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王黎那厮这次也有可能参与到荆州的角逐之中?”刘备骤然一惊,瞬间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担心的不就是怕王黎会趁虚而入吗?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参与!”
诸葛亮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主公,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并还没有掌握到蔡瑁与王黎狼狈为奸的确切证据,但是月余前小树林中的那场战役足以说明一切。
如今襄阳城中僵持不下,襄阳城外防守空虚,荆州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困在城中,如果蔡瑁与王黎早就达成某种协议,如果我就是蔡瑁,我也一定会向王黎求援。
一来,可以借助王黎的兵势强攻邓县,断我等的归路。二来可以让王黎直接兵发襄阳,以千军万马之力强行将我等逐出襄阳乃至整个荆州。”
“但这样一来,他蔡瑁岂不是还是要仰人鼻息?”刘备摇了摇头,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诸葛亮苦笑道:“主公,那蔡瑁本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他的眼中不过只是荆州这一亩三分地以及财物、珠宝和美人,又岂能和你的胸怀相比?在小人眼中,仇恨和面子可能比野心更大吧。
更何况,就算蔡瑁不向王黎那厮求援,难道王黎就不会主动南下荆州吗?他的谛听堂天下闻名,他的野心更是天下皆知,说不定此刻襄阳城中的战局已经摆在了他的案头上。”
刘备心中一紧,竟然没有注意到他屁股下的那张案椅已经被他做的咔嚓直响:“那依先生之言,我们又当如何?”
“亮的确还有一计,不过却要暂时委屈一下大公子。”诸葛亮朝刘琦的方向望了一眼。
“委屈琦儿?这和琦儿有什么关系?”
“孔明先生但说无妨,只要能够将父亲从蔡瑁那狗贼的手中救出来,刘琦就是受再大的冤屈也无所谓!”
两道声音同时在座中响起,诸葛亮向刘备和刘琦颔了颔首,眼神微微一黯,旋即又发出两道光明,竟如夜明珠一般的闪亮:“既然大家都拼援军,那么我们也找援军!”
“援军?我们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刘备再次一惊。
诸葛亮却已狠狠的挥了挥拳,重重的砸在案桌上:“当然有,援军就是江东孙文台,汉中张公祺!”
孙文台?张公祺?
听着这两个名字,刘备微微有些失神,毕竟江东孙猛虎和汉中的张天师这两人都是和他相同时代的人物。
但是,他素来与二人没有瓜葛,他们会出兵援救吗?
刘备朝诸葛亮投去疑惑的眼神,诸葛亮苦笑一声:“所以,亮才说大公子可能会受一点委屈。昔日刘荆州与孙文台有不共戴天的仇,与张公祺同样也多有摩擦。
如今,刘荆州已然不省人事,仙去之日或者就在旬日之间。如果我们此时举起主公的大旗,打着反抗暴刘的旗号,亮敢肯定孙文台和张公祺一定会出兵相救!”
说实在的,诸葛亮的提议真是不错,孙坚和张鲁这二人的确可以算作刘备的天然盟友。
孙坚与刘表仇深似海,且不说当初他与袁术的联盟就曾多次同刘表和袁绍的联盟开战,单说岘山的那一次,若非上天的眷顾让他收到了来自王黎的信笺,那么在岘山上丢掉性命的就应该不是祖茂而是他。
这口气已经在孙坚心中憋了很多年,如今突然间能够找到一道闸门一泻千里,他又怎么会视而不见呢?
至于张鲁,虽然他和刘表之间倒没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但是他治下的汉中与荆州接壤,平素里摩擦也终究少不了。特别是巫县至巴东一带,双方的士兵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时常闹得不可开交。
而且,那张鲁也是一个有些野心之人,如果将荆州这块肥肉放到他的面前,你又让他如何保持清醒不落入彀中?
诸葛亮果然独具慧眼,一眼就从天下诸侯之中捞出两条暂时可以和刘备站在一条阵线上的大鱼。
“此事不可,孙坚与我那族兄有着刻骨的仇恨,而张鲁同样也是我族兄之敌,琦儿身为我族兄的后代荆州将来的刺史,怎么能够与此等腌臜之人共事呢?”
刘备闻之一震,想起孙坚和张鲁二人近在咫尺,心中早已是千肯万肯一百个愿意,但是他的言语之中却依旧一副全心全意为刘琦打算的姿态,对诸葛亮的谏言也断然拒绝。
诸葛亮上前一步,拜在堂中:“主公,亮知道这或许会伤及大公子的名声,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是在这生死存亡危如累卵的时刻?想来大公子也应该能够理解!”
“不错,孔明先生言之有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见刘备的眼神中有了些许的犹豫,孙乾也急忙拜倒在地,终究还是想趁着这灶滚热的炉火还没有熄灭将生铁锻造成钢。
“主公,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若是我等能够在这场战乱之中侥幸存活下来,大公子的名声自然重要,可是如果我等皆亡于此,这身后之名我等又如何说得清呢?”
刘备微微皱了皱眉,颇为不喜:“公佑,荀子曾经说过: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而孟子也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你我二人以及在座诸位皆是饱读诗书之人,不敢说一定会博览群书腹载五车,可至少也应该做到明辨是非正身清心吧,又岂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人名节的事情呢!”
孙乾哑然无语,却见刘琦已经走到他和诸葛亮的面前,将他二人搀扶起来,然后向刘备深鞠了一躬言道:“叔父,你关爱琦儿之心,琦儿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但,琦儿也有几句肺腑之言还请叔父采纳。适才,孔明先生言及荆州岌岌可危,而公佑先生又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琦儿虽然愚钝,却也觉得他们的谏言甚是有理,还请叔父仔细斟酌一下。”
斟酌?
斟酌个屁,这有啥可以斟酌的!
刘备对诸葛亮的谏言早就门儿清,甚至对此计之后隐藏的那些弯弯绕绕也是心知肚明,又怎会真的去斟酌呢,不过是想做一做表面的功夫,逼刘琦表个态而已。
刘备的脸上再度出现一丝戚容,望着刘琦的眸子里已是层层的雾霭,几颗晶莹剔透的泪珠儿在眼中滚来滚去:“琦儿,这样终究还是有碍你的名声哪,你让叔父如何能够心安?”
“孟子曾言:鱼和兄长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和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刘琦朝刘备拱了拱手笑道,“叔父不必如此,琦儿不过是在孝和义中间做了一个选择罢了!”
“大公子所言不错,大公子大仁大义,还请主公切莫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思。更何况,只要能够黯然的渡过这次危急将蔡瑁和刘磐等人赶出荆州救刘荆州于病危,世人所知的也只会是大公子的一片孝心!”糜竺也上前跨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