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商业广场只有8层楼,而且现在只修一个主题建筑商业综合体,后面的各种住房都还等以后,所以它的修建速度还是挺快的。
现在11月的时候,它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全完工,正在做最后的封顶和周边设施比如广场、喷水池的建设。
下一步则是在明年1月左右,就可以进行各种内外部装修了。
待到六七月,便可以正式的营业。
比起麒麟商业广场来,四个巨蛋体育馆则是要快速得多。
它现在已经在做内外部的装修了。
外部全部用日.本买来的装修材料,使得晚上的时候,霓虹闪烁之中,会让它近看远看都漂亮。
只不过是费用稍微贵了一些,装修的工序要麻烦和长一些,但最迟也会在三月左右做好。
内部的设备装修也是同样的精细,不过对于这些,建筑师和装修的设计师都有许多经验,时间比外部装修还要快不少。
这么算起来,倒是不会让邓莉君明年6月开始的全华国巡演耽搁。
“嗯,大致上麒麟文化已经和华京那边沟通好了,他们也很欢迎我回去唱歌。”面对殷俊的询问,天后姐姐这样回答道,“初步预定是20个城市,具体的事务还得等到明年春节过后,管哥带着人去华京,跟文化演出的管理部门商讨。”
殷俊略微算了一下,邓莉君这么一趟巡演下来,哪怕每个城市只有一场,起码都是有50万人会听她的演唱会。
“咱们说好,不许连轴转,每次演唱过后,你至少给我休息三天。”殷俊想起了身边的佳人是有名的拼命三女,赶紧的叮嘱道。
“我知道了啦~~人家都好久没有开演唱会了,体力储备肯定够不够!我明年回香江后,还得多锻炼一下呢。”邓莉君娇笑着回答说。
两人对演唱会能不能顺利举行,会不会有人去听,根本没有担心。
首先在官方的态度上,邓莉君作为奥运会会歌的演唱者,在这一次奥运会很是为华人们出了一番风头。
如今她要回到内地唱歌,这就是一个鲜明的态度啊,你说内地怎么会不欣喜若狂的同意?
然后就实力来说,在这个时代,如果邓莉君的演唱会都没有人听的话,那华国的歌星们也别想举行演唱会了。
两年之前,邓莉君发行的《邓莉君》同名专辑,作为第一张正版专辑,如今在内地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亿盘的销售记录,位居所有歌手之首!
更别说在这张专辑以前,那些盗.版的邓莉君的歌曲,早已在大江南北传播得很广了。
无论流行歌曲多么的好听,在这个年代,邓莉君甜美的声音,仍旧是有些保守的华国民众们,最喜欢的。
2020年左右,有网络上举行的一个投票选项。
是关于“你认为过去40年,有哪些曾经影响过华国电视剧发展历程的作品”的。
其中《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以超高得票,牢牢的排在了前五名。
你认真的说的话,《编辑部的故事》在后世的人们,也就是殷俊这样的年轻人看来,也就是华京人惯有的耍嘴皮子调侃,后来冯龅牙的电影,大部分也是如此的。
可在这个年代,这种突破了常规,突破了一本正经的剧情的室内喜剧,还是非常震撼的。
以至于它前前后后影响了70、80年代的两代人。
所以它的投票是特别的高,比起《武林外传》都要高几个名次。
殷俊看过好几遍的《编辑部的故事》,后传也看过。
有些马未都、王硕、冯龅牙编剧上面的小瑕疵,殷俊不但给改了,还让情节转得非常圆润,让它更具有耐看度。
别的不提,香江金像奖影后钟楚虹的加盟,就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亮点。
今年年初的时候,刘小庆获得了金像奖影后,引发了国内媒体的大量宣传,于是民众们是好好的了解了一番香江金像奖。
他们也就因此知道了钟楚虹。
于是,在钟楚虹出现在了《编辑部的故事》里面时,给许多人带来的就是一种新奇,一种必须要去看看的冲动。
故而《编辑部的故事》在华夏电视台一开播,便牢牢的占据了收视率第一名的位置。
它当然比不上超超级神剧《西游记》,也比不上当年的《包青天》,可收视率85%以上的数据,还是无数电视剧都没办法比较的。
特别是在北方这一块儿,它的收视率超过了92%。
出人意料的是,在粤东那一边,喜欢钟楚虹的人也是很多,所以硬生生的把收视率提升到了88%!
别看只比平均数据多出3个百分点,但真正知道南北文化差异的人,就会知道这个数据有多么的难得。
前世的《编辑部的故事》,其实就是在长江以北最为红火,剩下来的就是西南三省和两湖,收视率也非常高。
但它在江浙沪一带收视率就要下降一些了,最差的还是粤东闽南一带,基本上收视率只有一半。
这一点,就算是在《家有儿女》,也只是稍微改善了一点而已。
所以沪海在没几年之后,就推出了《老娘舅》这个本帮的电视剧,95年到207年,整个儿播了十二年。
但这部电视剧的受众范围却更是狭窄,基本上也就在沪海周边,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
然后粤东这边也不示弱,他们紧接着推出了一个史上最长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到2020年都还在拍摄和播放,收视率居然还一直不错。
当然了,《外来媳妇本地郎》也只是在两广最受欢迎,充其量闽南还有一点人气,其余的就不行了。
倒是蜀川推出的《哈儿师长》等电视连续剧,受到的欢迎却很大,远远超过了沪海和粤东的。
这里面其实是有很严谨的缘由的。
因为论起方言的受众程度,没有哪个比得上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华京话,所以华京拍摄的这些情景喜剧,天生就有碾压性的优势。
再加上它们是由华夏电视台来播出的,覆盖面积也最广,所以收视率自然最高。
接下来说蜀川的。
蜀川的电视剧虽然方言也很浓,但其实蜀川话和普通话的差别并不大,只要不快速的故意说土话,慢慢的说,一般都还是能听懂。
再加上蜀川话其实和云贵两湖这四个省的话,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么几亿人口一出来,你说收视率高不高?
沪海和粤东的方言,就要复杂许多了,不看字幕,很多人根本就听不懂。
听不懂就意味着笑料没办法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这让人怎么嗨起来?
就比如香江电影一样,为什么星爷的御用配音少不了?
不就是因为只有听着他的普通话,才能让大家开怀大笑吗?
那些所谓的喜欢看原音的,不是粤东人就是喜欢装比的——看电影听笑话,自然是最熟悉的语言,才最能引发共鸣!
如今是1984年,其实在前世的时候,去年《沪海滩》就在沪海电视台播出了。
但这一世因为很多缘故,《沪海滩》并没有如常的登陆内地。
可历史的大势是不可阻挡的。
人们喜欢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营养,自然也就越来越渴望有精致的电视剧来丰富他们的夜间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