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这么富有自信心的话语,周瑜平没有怎么被煽动,但是他仔细的一琢磨,却也是同意殷俊的想法。
就跟他们之前和报纸合作一样,印刷得再好,也不可能让观众多买多少报纸,也只有报纸本身做得更好了,生意才会更好,从而才会加印报纸,印刷厂才能赚钱。
做漫画周刊同样如此。
只有漫画本身非常好看,让人喜欢,那么才会赚钱,才会不断的增加刊发的册数,印刷厂才可以印刷更多的漫画周刊出去。
殷俊的意思其实很明白,你这边印刷厂只是配角而已,赚钱亏本与否,都和你们无关,所以我要你们做环保与否,也是跟以后印刷厂会不会因为资金不够而倒闭完全没有关系。
虽然有些苦涩,但这就是事实。
周瑜平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微微点头后,周瑜平迅速的进入了角色之中,“阿俊,我要提醒你的是,日本人做环保这一套,我跟随我以前的老板去日本考察的时候见过,做得是非常好,但这么一套丨弄丨下来,恐怕不比我们的印刷设备等便宜多少啊,而且后续的费用也不会少,两三年一次大的维修清理时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一大笔费用。”
“没问题。”殷俊再次确认道。
“你没弄懂我的意思。”周瑜平看着少年,“岳小姐那边,你准备怎么去说?”
想起了勤俭节约的乐姐姐,再想想自己在这里大手大脚的花钱,殷俊忍不住就一哆嗦。
乐易铃肯定不会暴打殷俊一顿,但她会把殷俊训得半天都不敢动弹,那种骂你半天却还不会重复话语的折磨,真是想想都觉得痛苦。
你说她一个刚刚才满了20岁的女人,不,是女孩子,怎么身上的女王气息就那么浓厚呢?
给殷俊的感觉是,这即使是比不上她40岁在无线tvb的状态,估计也是差得不远了!
“这个……我想办法吧,你先不要跟她说。”殷俊琢磨着道,“对了,日本人那边,你去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接受分期付款的方式?利息高点无所谓!”
“我去试一试。”
周瑜平点头道,看来啊俊这边,也不是什么都敢大胆的做啊,至少在成本方面,岳小姐还是能管住他的。
殷俊以前常听人说过,真正的生意人做生意,基本上都不是用自己的钱。
他们不会和普通人一样,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情。
他们通常有一块钱,就敢去做十块钱的事情。
怎么做?
当然就是各种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贷款啰。
前世的殷俊,是坚决不敢借钱做事情的,所以他都没有贷款买房,自然有不少妹子听到后,就不愿意和殷俊继续相亲。
但这一世,从做生意开始,殷俊就是一直借钱的。
他的贷款全是从香江商业银行贷的,目前已经贷出来的就有1亿6000万,这还不包括他让香江商业银行跟花旗银行做的2000万美金的信用担保。——其实其中300万美金已经打到了卢卡斯影业的账上,所以又相当于殷俊欠了香江商业银行1500万港币左右。
香江商业银行背靠的是盘古银行,拥有着非常充裕的资金储备,而且陈老爷子朋友遍天下,一句话就能调集100亿港币这样的事情,对老爷子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他们其实从来不担心缺钱的问题的。
但殷俊一个人就在他们这里贷款了接近2亿港币,抵押物却只有一块土地和20个剧本,这就让董事会颇有些意见。
当然了,这样的话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主流里面。
无论是董事长陈友汉,还是董事总经理康新园,都非常的看好殷俊。
而价格不断上涨的天水围土地,也是成为了佐证他们眼光的最好凭证。
据说现在有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地产商,都想要购买天水围的土地,就算有人已经开到了每方呎30甚至是40的价格,赵家都一点也没有心动。
赵家的内部消息表示,他们现在根本不急着出售土地。
一方面是赵家的土地不多了,也就是200公顷左右,卖多了自己都没多少了。
二来是赵家在等着德润集团,还有殷俊的开发。
等到两方面把土地给开发出来,那时候就不是什么三十五十的价格了,起码也得七十八十,甚至是往100上走。
那时候无论是卖出去,或者是自己开发,他们都是游刃有余。
眼看着殷俊的土地不断在增值,他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殷俊却没有就此罢休,他又一次的来到了香江商业银行,想要再次办理贷款。
只不过,这一次他拿的不是土地,而是自己手里的九龙仓和长实集团的股份。
殷俊手里的长实集团股份有1460万股,依照现在平均每股还下跌了一点的价值,差不多是9000万左右的市值。
九龙仓殷俊有100万股,但九龙仓的市值就要高多了。
虽然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业绩报告显示九龙仓的利润不如预期,还跌了一部分,但现在随着房地产的不断火爆,拥有众多土地储备的九龙仓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已经涨到了每股40港币的样子。
于是殷俊手里的九龙仓股票市值,是4000万港币。
加起来引进手里的股票是1亿3000万,俨然已经差点把他的贷款抵消得七七八八了。
这也是康新园对殷俊转变态度,很看好的原因之一。
殷俊两次的贷款都是为了购买这两个股票的,但这两个股票本身是属于殷俊的私人财产,和贷款无关,因此殷俊可以拿这两个股票来又抵押贷款。
这样的贷款方式,说得上有些投机取巧,也说得上是赌博甚大。
殷俊也早就在很多的案例上见过这种借力打力的累计投资的方式。
比如说,我手里有一套房子,然后我抵押贷款了100万,全款购买了第二套房子,然后我再把第二套房子抵押贷款,去购买第三套房子……如此的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十套八套为止。
整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付出的,也就是第一套房子而已,其余的钱全都是通过借力打力买下的,然后我要承担的,就是这十套八套房子的贷款利息而已。
等到房子涨价了,我就卖掉最后的那一套,赚取的钱支付贷款利息的同时,也抵充一部分的贷款。
等到房子再涨价了,那我又卖掉倒数第二套,再次抵充利息和贷款本金。
如此连续的来个三五次过后,最后我的贷款全部还清了,而我手里除了本身的房子之外,还能剩下两三套、甚至是三五套。
这样很爽吧?
像不像空手套白狼?
内地的很多人,就是靠这一套在房地产上面赚了大钱。
但是有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得保证,在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里,房地产一直是涨价的,没有暴跌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涨价的价值,来赚取那些差价,赚到好几套房子。
很显然,北上广深,甚至可以说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人,那么十多年遇到的都是这样房地产只涨不跌的好时候,所以他们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