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在柔佛外海沉没,朱猡要求在柔佛驻军保护商船,被陛下拒绝,所以便举大军来侵,陛下请大帅速速回去商议对策。”
柔佛虽然富庶,但毕竟小岛,即便苏拉回去,也无法抵御朱猡十万大军。
苏拉想了想:“本帅回去又有何对策?不如趁此时请中原大军前往襄助。”
兵士说到:“陛下正有此意,请大帅速去请刘统领。”
此时刘廷却有些为难:“大帅,末将这水师常年只在水上练兵,虽登陆是有练过,但柔佛地形复杂,且船上火炮并不能拆卸到岸上,战力恐怕大打折扣。若要抵御朱猡大军,还得请大帅向朝廷求援,派步军前来应战。”
大食距离柔佛遥远,要打也只能在海上,所以刘廷倒是很认真的在柔佛沿海巡逻,但谁能想到朱猡竟突然杀了出来,且是借道邻国,从陆地来攻。
苏拉急切到:“刘统领,中原和柔佛隔着大海,倘本帅再次回到中原求援,来回需要数月时间,到时只怕柔佛已经亡啦。倘柔佛被朱猡占领,中原在此地的银行、商号等恐全部毁于战火。”
刘廷本是个急性子,求战欲望也很强烈,但还没失去理智到让水师上岸去丛林和朱猡十万大军作战。思虑半晌,他问到:“大帅,那什么暹罗攀牙港距离此地多远?”
苏拉说到:“沿海岸线北上,便能找到攀牙港。”
“好,”刘廷说到:“大帅可回淡马鲁拒敌,末将率水师北上,强攻攀牙港,切断朱猡军补给线。只要粮草一断,朱猡军必定大乱,届时便不攻自破,只是这淡马鲁,还请大帅一定要守住。”
“多谢刘统领,”苏拉说到:“统领放心,但凡本帅有一口气在,绝对不放朱猡一兵一卒过境淡马鲁。”
议定对策之后,刘廷一面派快传飞报朝廷,一面全速向攀牙港前进。
海岸线先前巡逻时到过,江南水师轻车熟路便过了柔佛海岸,继续前行时,前面数里几十艘小木船挡住去路。
副将上前到:“统领,前方暹罗水师阻断去路。”
刘廷起身看了看:“鸣炮示警,倘仍不让路,就给本统领击沉了他。”
副将劝了一句:“统领,这会不会影响暹罗与朝廷的关系?”
刘廷说到:“暹罗助纣为虐,借道朱猡入侵柔佛,本就该教训教训,你只管开炮,朝廷怪责下来,本统领担着就是。”
既然有这话,那还怕什么,一轮炮火下去,暹罗水师那些临时征调而来的小渔船纷纷作鸟兽散。
一路再无抵挡到达攀牙港,果见上千战船泊于港口,远处还有运粮船队正驶来。
“左营听令,迅速开炮,将朱猡战船炸毁。”
“右营前往围困朱猡辎重船,缴获辎重为我所用。”
“中军暂且停下,随时预备接应。”
舰队一分为三,港口朱猡守军挥舞着长矛张牙舞爪,船上一炮过去,所有朱猡士卒纷纷抱头鼠窜。
水师兵士跳上朱猡舰船挨个放火,有兵士觉得烧了可惜:“能不能拖回去为我所用?”
“就这船的硬度,连个火炮都装不了,留着有什么用?”
辎重船则更惨,跑是跑不过,打也打不赢,过程无须赘述,只能乖乖投降。
幽州至江南的运河凿通,冰城到幽州的铁路又要开建,此时却收到刘廷急报,朱猡大军入侵柔佛。
倘柔佛被朱猡占领,将严重威胁大周航运安全,且中原与西海各国的贸易将要看朱猡脸色。
这一次朝臣的意见出奇一致:“皇上,柔佛一向与我中原为善,且境内多中原商贾,更有大周海外银行,请皇上速下旨发兵援救,勿使多年积累毁于一旦。”
柴宗训仔细分析了一下奏报,开口到:“刘廷所率虽是水师,但有火炮步枪助力,打赢朱猡问题不大,众卿无须担忧。”
曹彬出班到:“皇上,刘统领所率虽是精锐水师,然据奏报柔佛北面多丘陵,十分不利大军作战,臣已命控鹤军严阵以待,皇上但有旨意,全军便自穗都港上船,前往援救柔佛。”
出于贸易需要,柴宗训先前曾恶补一番历史地理知识,知道所谓的朱猡国就是现在的猪头三国,一个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地方,能成多大气候?
“曹卿安坐,”柴宗训淡淡到:“朕相信刘廷能击退朱猡大军。即便不敌,届时再发兵将朱猡夺回来不迟。”
曹彬说到:“皇上,朱猡可是有十万大军,刘统领麾下不过一万水师而已,如趁两军胶着时援救,其难度将远小于重新从朱猡大军手上夺回柔佛。”
柴宗训无法与曹彬解释朱猡人的尿性,只得说到:“曹卿,朕与你约定个日子吧,就以十日为限,倘十日内接到捷报,自是皆大欢喜;倘十日内没有捷报传回,卿可率控鹤军尽快赶往穗都港,出海援救。”
大军开拔也需要些时日准备,十日为限倒也不为过,曹彬回去之后便命各军准备,只待十日之期一道,便大军开拔。
哪知根本不用十日,等到第八天的时候,城内就有大呼:“柔佛大捷,柔佛大捷,刘统领一万精锐大破十万朱猡军,柔佛大捷…”
“刘统领率江南水师,俘获朱猡辎重船,并尽毁朱猡战船,令朱猡军心大乱,柔佛兵马大元-帅苏拉趁机率军反击,朱猡大败,已退往暹罗境内,无力南侵。”
众臣一道进宫准备贺喜,却被纪王柴熙谨挡驾:“皇上已命本王监国,文德殿大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张齐贤为汴梁留守,圣驾前往沈州城主持铁路开工仪式去了。”
铁路段所经过的地方,有辽之东都和中都,且与上都相近,沿途均有官道,只须沿着官道铺设铁轨便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正适合铁路运输。
建造这铁路唯一的难度便是架设桥梁,柴宗训已指导科技局以钢筋水泥造混凝土,并在大河之中以围堰造桥墩,现在科技局正试验混凝土强度,以及围堰造法。
已经有了两次大工程的成功经验,这次铁路虽是新事物,但工部和科技局、都察院操作起来已经驾轻就熟。
整个工程由工部进行招标,科技局提供技术支持,都察院既督工工程质量,也督工分包用工情况。
仪式完成之后,铁路正式开工,柴宗训也一如之前,要微服暗访一番。
虽胸有成竹,但毕竟是打仗,柴宗训担心着柔佛的战事,便从沈州城一路南下,暗访后可径回汴梁。
一路走到榆关段,柴宗训发觉一群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人在工地上。
穗都和汴梁街头也没少见黑人,但像这样成群结队修铁路,柴宗训倒有些奇异:“这些人怎知我中原要修铁路?”
董遵诲说到:“公子,这些昆仑奴与汴梁城中经商的人不是来自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