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起来,的确还是宝马比较好一些。
迈森不知道,其实殷俊也挺遗憾的。
虽然在自己的电影没办法合作了,可如果奔驰有合适的摩托车,那么殷俊会很积极的推荐他们去加入另一个剧组的赞助。
那便是卡梅隆的《终结者》的剧组。
州长骑着哈雷摩托,手拿来福枪的经典画面,是无数影迷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就连华国这个摩托车文化的荒漠,也因此有许多人开始追寻起了那辆摩托车的踪影。
可惜的是,做那种超大型的重型摩托车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哈雷公司。
其它的任何摩托车公司,哪怕是宝马、雅马哈、铃木等,虽然有重型摩托车,可在造型的大胆和夸张上,还是比不了人家哈雷摩托。
要是奔驰有摩托车,而且是造型接近的,殷俊会马上让卡梅隆在后期制作中把摩托车商标给换了。
反正哈雷摩托也抠门得很,任凭联艺电影公司的人怎么说,他们也只是给了100万美金的赞助,以及几十辆哈雷摩托车而已。
这还是看在联艺电影公司这个好莱坞七大的份儿上,否则单凭卡车司机和健美冠军,他们能多看两眼就不错了。
一部电影的植入广告,其实早在30年之前,就已经是好莱坞的赚钱手段之一了。
在从今以后的好莱坞电影公司里面,植入广告会越来越多,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影的单纯程度,但却对于电影开支的节省,以及对于制作费用的补充,是有着积极的效果的。
最著名的就是《007》了,为了赚钱,最后连节操都不要了,直接弄了一个福特的蒙迪欧给詹姆斯邦德,看得无数的人是天雷滚滚。
你就算不用兰博基尼法拉利,也得用奔驰宝马吧?要不,好歹你来一辆奥迪车,或者雷克萨斯啊!
什么时候詹姆斯邦德沦落到了那个下场,居然开一辆这种大众化的中型轿车了?
所以在那以后,《007》的逼格就越来越低,让米高梅痛心不已。
殷俊就知道这个惨痛的教训,所以一开始就找高端的品牌来合作,并不会因为钱而选择降低自己的格调。
所以就算是哈雷公司吝啬的只给那么一点赞助,殷俊还是只能无奈的使用它们的摩托车,而不是选择让雅马哈或者是本田的摩托车顶上。
这就跟明星们的片酬一样,宁愿不演戏,也不能降低自己的片酬来接戏,否则你下一步想要再涨价上去,可就是很难的事情了。
沿袭去年的惯例,1月1号的香江,也有一部重磅的电影上市。
它就是新艺城公司的招牌——《最佳拍档》系列的第二部。
这家伙也是够霸道,知道麒麟电影不会跟他们抢夺一月一号这个档期,所以继去年之后,他们又在这个时间推出《最佳拍档》,大有把这个档期固定的意思。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新艺城的七怪总共拍了15部电影,虽然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还是挣了不少钱的。
既然新艺城都挣钱了,那么雷老板的金公主院线,自然也挣了不少钱。
一年这么盘算下来,他们居然差不多有1亿港币左右的税前利润!
虽然比不上麒麟电影公司那么的变x,也比不过有着程龙和洪锦宝的嘉禾公司,但却已经超过了邵氏电影,正式的成为了香江的第三大电影公司。
即便是他们的根基不算太稳,可新艺城手里不但有《最佳拍档》,还有《龙虎少年队》,一年就算只做一部出来,都已经是有耀眼的成绩了,不像是邵氏那样,只能够靠老片子、老式的思维来撑着。
为了今年有更大的成就,去年下半年雷觉昆特意的拨款了3000万,来制作《最佳拍档2》。
3000万这个数目一出,全香江对他们都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
要知道,即便是三年之前,票房冠军的票房也没有3000万啊!
更别说是一部电影的投入了。
能投入500万就算是大片,投入1000万的,根本就没有。
也就是殷俊带动的这种大片制作风潮,所以才推动着香江的电影制作费用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明星的片酬越来越高。
三年之前,30万就能请不错的明星了,一流明星也就是50-70万上下,如果是100万的话,恐怕只有许家兄弟、程龙这样的顶级明星才能拿到,即便是洪锦宝、郑绍秋,都是拿不到的。
现在嘛,据说程龙拍《红番区》就拿了800万片酬加分红;《警.察学校2》的那一群主要演员们,也有100-200万不等的片酬加分红,最高的罗温艾金森甚至到了200万美金片酬;另外在好莱坞出演了《比弗利山警探》的艾迪墨菲更是一个人最后拿了500万美金的片酬加分红。
当然了,艾迪墨菲和罗温艾金森不能算进香江本地的片酬里面,所以最多的还是《生死时速》的费祥。
他凭借着这部电影,片酬加大量的分红,有300万美金,算下来2000万港币左右,真是要吓死人。
别说是这些商业大片,周闰发凭借着《监.狱风云》里面精彩的演绎,又加上获得了嘎纳金棕榈奖,所以麒麟电影给了周闰发的片酬加分红是600万港币。
从这一点来说,香江电影如今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各种费用都在提高,许多小的电影公司都没办法适应这种环境了。
他们虽然还在拍电影,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赚钱也就是几十万、一两百万,亏钱却是一笔就能让他们倒闭。
因为有了殷俊、程龙、许贯杰他们的电影珠玉在前,那些明显就是粗编烂造的电影,怎么可能让香江的观众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