢挑灯汇总。
年底了,总应该注意一些的。
今天是很寻常的一天,唯一一点不同是秦王陛下喝了点酒,少工作了半个时辰。
其他的倒没有什么。
宁芷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
她有些疲了。
跟着秦王陛下这样勤勉的人,没有好的体格是吃不消的。
这也算是一大烦恼吧。
她想着,觉得明天如果秦王陛下时间安排允许的话,自己应该可以去买一些胭脂犒赏自己。
王二十一年,无事。
年底,越是临近过年时候,农会中的工作就越是细致繁忙。
经过多年的磨合,人们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繁忙。
不过,虽然繁忙已经到了可以接受,能够形成习惯的地步,但今年总归是有些不同的。
不同之处不在于今年开始变得特别冷。
而在于秦王陛下的嫡长子,秦国的公子,扶苏殿下,驻跸于此!
公子扶苏是个怎么样的人,寻常人是不知道的。
但大家知道,公子扶苏,是代秦王而来的!
这就够了。
这就足够让人高兴了。
见不到陛下,却也可以见到代替陛下而来的人。
大家都觉得今年是值得庆祝庆祝的。
九月二十日开始,江州城里张灯结彩。
早已经熏制准备好的腊肉被庖厨从库房里取出来;腊肠斜切成片,锅里把白花花的猪油铺开,炝些葱、姜、香料,随后一片片的腊肉与择好了的菌子下锅,人头大小的铁铲翻炒着,香味出来,大盆冷水倒了进去,呲啦啦一片声响顿时爆开。
冷水与热锅相遇,有无数的薄雾诞生。
香气冲天。
开锅之前,加些青菜增色,便是顶好的菜式。
炒菜,在铁锅普及开来之后,顺理成章地取代炖煮,成为人们最惯常使用的烹饪方式——这当然不是因为炒菜比炖煮更美味,而是炒菜更加节省柴火。
在这种时代,柴火也是一宗很重要的生存物资。
国家的税收、各县的库存里,专门有这么一项物资储备的要求存在。
喷香的炒腊肠和简单的醋炒白菜,一荤一素,搭配浓稠且熬出了米油的小米粥端上来。
这是魏缭今天的午餐。
“殿下,可要与我同食吗?”魏缭将手中竹简扔在一边,拿起竹筷,象征性地对扶苏进行邀请。
扶苏看着魏缭面前色彩鲜艳的炒菜,如魏缭所料那样婉言拒绝了这种好意。
“还是不必了,君子不夺人之所好。”扶苏勉强笑着。
大锅炒菜,在他,与他相同地位的人来看,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因为这是要节约成本的烹饪方式。
而上层人物,不需要节约成本。
反而应该尽可能地挥霍。
所以,即便是到了江州城,扶苏的日常饮食,还是要有专人负责。
即便是在外面慰劳兵士、以及代替秦王陛下犒赏劳动模范时候吃了一些外界的炒菜、鱼生、牛生、鹿生之类的食物,他也得在避人处用专门的羽掸掏喉,将那些食物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