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仓房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满仓并未说话,捻了几粒粮食丢进嘴里。
天色稍稍凉一点,满仓开着大发沿着中线公路开始溜达,结果发现,陆海龙采取的套路几乎和于佰春如出一辙,而且收粮的人都没变,于家人就跟从坟墓里面爬出来的一样。
各个路口对过往的运粮车围追堵截,见到满仓的大发于家人赶忙后退,满仓也没理会。
车子一直到兴农,都是对方的收粮点,满仓的收粮点在对方哪里就跟沧海一粟差不多,中午的时候满仓,谷春艳,丛灵,几个粮食骨干聚集在一起。
谷春艳的眼睛都快红了,咬牙切齿。
“满仓你知道么?于佰春回来了,听说是有人给他补了窟窿,而且案子消了!”
“我了去了,这也行?”
不用问满仓都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但是四百万,这不是小数目啊。
想跟自己打擂台,至少也要出这个数目的双倍,而且方方面面还得花多少钱。
满仓心道矿二代真有钱,自己是不是也找个矿产玩玩,拼死拼活国内国外折腾才赚了多少钱,人家出手就是千万级别。
怪不得何彩铃死心塌地跟着,砸钱也能把女人砸心动了。
“接下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
见到满仓好长时间没说话,丛灵和谷春艳相互对视一眼目光转向谷满仓,让两人意外的是满仓笑了。
“我们不是还有粮库的粮食指标没用么?明天开始把所有的收粮车收回来,到粮库拉粮食,继续屯粮!”
“啥?粮库的粮食比市面的粮食贵二分钱,你咋想的?”
听到满仓这么说谷春艳第一个不同意,丛灵沉吟一会也没想明白,满仓并不解释而是继续说。
“还有,我们的收粮点继续涨价,和陆海龙的一样,但是必须要记住,一旦发现是今年的新粮就说我们今天的粮食收满了,要么明天再来,要么卖给别人,记住从现在开始新粮我们不收了,这是个绝密,交给核心的人去办!”
说着满仓拿起水杯,也不解释,谷春艳皱皱眉头,反复咂摸几下,眼睛忽的一亮。
“陈粮几乎干透了,粮库的粮食都经过烘干……你是在赌天龙公司不懂得存粮?”
作为农村长大的谷春艳,简单思索后直接悟透了,丛灵眼睛也是一亮。
“天龙公司和我们一样都没有烘干塔,我们前期收的粮食都是陈粮,所以根本不用烘干,新粮不同,如果不烘干就得伤热……”
两个女人相互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可怕两个字,这才明白为什么满仓不让丛灵把烘干塔竖起来,原来对方真的有后手。
满仓接下来的两句话验证了两个人的猜想。
“等到粮价涨一倍,把我们的新粮都悄悄卖给天龙公司,千万不要被人发现哈!”
说着满仓对着两人神秘的一笑,再想想自己今天一天的观察,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动手早。
“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隔行不取利,自己不懂行然后贸然进入,除非手下懂行的人是你家亲戚才会跟你操心,不然,呵呵……”
满仓想到一句经典的话,直接落在谷裕的身上,谷春艳丝毫不怀疑,毕竟老爹学问在那了,至于丛灵则对满仓更加喜爱。
“下一步怎么办?”
算算化肥厂的存粮,再加上满仓前几次拿到的粮食指标,基本上已经够了,只要满仓说的风口来了,利润翻倍不是不可能。
可是光是这点规模让天龙公司伤筋动骨还差很多,与天龙公司相比,于佰春就是个毛毛雨。
“什么都瞒不过干妈,我要到蛙清去收粮,振东,德强……总之,他不是想跟我争夺么?我就到处做样子,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接下来大家要动起来,做出一副不收到粮食誓不罢休的样子!”
想到天龙公司,满仓脑海里就会出现何彩铃的身影。
脑海中不断浮现自己上辈子受过的各种苦,心里莫名的绞痛,因此下了狠心,不动手则已,动手了一定让对方伤筋动骨。
于是乎第二天开始,满仓让修配厂做了几个大牌子,自己,谷春艳,丛灵,另外又找了村里的几个人到麻子城的各大镇店开始收粮。
很快这个消息传到天龙公司那里,陆海龙眼睛眯了起来。
“臭铲地的,还敢挣扎,我特么到底看看你有多大本事,继续追加,到那几个镇子去收粮,给我干倒他!”
得到何彩铃的汇报,陆海龙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
自打出生以来自己还没受到过这么大的挑衅,谷满仓摆明车马跟自己斗,那就来一个实力碾压。
一时间,麻子城从南到北,粮食价格整体被抬升了一截。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樊镇北的耳朵里,樊镇北乐的几乎睡不着觉。
“终于破局了!”
摘下眼镜,樊镇北把报告交给秘书,让对方给自己安排了车子回朱家镇。
楼上办公室,何书记望着樊镇北离去的背影,眼神极为复杂。
士农工商,每一个执政地方的领导都有自己的选择。
何书记选的是工商也破局,更偏重商业。
这么多年努力的西吉是何书记的重中之重,至于那些传统的大型企业,何书记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扭转,索性顺应时代罢了。
现在樊镇北来了,所有人都以为对方重心在工业改制,没想到破局的地方竟然是农业。
难道对方想让那些下岗职工回家种地么?这怎么可能?
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平稳着陆,下一步你怎么办?何书记不是不想帮助樊镇北,是的确看不懂未来的方向,而且重要的是快要退休了,不想折腾了。
满仓这次下了血本,尤其蛙清,这里地势平坦,在松江下游,巨大的冲击平原养育了大批的农业人口。
这里的农业发达程度超越周边所有城镇,即便是拉城周边城郊也不遑多让。
松江水,松江鱼,松江米,一桌上来十里飘香,满仓无数次听到过这个传说,这次真的见识到才深有体会。
而在这里,满仓遇到了自己的属下车玉梅。
“满仓,你尝尝这个,嘎牙子,都是松江水炖的!”
车玉梅恰好在这边推销现代化农具,销售特别好,满仓在这边遇到了,两人凑了一桌。
“呼,味道真不错!”
夹了一筷子,满仓拿起酒杯和车玉梅碰了一杯,好长时间没有安心喝酒了,满仓都快忘记安稳是什么滋味了。
“满仓,这边人说想要联合农机咱们能做么?那个打豆机和打稻机卖的都很不错,但是这边水稻是主产区,能不能针对水稻做点设备?”
一杯白酒下肚,车玉梅把自己的笔记本交给满仓,上面的字体并不好看,但是满仓却都看得懂,每一条都记得非常清晰。
甚至详细到每一台机械的售价,现在这里的稻米收割还是手动为主,有联合收割机的就那么几家,秋收的时候大家都抢夺机器。
这里种粮大户居多,很多人家都不差钱,只是还没做到人傻钱多的地步,进口的设备太贵了,人人都盼望能够出现一套自己国家的设备,最起码能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