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少林寺》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市,上座率都非常的高。尤其是和我们相邻的粤东省,粤州、坲山、朱海等城市,排队买票的人从早排到了晚。”俞铮道,“参照以前内地电影的势头,恐怕这电影能有好几千万人民币的票房。也就是内地电影票价是5分和1毛不等,如果是换成了港币,那得好几十亿啊!”
岂止!
《少林寺》在内地都是一亿六千多万的票房,换成港币的价钱,那得多少了?上百亿了!!
“内地的票房和我们无关,我们在意的是亚洲的票房。”思绪过处,殷俊道,“联合上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嗯,大致上已经没问题了,除了宝岛没办法进去以外。另外,前天内地就已经把拷贝送过来了,我已经紧急拿到了日.本去制作拷贝。”俞铮好奇的问殷俊道:“你就真的这么看好《少林寺》,所以投入5000万港币的宣传费也值得?觉得3000个拷贝都能消化?”
“广告费并不算什么,而3000个拷贝只是亚洲而已。”殷俊笑道,“等到口碑和风潮起来了,下半年我们还要发行到欧美去,我相信都会有不错的收获的。”
俞铮耸了耸肩,没有再问。
殷俊早已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的眼光有多么的好,更别说俞铮在内地得到的消息来看,《少林寺》确实是火爆异常,拿到全亚洲来试一试,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是麒麟电影多费一点心思罢了。
反正全亚洲的院线,现在和麒麟电影都有合作关系,签下分成合约的困难也不大。
稍微困难的,就是殷俊要求的全亚洲同一时间一起开画,所以才会准备3000个拷贝。
之前享受这一待遇的,只有《生死时速》。
难道在殷俊的心中,《少林寺》能和《生死时速》比较?
想到了这里,俞铮又摇头一笑,这怎么可能?
一部古代的武打片,怎么可能和那么酷炫的《生死时速》相比?
不过是老板来自于内地,对内地很有感情,所以才做出这种非理性的决定罢了!
《少林寺》在内地火热上映,最受益的是谁?
当然是李联杰了!
他一下子就成为了少林小子的化身,无数的年轻人为了银幕上的李联杰而疯狂。
再过了几个月,这些年轻人还会因为迷上了《少林寺》,而不远千里的前去嵩山少林寺学武,结果看到的却是烂垮垮的一座破庙。
也是在这个时候,地方政.府才发现了少林寺有大大发展的潜力,所以不惜重金的打造少林寺,最后成功的把它运作成了一个商业品牌。
在陆陆续续去少林寺学艺的人之中,有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这个叫做王葆强的少年,大概也想不到,再过二十年之后,他就会成为一个同样的功夫明星。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在目前来说,李联杰就一下子火遍了全华国。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然后围着他、簇拥着他,让李联杰也尝到了出名的荣耀。
李联杰也从师父吴斌那里听说了,《少林寺》在全华国放映都陷入了爆满的境地,这也让他非常的骄傲。
但在李联杰询问“票房有多少”时,吴斌就愣住了。
只是负责训练徒弟的吴斌,哪里知道这些?
他赶紧的去找负责放映的电影界人士询问,结果得到的答复却是“不知道”。
一方面现在华国的电影上映根本就不大规范,广播管理局批准各大电影厂制作拷贝后,就直接用几百乃至几千不等的价格卖出去,这样无论电影院放映得到多少钱,那都是自负盈亏。
虽然最后也会统计票房,但这个票房根本没什么意思,电影制片厂得到的,只能是卖出拷贝的钱的拨款。
是拨款,而不是分成。
这个年头,电影制片厂全都是国营的,你哪里有资格说分成?
只能说上级的单位拿到钱之后,再分发一点给你,卖得好就多给,卖得少就少给。
另一方面,《少林寺》有些不一样。
它是香江的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拍的,虽然也是一家人,但人家在香江发展,担负着为我们的宣传做前沿阵地的重任,肯定不能随便给点就行了。
中原电影在香江呆久了,自然也学会了香江的那一套,要求的是分成。
他们也要得不多,比香江本地上映要求的要少一些,大概是30%左右的票房分成就行了,而通常香江电影在本地上映,一般都是50%。
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这个分成被当成严肃的任务,经过讨论之后被批准了。
但也只能是计算卖出多少拷贝之后,才能给他们分成。
至于说到底他们卖多少拷贝,这其实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的。
因为一部电影的拷贝,并不是一家电影制片厂在做。
比如说东南部就是珠江电影制片厂负责拷贝,西南就是峨眉电影制片厂负责,东北就是吉春电影制片厂负责……
现在都是在做市场经济了,所以遇到很火爆的电影,他们通常都会在预定的拷贝数量之外,多做一些出来,卖出去就相当于给本单位职工的福利了。
但是他们报上去的,肯定没有这一部分。
这就是小金库的雏形了。
而现在电影才上映了几天时间,各地的统计数字都没有出来,因此吴斌没办法问到具体数字,那也很正常。
但是也有电影界消息灵通的人士,专门给吴斌说了,“按照我多年的经验,这片子拿下5000万的票房,一点问题都没有!”
吴斌回来给李联杰一说,李联杰就更加的高兴。
因为中原电影的经理跟他说了,票房成绩如果好了,是会给他分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