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在过去的十年,这样的奉献精神和认真精神,已经受到了挑战,从现在开始的十年,更是让华国国有工厂体系崩溃的十年。

各种乱象,让30年之后看起来,都禁不住感叹唏嘘。

一旦支撑着工人们的那股子精神气儿消散了,那么我们就不再和日.本一样,而是沦为了真正的一大堆废物工厂,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打得落花流水,成千上万的工厂破产倒闭,最后苦的,还是那群工人们。

现在是1981年,民众们大致上还是淳朴的。

能进入到工厂里面,告别的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告别了面朝黄土种地的日子,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做活儿,对这10000个工人来说,简直是太梦幻的工作了。

最重要的是,工资还那么的高,实习期都有50块钱一个月,都相当于其它工厂或者供销社的正式员工了!等到他们正式入职,起码都是80起,比起在乡村里的父母、兄弟们的收入加起来还多。

这样的工作,你说谁愿意放弃?谁愿意被淘汰?

之前的学习文化、学习英文他们都熬下来了,现在最后要正式上班了,要正式领高工资了,就要被淘汰了,谁能受得了?

不仅仅是他们在这边有点人心惶惶,就连霍健宁他们也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在仔细的观察员工们。

手脚不灵活的、干活儿偷懒的、做事情不开窍的、喜欢耍小聪明的……这些都不是麒麟电子需要的工人。

可问题就是,再怎么的考察和筛选,最多也就是500多人不合适,剩下的全部合格。

按照香江的工人标准来说,他们绝对是最优等的工人,跟麒麟工业园区的那群工人们相比,都丝毫不逊色。

要知道,在流浮山下的麒麟工业园区的工人们,早已是香江的招牌,每次外国来的那些考察团,政.府的人必然带他们去麒麟工业园区,让他们看看,香江的工人有多么优秀。

虽然在文化程度上和上升潜力上,他们不如日.本的工人,但除开了日.本工人,他们可也是数一数二的强悍。

这些工人的出类拔萃,和殷俊的福利待遇有关,也和麒麟集团的严厉制度有关。

但现在的这群工人,薪水待遇比起香江的差了十倍都有余,可人家居然还做得这么好,这让霍健宁他们都有点舍不得砍掉多余的人员。

只不过,你这话都放出去了,再随意的收回来,是有点不像话。

况且麒麟电子收录机工厂,也确实用不了这么多人啊。

现在的6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加上所有的一块儿,8000人都有点富裕,更别说是9400多人。

香江的生意人,可是最讨厌浪费的了。

究竟怎么办,霍健宁最终还是没有办法。

现在来到了内地大半年,他已经非常清楚这边的民风民俗,如果贸然的把已经进入工厂的工人们解雇掉,很容易引发大问题的。

这不关你有没有道理的事情,而是这种事情,很难被工人们接受。

最后他实在是没招了,眼看着正式开始生产的日子要到了,但始终没有一个说法,工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霍健宁只能把电话打回了香江,询问殷俊该怎么办,要不要给省里招呼一声,让他们来帮助遣散这些人?

殷俊听着就拒绝了这个主意。

他比霍健宁更加的熟悉内地的情况,虽然这事儿是麒麟电子有言在先,即使是淘汰那么多工人,也没有任何的错处,但是这淘汰下来的人,却会惹出不小的麻烦,会让政.府非常头疼。

即使是政.府不会怪罪麒麟电子,但不舒服是肯定的。

这也怪霍健宁,你要淘汰人,就先招聘8000,等到淘汰了再按照数量补充进来就行了嘛,干嘛多招2000人?

现在你给了人家希望,人家也拼命的努力了,你却最后非要淘汰本来就合格的工人,换谁身上,谁也想不通啊。

因此,殷俊直接就给霍健宁吩咐了,你把这1500多人留起来,作为三班倒的备用人选。

现在看起来是有些浪费,但也没办法,况且明年就要开始上音乐磁带的生产线和灌制车间了,这些工人正好拿到这两个工厂去做。

得到了老板的允许,霍健宁这才是逃过了一劫。

他赶紧的在厂区用大喇叭宣布了这个事情,并且第一时间通知那500多不合格的员工,让他们离职。

这么干净利落的处理,除了那500多不合格的员工沮丧之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欢欣鼓舞,也使得这500多人的怨气,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工厂的正常运作。

临安市的头头们,见到麒麟电子这么处理,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是担心这样会出问题的,幸好现在解决得非常好,皆大欢喜。

搞定了工人的事情,麒麟电子临安收录机工厂,才选择了黄道吉日,正式的点鞭炮开始生产了。

年产能1600万台收录机的体量,足以让全华国的任何一家收录机工厂为之胆寒!

即使是最开始的几个月,适应性生产最多只开一半的机子,但这股收录机的潮流,却已经开始散开了影响。

无论是沪海的,还是江东的,还是其它地方的收录机和收音机工厂,都在密切的关注起了麒麟电子。

这家来自香江的电子工厂,技术能力怎么样,产品质量怎么样,价格怎么样……这些问题,他们都不知道。

因为人家是香江的工厂,除开一些领导会去看一下之外,他们是禁止任何无关人士进入厂房的。

不像是国内的这些工厂,无论是哪家工厂,都是兄弟单位,俺们可以随便参观,然后参观着学习着,你的技术我就会了。

其实,他们倒不是特别的担心。

香江工厂嘛,各种成本高,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有可能好一些,但是他们的价格贵啊。

我们的价格非常便宜,是针对平民百姓的。

两者的销售对象都不一样,那有什么好起市场冲突的呢?

香江的学校资源其实挺丰富的,很多学校还是教.会学校,收费不高而且非常负责。

在50-60年代的困难时期,许多学生都是靠着教.会学校的早餐和午餐免费补助,才能有充足的营养的。

现在到了80年代,这样的教.会学校还很多。

但是有一点,这些教.会学校大部分是以英文为主,很少有教习中文的。

佳弥小学就是这样的一所教.会学校。

殷俊下车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发现这很有点记忆里面英.国学校的风格。

大红色的砖瓦房为主,尖尖的高塔,无不展现着从维多利亚时代就沿袭下来的英伦建筑风貌。

此时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左右,学校里面的学生,依照年级的不同,已经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一个个的家长都笑着迎了上去,接自己的孩子们回家。

在香江,无论哪里的小学生,只要不是那种非常昂贵学费的私立学校,基本上家长们还是要接送的,也只有上了初中以后,才会渐渐的放手。

香江的学校也是有统一的校服的,只不过比起日.本的来,那就要丑得多了。

这一点,到了2020年都没有改变。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13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不懂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第13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