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我这边也需要熊胆、穿山甲皮、巨蜥皮等等药材,也是比较难取得的。”胡平生道,“那小姑娘.的身体里面,的确有很麻烦的遗传病,现在如果不早点调理,恐怕30岁之后,就会非常严重,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胡平生这一周以来,天天都在给周海湄把脉,甚至连周瑜平都没有放过。
不仅仅是他,廖烛星也跟着去了,两人一阵研究探讨,都觉得有些头疼。
他们虽然是名医,是大家,可有些病症,还是非常难以治疗的。
比如说前两天胡平生就对殷俊说过,周海湄的遗传病,他没有完全的把握,甚至治疗了都不一定能行,如果殷俊觉得不行的话,可以换人。
殷俊自然不可能换人,胡平生已经是名世家出身了,仓促之间你能换到更好的?
再说了,他这样未言胜先言败,这非常符合中医大家的谨慎和小心心理,要是一上来就拍着胸口说没问题,那殷俊才会把他赶出去。
毕竟周海湄未来的遗传病有多么的麻烦,殷俊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可两人说出了这些药材,还是让殷俊大吃一惊。
“这……这些都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啊!”殷俊皱眉道,“有钱但也没地方买,还得招惹官司啊!两位,就没有什么可以替代了的吗?”
廖烛星和胡平生一愣。
半响过后,廖烛星才问道,“殷先生,这是……香江这边禁止使用的东西?”
殷俊也是愣了愣,“没有啊!香江才不管这些,这不是国内的规定吗?”
“什么时候有这种规定了?”胡平生惊讶的道,“这两年我们也看到有人用这些药材啊!比如老虎什么的,东北丛林里多的是,有时候还要特意去打猎呢!虎骨、虎血来泡酒,也是许多大户人家和将军们家里都有的东西啊。”
殷俊这才恍然大悟。
野生动物保护法好像应该是八八还是八.九年才开始颁布实施的。
现在才是1980年,国家连人民的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哪里有心思去关心什么动物的死活?
《管子?牧民》里面有一句名言。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意思是你吃饱了喝足了,才能知道什么是礼节,才能知道什么是荣辱,才有心思去琢磨其它的。
在没吃饱饭之前,其它的什么还能顾得上?
所以,现在去捕捞、捕猎这些珍贵的动物,实际上并不违法。
想到了这里,殷俊就点了点头,“那好,我让牛三儿去跟林业.部门的人说,我们以市场价格委托他们来捕捞捕猎,这样也不会造成滥捕和资源浪费。”
“那敢情好。”胡平生笑了起来,“殷先生果然是讲究人。”
他们以为殷俊会去找猎人什么的,但没想到直接把赚钱的活儿给了国家的部门,这样名声上好听,又能得到实惠。
可别怀疑,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或者是防止动物伤人,国家的林业.部门是有这个围猎的职责的。
横竖都是把危险动物给清除掉,之后还能卖钱来补贴公费,这可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儿。
林业站的个人如果去打老虎,进行贩卖活动,那是绝对违法的,但如果是单位集体的行动,是为了给国家创收外汇,那就没问题了。
药材有望,两位中医大家的心情就愉悦起来。
廖烛星对殷俊道,“我观殷先生现在还是童子之身,能在香江这个地方,能在这么多美.女的环绕下,你都能有如此的坚定,那是为了什么?”
两人虽然来香江不久,可也见到了关芝琳、温璧霞、周海湄,知道了邓莉君,和殷俊的关系都非常的密切。
特别是关芝琳,长得那叫一个千娇.百媚,还对殷俊是如期的千依百顺,但殷俊都没有享受美.女,成就好事。
殷俊在香江有权有势,而且廖烛星对殷俊也把脉过,知道他精力旺盛,元阳充足,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香江这里可不像是内地,而是跟二三十年代的华京城、上.海.滩一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好地方。
那个年代,十三四岁初尝女人滋味的男人,可不是一个两个,简直是一种普遍现象。
想着换做是他,恐怕早都已经忍不住了,所以廖烛星更是感叹不已。
“哦,倒不是什么特殊的原因。”殷俊耸耸肩道,“忙着做事情,就没有空想那些。”
廖烛星道,“太早失去了元阳,倒不是什么好事儿。您这样过了18岁,却是可以行人伦之事了。争取下个月我们就把药酒和药丸配好,到时候您就不用担心身子虚了。”
旁边的胡平生也道,“对!那些虎骨、虎鞭、鹿鞭、御苁蓉、人参等等珍贵药材,都是可以多买一些的。这些药酒之类的滋补品,泡制的年份越长,那么效果就越好。等到30年之后,殷先生您还能纵横无敌,那时候您就会觉得今天的付出是值得了。”
殷俊一阵无语。
心想你们还把我当成了夜夜春.宵的人了啊。
而且两位中医大家还真是不迂腐,谈起这种事情也头头是道。
不过他们的提议确实也对。
不趁着这个还能敞开买的年代,多买一点珍稀的物品,等到以后出台法规了,那可是不容易下手了。
港岛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套房里面。
殷俊给对面的一位中年女人倒了一杯茶。
茶香飘散之间,却看得出这位中年女人的脸色,并不是太好。
她叫做胡籼,父亲是赫赫有名的“万金油之王”、“报业大王”胡汶虎,香江三大报纸之一的《星岛日报》就是他们家的。
事实上,胡家并不只有《星岛日报》,他们还有《星岛晚报》、《虎报》等等,其中《虎报》还是英文的,是英文报纸里面发行量前三的报纸,如此华英文报纸加在一起的强大,使得他们堪称香江第一大的报业集团。
当然,这只是以前。
星岛报业集团现在最多只能排第二,第一的是殷俊的《麒麟日报》。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免费的报纸颇有些胜之不武的味道,但第一就是第一,没有别的挑剔可以来指责。
从今年3月底,《麒麟日报》创刊以来,每天35万份的发行量,是所有报纸都没办法企及的记录。
一方面,《麒麟日报》是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则是代表着传统报业的受打击。
特别是这半个月以来,随着麒麟花园广告的成功,无数的广告商,都看准了《麒麟日报》的影响力,大幅度的增加了在《麒麟日报》上面的广告投入。
香江就这么大一点,广告商也就是这么多,你多拿一点广告,我就少拿一点,这就是竞争。
《麒麟日报》眼看着就回迎来一大波的广告,这已经让传统的报纸行业非常紧张了,一想起今年年底的1981年度广告再招商,他们就更是心慌,仿佛看到了广告到期之后,一群广告商们转而投奔《麒麟日报》的场景。
广告商年度招商,是每个行业都会有的惯例。
一般来说,媒体的广告,分为临时、短期和年度这样的类别。
最重要的那些合作广告商,通常都会签署一年一年的广告合同,在这个期限以内,你给我多少个广告,多少版面……这些条件,比起临时和短期的都要好,所以多花点钱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