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未死绝,秦国未灭亡,朝廷如何会缺少钱粮?”
扶苏怔怔。
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这是哪里来的信心。
“那……都像是这样浪掷,钱粮再多,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吧?万一到时候再有事情需要钱粮,朝廷却一时拿不出来,不是还要加税?百姓不体谅朝廷难处,不是要出乱子吗?”
秦王政似笑非笑。
“扶苏啊,这种不加强权约束,底下便沸反盈天闹出乱子的想法是你的,还是你的那几位老师的呢?”
“朝廷里的粮食是底下的人缴纳上来的,用在他们身上,且不说能不能被叫做浪费;钱粮且说会不会用完;朝廷也不说要不要加税;单只说百姓体谅朝廷难处这一项。”
“扶苏,你的老师,他们体谅过朝廷的难处吗?”
“扶苏,你的好友,以及他们的家族,体谅过百姓的难处吗?”
“秦国的税制是如今天下最复杂也最严密的,可即便如此,你的老师也还是没有缴过一点税;你的好友以及他们的家族,也还是用大小称的把戏糊弄人,每年都少缴很多税。”
“就连你,扶苏,你手里的那份钱粮,也是没有缴过税的!”
“我现在若要你缴税,你会体谅朝廷的难处吗?”
“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强要底下开个小灶吃一餐肉食都得犹豫半天的庶人们体谅朝廷难处,要他们这样,要他们那样,还不肯给他们钱粮,还要他们体谅你,扶苏,你算老几?”
“然后是这一次的事情。”秦王政脸上的笑容不见了:“扶苏啊,以前巴蜀之地是没有好好的路走的,他们的路没有修过,是一条又一条的小路,这小路或许是某些商贾为了做生意牟取暴利而修筑,或许是本地人为了便利自己的生存而修建,路窄小的可怜。”
“那时候,是没有人会考虑要去维护和修缮他们的道路的。”
“那时候也就没有相关的钱粮花耗。”
“十余年前,我。”秦王政昂首:“我签发了命令,使得胜归来的兵士重新组成建制,要他们回家去,为他们自己,为他们的乡亲、后人修一条好走的路。”
“随后发现人数不够用,又招揽了当地的丈夫、与秦国愿意前往修路的丈夫,先后四次增派钱粮、人手,花费了举国之力,用了四年,这才终于为他们修了两条路和二十九条桥。”
“巴蜀之地由此可以很好的与外界相往来。”
“那广大的区域里面,不惟是我们秦人,还有别人!”
“他们有些参与了修路的工作,有些没有。”
“但我们所能够得到的消息是,无论是否秦人,无论是否参与了修路的工作,巴蜀之地的所有人对于路、对于桥,都是一样的爱护。”
“就连路口桥头,那些铭刻着为修路筑桥而死的人的名单的石碑,如今十数年过去都还被保护得好好的!”
“他们对于他们的路和桥,的确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的。”
“扶苏,假使你的儿子喊着说饿了,你是会在他喊的时候喂他一口吃,旁的时候不管?还是说他喊了一次,之后你就时时要主动的去问一问看他饿不饿呢?”
扶苏哑口无言。
“庶人身上的那么一点花耗也要计较,偏到了你自己,到了你的老师、你的挚友,他们无论如何花耗,你就又觉得理所应当,甚至还担心他们不够花用了。”
“扶苏,你这到底是心软呢?还是愚蠢呢?”
扶苏连忙起身,跪伏。
秦王政摇了摇头。
扶苏一贯是个心软的人。
但他的心软是只留给“人”的。
在他身边的人,与他相识、接触过的人可能感觉如沐春风,感觉他是仁慈的。
但在他视野范围之外的那些人,那些真正的“百姓”,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秦王政看着跪伏告罪的扶苏。
那是一头伏地的黑龙,鳞片光滑油亮,片片镌刻穷人面。
扶苏到底没有受什么责罚。
因为他本就什么都没做。
只是,这样的一番对话,使得扶苏登上了辅佐宝座的新奇与欣喜尽数消失了。
并且,他开始对自己的父王心怀怨恨。
这种怨恨持续了大概三天。
扶苏的想法是,父王不跟自己道歉的话,自己就要一直怨恨他。
但没多久父王给了他一份特殊的,独属于他的差事,这份怨恨也就消失了。
道歉就是道歉嘛,为什么这么含蓄?
二十一年正月底,秦王政使公子扶苏代秦王行巴蜀,慰劳民众,并制定定期定员修缮道路、桥梁之事。
秦国办事效率极高,只十一月中,十几日的时间,公子扶苏便准备停当,带领了一支队伍,赶赴巴蜀。
扶苏本人的想法没谁知道。
这件事情里,最不满意的人是王后。
扶苏是她的第一个儿子。
对这个儿子,她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
也因此,后面的一双儿女,虽然也都是她亲生,却不免有些倦怠,也没有那么上心了。
这一次公子扶苏出行,是扶苏自出生以来,距离她最远的出行了。
而且还是巴蜀那种穷乡僻壤。
王后因此生了很大的意见,旁敲侧击地给了秦王政许多的表示。
但秦王政的意思,是没得违抗的。
于是她也只能哭一哭,闹一闹。
找人倾诉一下。
她找的是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不仅没有安慰她,反而指着鼻子骂她多事,误事。
她吃了一顿骂,更生气了,于是找了秦王政的心腹,派人猎了六十多头白狐,打算自己动手,织造最好的狐裘,寄送给公子扶苏。
秦王政知晓此事,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打起了王后的主意。
他与夏太后、华阳太后商议过之后,使华阳太后、夏太后、赵太后并王后四位秦国最尊贵的女性一同织布。
布匹染就玄色,裁剪成矩形。
各地遴选出的,获取到了进入天下陵资格的女性劳动模范于是在二十一年的春天收到了一份任务。
为秦国绣旗。
旗帜,在这个时代里是标识,是脸面。
过去秦国的旗帜,是少府专司的。
更是宗室与全国最好的匠人一同织造的。
不过如今宗室有想法的已经在矿场里切身实践他们的想法,没想法的,除了富裕一些,几乎等同庶人。
这件事情,也就空出来了。
咸阳城里的贵族们争争抢抢,到底不敢太过火,不过火,也就没办法真的把别人踢出局。
于是这么一件事情,硬是拖了几年都没有确定下来归属。
秦王政这一遭亲自做出了安排,众人暗戳戳的免不了要骂几声。
但总归,没有人会在公开场合有什么意见。
秦国如今有资格公开对秦王陛下有意见的人只有寻常庶人和底下的小官小吏。
这件事情下放出去时候,朝堂里虽然不敢有什么明明白白的异议,却也有些小建议——重臣们觉得底下卑贱的庶人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
这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