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宋昌龙今年五十出头,但整个人还保持着充沛的精力。他知道自己见到的是行家,所以就免去了所有的忽悠套路,着重谈了谈自己这边的技术优势。

“萧董,整个工艺我都很熟悉,而且我和国际上的设备供应商也很熟悉,从建厂到投产都没有问题。”

宋昌龙显得很有信心。

“宋先生,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的技术不会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吧?这一点很重要,我必须要搞清楚。”

由于欧美日韩也包括岛上的企业,对内地的高科技都采取了严格封锁的态度,所以知识产权方面不能授人以柄。

这方面的教训很多,萧白不想再重蹈覆辙。

“这一点萧董请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我们现有的技术,专利权都是属于我们个人的。”

宋昌龙说着话,从包里拿出来一摞资料,上面有各方面的详细说明。

“宋先生,这件事我们需要经过慎重的评估。回头会有专人和你联系,希望未来咱们能一起合作。”

萧白也不多言,留下了这些资料,然后端茶送客。

“小文,你通知徐总、李总他们,下午到我这儿来一趟。”

送走了宋昌龙,萧白让文琴通知徐长青和李东,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结合项目评估再做决定。

“好的,萧董,我马上打电话。”

文琴应了一句,随即就打电话通知二人。

下午刚上班,李东率先来到了萧白的办公室。过了不到五分钟,徐长青也匆匆赶了过来。

“徐总,李总,你们坐。有件事我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萧白随即给他们讲了硅晶片项目这件事。

“萧董,硅晶片是我们的上游产品,按理说投资也可以。不过呢,半导体硅晶片的客户就那么些,未来的发展可不好说。”

李董听完萧白的介绍,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目前世界上ic制造厂商就那么多,大家基本上都有固定的供货商。还有就是,欧美日韩加上岛上的企业,都不希望内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来,所以投资兴建硅晶片厂,产品销售是个大问题。

如果仅仅是供时代ic制造公司使用,似乎这笔投资就不大合算。

“我倒不这么认为,萧董,李总,硅晶片很重要,是我们ic生产的前置保证。

如果创业团队有相对可靠的技术,我觉得应该支持。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变数?我们需要打通全产业链。”

徐长青最近想过这边方面的问题,他从萧白力排众议投资兴建第六代tft-lcd生产线这件事,看到了未来的一些东西。

目前大尺寸硅晶片国内没有厂商生产,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安全的因素,更何况突破硅晶片的生产技术,对时代系整个产业链都有很大的好处。

“嗯,你们二位的意见都很中肯。回头我需要做更详细的评估,李总,我希望你带队来做这项工作。”

萧白没有表态,最后点了李东的名,让他出任评估小组的组长,负责抽调人员进行项目评估。

“好!我接受这个任务。”

李东也不废话,当场表示愿意做好这项工作。

等二人走了之后,萧白继续处理公务。下班前,他给郭晓冬打了电话,让他晚上抽时间到自己家里去一趟。

然后萧白就离开了总部大厦,回到了银湖雅园的家中。

“萧哥,想什么呢?有心事?”

吃过饭,萧白和刘小玲陪着辰辰在家里玩。萧白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动不动就走神。

“哦,是有点事。还是爸妈谈的那个项目,我暂时比较犹豫,正在不断的权衡利弊。”

萧白也不隐瞒,给刘小玲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你呀!别想那么多了,工作永远都做不完的,钱也赚不完。有些事别太着急,慢慢来吧。”

刘小玲不好说太多,她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理解,比一般人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

她总觉得萧白做事有些太拼了,就像是有人拿着鞭子在鞭策他,一刻不停的向前跑。

“嗯,等会儿老郭要来,到时候你让保姆先哄辰辰睡觉,咱们三人一起聊一聊。”

正说着话,郭晓冬就到了。

萧白和郭晓冬上了楼,来到了书房。刘小玲安顿好辰辰,随后也走了进来。

“我想了想,如果硅晶片项目能通过评估,还是要从各个渠道想办法进行融资。

晨风资本到时候领投,我不打算控股这家企业,只要把对方扶持起来就可以了。”

萧白思前想后,决定采取广泛融资的方式。

不是他目前的资金不够,而是整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太长,他需要转换一下投资的方式。

“萧董,如果采取这种融资模式,那以后咱们时代系对于这家硅晶片企业就谈不上控制了。”

郭晓冬听明白了萧白的意思,但他还是提醒了一句。

刘小玲没等萧白说话,抢先说道:

“我觉得这样挺好,我们的资金哪怕再多,也不可能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虽然我们控制不了这家企业,但对方终究是国内企业,只要关键时刻用得上就行了,别的其实无所谓。”

“嗯,就是这个意思。我压根没打算控制这家企业,只要能把对方扶持起来就算成功。

小玲,这个项目回头就交给你们晨风资本领投,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到深城公司这边,老郭你负责实施。”

萧白今晚找郭晓冬过来就是为了此事,他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完成整个项目的融资,而不是时代系一家出资。

“好的,我会做好这件事的。”

既然萧白做了决定,郭晓冬也就不再啰嗦。他知道这件事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做好了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要不然人家就会说他郭晓冬是靠关系上位的。

随后一段时间,李董带领小组开始了项目的评估工作。

而郭晓冬则开始积极接触别的投资公司,试探性的给人家推介硅晶片项目。

因为这个项目除了创始人团队(其中也包括萧白的父母),第一轮投资是由晨风资本领投的,项目推介自然也会受到很多公司的重视。

晨风资本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领域很有名气,这家来自硅谷的风投公司,眼光毒辣出手凶狠,在国内属于一流的投资公司。

要不然萧白为啥让是出晨风资本领投?说白了就是想要这个示范效应,融资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加不少。

很快,硅晶片项目的评估工作结束,李东带着评估报告来找萧白。

“萧董,按照我们的评估,这个项目利弊都有,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我们给出的结论是可以投资......”

说着话,李东把报告交给了萧白。

萧白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报告上例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也从产业链安全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不过结论是可以投资,这个就比较中性了。

好的结论应该是积极投资、建议投资,不好的结论是谨慎投资、不建议投资等等。

而这个可以投资的结论,处于好坏之间,其实也就说明这个项目的弊端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好估算,也就意味着投资的风险不小。再者,项目的技术门槛很高,宋昌龙及其团队不见得能撑起来。

躁动年代的最后一个大佬》小说在线阅读_第6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尤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躁动年代的最后一个大佬第6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