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有了一批好的演员,有了一批自己用熟了的制作人员,殷俊的执导渐渐的又开始如鱼得水,非常的畅快。

殷俊拍戏的时候,可没有管过什么时间的限制,一旦条件许可,经常连续拍就是五六个小时,连喝水休息都没有。

有时候挑灯夜战到凌晨两三点,也不会有什么顾忌。

即便是好莱坞,也没有演员敢说殷俊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对一个导演你可以这么说,但这位导演同时又是奥斯卡级别的大牛,更是好莱坞第一巨头的时候,你这么说话,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演艺生涯开玩笑。

到了捷克,殷俊便更是如此,常常都是为了进度和拍戏的流畅为第一,其余的什么都能忽略,能排在后面。

哈婕科娃和叶琳琴娃这两个才加入剧组的女孩子,也跟着累得够呛。

她们每天从早上都得忙到晚上,有时候只睡了四五个小说就得爬起来继续跟着殷俊工作。

本来都有点想法的哈婕科娃,到后来根本就不再想什么殷俊了,只想着能拿一天好好的睡一觉,什么都不做,这就最好。

倒是看起来更加娇滴滴的叶琳琴娃,韧性比起姐姐要强多了,虽然经常说话都弄得嗓子干哑,但她从来都不喊苦不喊累。

即便再怎么的辛苦,第二天一大早,她必然是出现在殷俊的身边,开始工作。

只不过这丫头的饭量是涨了不少。

关键是她无论怎么的吃东西,就是没有一点胖的迹象。

再加上和殷俊熟悉了之后,许多殷俊还没开口的东西,她都能提前想到,去帮殷俊给吩咐下去,这倒是让殷俊省了很多的功夫。

由此,少年对这位已经完全成为自己翻译兼私人秘书的女孩子,是称赞有加。

少年决定再考察一段时间,如果叶琳琴娃还是那么出色,并且有着足够多的进步的话,他不介意把这丫头带到美.国去,让她在美.国的麒麟集团北美分公司担当一些职务。

至于她的那个姐姐……

虽然哈婕科娃懒惰了一些,但该她做的事情也从来没有推脱过,而且和剧组的大家都能打成一片,非常会处关系,连石少明都提起,这女人是天生的社交高手。

天知道这个女人在和自己见第一面时,那种又害怕又矛盾的样子。

但殷俊也晓得,之所以哈婕科娃能这么的放得开,完全是因为自己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平台。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哈婕科娃,自然就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干得很漂亮。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家族基因的缘故,哈婕科娃的英语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说话,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美.国口音了。

至于叶琳琴娃这种天才,已经在标准口音之外,学会了洛杉矶腔调和内华达州的土话。

《钢琴家》并不是多线叙事的方式,所以殷俊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的。

拍摄的过程中,汤姆汉克斯也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狠劲儿。

本来汤姆汉克斯的身高是183公分,体重150斤左右就比较匀称。

他为了拍《钢琴家》,已经瘦到了130斤。

并且还不是靠锻炼来减肥的,而是只那么少吃东西,少吃肉,靠饿来瘦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出消瘦的感觉。

钢琴家嘛,都是艺术家,自然是瘦一点的好。

可剧本的后半截,当席皮尔曼不断的颠簸,不断的受到打击,到处东躲吐蕃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吃的,他就会变得更加瘦——如果不是因为瘦,他也不会抱着水果罐头跌跌撞撞的在废墟中找寻工具,最后在打开罐头的时候,遇到了那位好心的德军军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德军军官其实并不是良心发现,才救了席皮尔曼,而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好人。

这位曾经是学校老师的军官,从小兵开始,一路晋升到了驻波兰的高级军官,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路都在帮助那些可怜的波兰人和犹太人。

受到救助的不只是席皮尔曼一个,还有很多人。

所以之后他被老大哥关在了监.狱里面,许多的波兰人犹太人,都去向老大哥求情,让他们放了他。

可惜最后没有人成功,这位善良的德军军官还是死在了监.狱里面。

在拍戏的时候,波兰斯基并没有特意的强调这一点,他没有过分的煽情,没有把这位德军军官当成了又一个辛德勒,而是让他处在一个帮助者和旁观者的角色,来继续表达席皮尔曼的遭遇和磨难。

不能说波兰斯基的表达有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殷俊也知道波兰斯基的想法。

如果让这位德军军官出彩了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不是在描述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是在讲述一个救赎的故事了。

殷俊觉得这样很好,这种表达才符合《钢琴家》的书籍描述,以及那种悲戚的命运感。

所以在殷俊的剧本里面,德军军官的表现也比较平淡。

不过少年准备在影片末尾的时候,写一句对这位德军军官的感激。

毕竟做了好事,救了人命,就应该受到表扬。

话题说回来。

为了表现席皮尔曼的精神崩溃和身体受到折磨,汤姆汉克斯必须还要瘦下去。

这是殷俊跟他说过的。

于是从拍戏的第一天开始,汤姆汉克斯就刻意的控制着自己的饮食。

到了第三十五天,汤姆汉克斯几乎就靠着鸡蛋和沙拉来过日子。

这样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五十天的时候,汤姆汉克斯就只有108斤了。

当开拍德军用火焰喷射器扫荡房子,迫使席皮尔曼不得不离开躲藏的荒废房子时,汤姆汉克斯已经只有100斤上下。

这个时候,蓬头蓬脸、满脸胡须的汤姆汉克斯出现在镜头前时,他的脸部、手、脚和整个身躯,都消瘦得可怕。

拍完了第一组镜头,殷俊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而身后的掌声,也响成了一片。

在完成了《旺角卡门》后,王嘉卫是充满着期待的跟着殷俊一起,去了美.国,又辗转到了捷克。

虽然说是助理导演,但王嘉卫的工作非常多。

石少明总体策划全部片场的事情,王嘉卫则是要负责拍摄的镜头,盯着镜头要怎么才能表现出殷俊的意思。

这个工作可一点儿都不轻松,最开始的第一组镜头,王嘉卫就被殷俊呵斥过一次,因为他没有督促摄像镜头从侧面角度给汤姆汉克斯的那双手用特写。

王嘉卫已经拍过了一部自己的电影,也就是《旺角卡门》,但在殷俊面前,他却是跟学生一样的。

甭说他拍过一部电影,就算香江其它赫赫有名的电影导演来了,在殷俊的身边,也只能是充当小助手的份儿。

特别是这种文艺电影,那是殷俊的拿手好戏,哪个导演敢对殷俊的决定指手画脚?

有本事你也去拿两个奥斯卡的最佳导演提名,去拿两部最佳影片的奖项,去捧出一个嘎纳影帝、一个奥斯卡影帝来?

所以,王嘉卫哪怕是被骂,被指责,他也闷声不吭,努力的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去迎合殷俊的需求。

这么一两个月下来,王嘉卫总算是摸到了殷俊拍戏的脉搏,开始能从学徒的角度,慢慢的去琢磨殷俊的拍戏手法,以及对细节的把控了。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4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不懂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第24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