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长安笑呵呵的接话:“如果这真的是古代的船,那应该是明朝船只没错。毕竟那个年代有财力、物力建造这种大型船只的,也就明朝政府了。”
李扬没读过几天书,但这些还是知道的。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郑和下西洋是明永乐年间的一次海上航行活动,距今六百多年。根据史料记载,郑和七次出海,他最远的地方曾到达了非洲东岸,深入印度洋中。
不过后来因为倭寇和海盗入侵,明朝就开始闭关锁国了。
也是那时候,泱泱华夏开始走上下坡路。
在很多人心中,因为闭关锁国就是从明朝开始的,所以都以为这个朝代并不强势。
但其实不然。
明朝中原财力雄厚,尤其是各种手工业极其发达,瓷器、布料,都是远洋航行交易的好东西。当时明皇帝也格外自信,虽说没有达到当年的大唐盛世,却也是天底下独一档的。
外国人在明皇帝心中,那就是蛮夷。
西方人来到华国后,都会惊叹这里的繁华。隔海相望的倭国,生活条件最好的天皇贵族,和江南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差不多。
泱泱大国,这四个字真不是吹出来的。
不过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华国,从来不会向西方的蛮夷一般搞侵略。
明皇帝讲究的是“推行王化”,这绝对是西方国家永远学不会的伟大理想。
曾经明朝开国祖训中,就罗列了十多个永远不会讨伐的国家。
如果说当今的美利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想做世界丨警丨察,那华国在六百年前,就是希望建立一个王化和平的理想世界。
既然要建立理想世界,那除了周边的国家,自然还要包括海外咯。
郑和,就带着这样一个理念数次出海。
李扬佩服的男人不多,但郑和绝对是其中一个:都说没了卵蛋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人了,可人家郑和,能以一个太监之躯数次下西洋,此等气魄,天下有几个男人比得上?
脑海中搜索着明朝船只的历史,王新海忽然说:“船上有字,不对,是木船船舱上有字。”
“是不是大明朝的旗号?还是郑和的旗号?”
柳箐箐也转着望远镜问:“即使是当年的大明朝,能有实力造出这种船只的船厂也不多,应该只有官家人能做到。据说郑和的船队,最大的都有一百多米,眼前这艘木船在那种船队里也算大号的了。”
根据明史记载,郑和的航海宝船一共六十二艘。
那时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上九根通天桅杆桅杆能挂起十二张帆,扬起风帆的力量能把船加速到不可思议的速度。
而为了稳定这样的船只,专门铸就的锚都有几千斤重。
传说中还说,郑和的船起航的时候都要上百人做推力,才能成功启航。
眼下这艘巨无霸一样的帆船,除了明官府的船厂,郑和的舰队,还有谁有资格拥有?
就算是后来号称海上霸主的西班牙人,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也不敢说能造出如此雄伟的船只。
所以柳箐箐也很肯定,这应该是就是明朝官府给郑和修建的船只。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漂流到了这里,而且还隐藏在了迷雾中。
但接着,柳箐箐就愣住了,随着她转动望远镜,也看到了船舱上的字号,不是明,也不是郑,而是一个大大的“唐”。
而且在这个“唐”字的后方,还圈着一个小一号的图案,好像是......一朵莲花。
“怎么会是唐呢?”
柳箐箐傻乎乎的看着那个标志,有些傻眼。
唐朝也算实力雄厚了,可是,不说当时的技术能不能造出这么大的船只,就算造得出,那也是一千多年前的船了。
五六百年前的船可能还没腐烂,一千年前的船,肯定烂的彻底了,咋可能还在海面上漂?
而且上面还满载着黄金和瓷器?
柳箐箐的专业知识有些不够用了,苦恼的摘下望远镜时,就见举着望远镜的李扬,一脸很激动的样子。
柳箐箐有些古怪的问:“怎么了李扬,看到船上的黄金有想法了?我劝你不要轻举妄动啊,这船不对劲的。”
李扬摇摇头,没解释什么,而是询问身边的钟长安:“你怎么看?”
“意外收获。”
钟长安直接说,也很激动的样子。
大唐、莲花。
这两个标志都和钟长安此前说过,血莲派的历史搭上了钩。
古籍记载,自唐来没落的血莲卫,在明朝重新和朝廷搭上了边,并且有出海的传言。
难道这艘船,就是当时血莲派留下的?
“这艘船应该是就来自明朝。”
钟长安深吸口气说:“至少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雷小镖纳闷的问:“可如果这艘船一直飘在海上,按理说早就该被发现了才对。我们的人在这片海域搜索了这么久,也没发现它啊。”
“有没有可能,这片海域本身很奇怪,会把经过的船只留在这?”
王新海试着分析完,又被自己的结论吓了一跳:“那我们岂不是危险了,万一也被困在这咋办?”
“六百年前的船,可没有先进的雷达和声呐。”
李扬淡淡的说着,再次举起望远镜时,海面上的白雾似乎稀薄了些,而随着两艘船的擦身而过,他也终于看到了后船舷上的样子。
一下子,李扬就吓到了,忍不住低喝一声:“卧槽,你们看后船舷!”
钟长安皱眉看去:“有什么奇怪......”
话音未落,钟长安也忍不住倒吸了口气凉气。
大家也都转着望远镜看去,无不被眼前的画面吓到了:船舷上,竟然有人。
站了一排,足足七个,都在看着这边,一动不动。
一艘数百年的古船上竟然有人?
“不可能!”
柳箐箐真的不相信,赶紧调转望远镜,朝后船舷那边看去。
果然看到船上,几个男人就站在甲板上。
只是因为距离太远,雾又太浓,让人看不清他们的样子。
不过很肯定的是,那些人身上穿着的服装,都是现在渔民的穿着打扮。
一条来自古代的船,上面竟然站着几个现代人?
雾,浓郁的诡异。
而就在这片雾海之外,约莫几十海里之外,另一艘游艇,正静静悬浮在海面上。
甲板上坐着的白裙女人,看着前面海域中的浓雾,表情陷入了沉思。
她的身边,还站着另一个男人。
如果周小溪在这,一定会惊讶的发现,这个男人和他曾经干掉的瞎子童良,长相有七八分相似。
他,是童良的亲弟弟。
童璎。
同样是癸水堂的高手之一。
他站在白裙女身后,一动不动。
过了会,驾驶舱里一个非常漂亮的美女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给白裙女鞠了一躬:“堂、堂主,船已经停好了。”
白裙女随意招了招手,示意她该干嘛干嘛去。
这个美女,也是李扬的熟人,来诺福克岛前做得客轮中,她是酒吧里的服务生贝蒂。
也是兑金堂的前线人。
走进船舱后,贝蒂径直朝休息室走去,想看看同伴的身体怎么样了。
推开门,贝蒂就见黑漆漆的房间中,戴维斯已经坐在了床上,直勾勾的看着她。
见他醒来,贝蒂很开心:“你终于醒了。”