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麦迦和洪锦宝仍旧是在经营着效益不错的嘉宝公司,石添虽然是后面加入的,但因为他有编剧、导演和演戏的才华,再加上投了点钱,所以也成了一个小股东。

甚至于这一部原本是奋斗电影公司出品的《疯狂大老千》,仍旧是嘉宝公司出品。

可是,殷俊丝毫不怀疑,麦迦、石添会跳槽去成立新艺城公司的决心。

因为雷觉昆想要搞好金公主院线,就必然要有自己的影视资源,而非常有才华的麦迦、石添,肯定就是他拉拢的对象。

另外比如说曾至伟、徐客、泰笛罗宾,都和他们关系不错,如果大家一起来做一个电影公司,绝对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钱途方面也肯定很如意。

毕竟背靠一家专门播放自己公司电影的院线,对任何一个电影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啊。

但是,殷俊没想到的是,明明黄柏鸣在自己这里做得好好的,还是编剧部的两大主管之一,去年的一年,包括剧本、漫画等等,他起码挣了500多万,俨然就是一个华资公司总经理的薪水档次了,他居然还不满足。

这不满足也要分两个方面。

第一是黄柏鸣有闲心,所以他去外面找外快。

第二种就更加严峻,黄柏鸣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和麦迦他们一起开公司,自己当老板,这样比起给别人打工要好得多。

在殷俊看来,黄柏鸣多半就是第二种的情况。

因为如果是找外快的话,黄柏鸣就会跟殷俊说起,有朋友请自己帮一下忙,自己抽时间写个剧本给他们行不行……这样多半殷俊是会同意的。

毕竟相处了这么久,他也了解殷俊的为人很大方,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黄柏鸣说都没说,而且用的是艺名,那很显然这家伙心里是有想法的。

这也是。

凡是有才华的人,很少有愿意给人打一辈子的工的。

也只有执掌长实集团这样庞大的集团公司,而且收入分红高得厉害,霍健宁才会愿意在李超人手下呆着。

就算是这样,一旦李超人离世,长实集团换了李大超当家,霍健宁不一定能买李大超的账,直接离开都有可能。

所以,人往高处走,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殷俊从来没想过手下们全都能一辈子跟着自己,大家有始有终。

黄柏鸣要离开,殷俊不会阻拦他。

黄柏鸣固然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殷俊并不是缺少他就不行。

事实上,在殷俊的眼里,香江电影缺了谁都没有关系,只不过是稍微多了一点遗憾而已。

而且这还仅仅是限于演员们,那些导演、编剧什么的,殷俊根本就不在乎。

在这些方面,可供殷俊选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黄柏鸣根本没资格让殷俊多么的舍不得。

只不过,黄柏鸣怎么离开,用什么方式离开,这就是很有讲究的了。

殷俊倒是想要看看,他怎么来说这事儿。

如果黄柏鸣懂规矩的话,殷俊也不会做什么。

如果他不懂事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置办年货是华国人的传统。

就算是穷人之中的穷人杨白劳,在春节的时候,也想着给喜儿扯条红头绳扎上。

凡是有点家底的人,过年过节必然是大操大办,这不但是对自己一年辛苦的犒劳,寄寓明年更比今年好,还是给左右邻居们的一个展示,让他们羡慕自己家的幸福生活。

人就是这样,一旦自己生活上满足了,那还得有点精神追求,让别人羡慕嫉妒恨,那就是另一种心理的满足。

自从开埠一来,沪海历来是华国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这些年,更是可以把“之一”给去掉,因为人家现在还是占据了华国六分之一的税收呢!

但是,这也就是矮子里选高人了,沪海市自己的日子,也只能是说能过而已。

1979年,沪海市的平均工资也就是55块,第二的华京市52块一个月。

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的生活非常困苦。

当然了,在这1979年,沪海市的物价也是很便宜的。

比如一个芝麻大饼,3分一个,如果你想要甜的,那就是4分钱。

一根半两重的油条4分钱,咸豆浆4分一碗、甜豆浆5分一碗。

如你想要吃一碗阳春面,也就是加了点葱的二两面条,8分钱。

鸡蛋6毛钱10个,基本上大小都差不多。

前年去年的陈米13.5块100斤,今年的新米15块100斤,新米中选出来的好米,就是17块100斤。

猪肉价格8毛一斤,如果是偏远一点的地方,还能再便宜一些。

不过这个年代因为大家都缺乏油水,所以越肥的猪肉越有人买,瘦猪肉几乎就无人问津。

如果你想吃大闸蟹的话,那就要贵一些,2块钱左右一斤。但这些可不是什么冒牌货,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如此的把上面的物价一算的话,沪海人一个人的平均工资,基本上能买400斤大米、或者70斤猪肉,购买能力还是非常惊人的,至少吃饭过日子是没问题了。

至于住房医疗孩子上学什么的,还有单位管着呢,也不用怎么操心。

遇到勤俭一点的家庭,一年存下300、500块钱都有可能。

过年这样的大节,一般情况下大家至少都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鸡鸭鱼肉都要有,这才是一个热闹年。

如果再有一点钱的话,沪海牌全钢手表、凤凰牌18重型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三洋洗衣机、海鸥牌照相机等等,都是很好的给自己或者家人的过年礼物。

钱要是再多一点……

很遗憾,现在为止,还没有几个那么豪富的人。

但,这却是以前,现在还真的有这样的一群人。

谁?

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员工们!

且不说之前给的合作费200万港币,那是拿来买厂里急需的设备的。

工资按照四六分成,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每个月就能抽5万港币。

这都是小数目,等到《麒麟周刊》开始发售一来,殷俊给了高出工资好几倍的奖金。

按照和员工们二八分成的规矩,第一个月,也就是10月,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得到了8万,第二个月更是多达10万。

同时11月份单行本发售过后,又增加了一笔10万的奖金。

这么算下来,5个月光是奖金一共就差不多拿了60万的港币,再加上从5月份开始计算的工资,也足足有45万,一共就是105万港币。

这笔钱可没有经过市里面,而是直接由回家探亲休假的员工们带回来,直接入了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口袋。

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群头头们,可没有那么死脑筋,跑去银行换钱,忍受那坑爹的汇率。

他们直接找了打桩模子们,将105万港币换成了53万人民币,由于数量比较大,比官方的2.9:1要高得多。

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工资是沪海市最高的之一,足足有65块一个月。

就算是这样,53万也相当于一个人679年的工资了,换句话说,这相当于679个人一年的工资了。

沪海美术制片厂在职员工200多人,把退休职工加起来还没有六百七十九个的职工呢!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6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不懂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香江迷雾——追忆我们深深喜欢过的年代第6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